父母輩很容易存下錢嗎,現在有些年輕人不僅很難存下錢,有的還負債累累,為什麼?

財經王大拿


這收入和支出不平衡,所以存不到錢啊。我這80後老阿姨來說說主要支出:

孩子興趣班:以前父輩們會給孩子報那麼多興趣班嗎?沒有,不存在的!會讓老師補習功課都算不錯了,大部分孩子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就玩。補習的那點錢和現在興趣班比起來九牛一毛啊。那會大家都不補習所以都沒怎麼樣,可現在大家都給孩子報興趣班,你不給孩子報?…呵呵

房價:住房是鋼需。以前父輩們的房價會有這麼高嗎?大部分是自建房,城裡的房價也沒那麼貴(跟現在薪資於房價的比例來看)。如果工作好還有集資房,工作分配房。現在呢?哪個單位會送房?很少吧。市中心房價那得是你幾輩子的薪資。有人會說:沒錢就別買那麼好地段啊!可誰願意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

車:父輩們一輛自行車行天下。好點的有輛摩托車不錯了,有轎車開是富豪啊。現在你不攀比十來萬代步車一輛鋼需。車要加油要保養要維修要保險~

養老:父輩們普遍兄弟姐妹四五個,養老都分擔著來,子女就一個。這壓力輕好多啊!我們這代大部分獨生子女,一對夫妻要養四個老人,兩個孩子。壓力三大!

苦逼的80後,出生在計劃生育最嚴時期,獨自一人長大。改革開放紅潮時我們還在讀書。等我們出社會信息時代來了賺錢不那麼容易了。讀書時建設學校,等學校建好我們畢業了。我們努力讀書好不容易大學畢業,等我們畢業大學文憑爛大街了。我們要出社會,學校已經不分配工作了,許多企業公改私了。我們努力工作最後買套房結果還不夠首付。等我們結婚生子國家又鼓勵二胎!抬頭看看:上有老下有小……口袋空空,希望渺渺。


叨叨俠兒童飾品


  • 父母輩存錢也不容易。
  • 賺錢都是比較困難的,存錢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除去必要的生活開支,還有孩子的輔導。現在生活的成本很高,所以存錢難。
  • 現在的年輕人存錢更不容易。因為學會了怎麼花錢。賺錢的本領都沒有增長。相比較父母輩而言,他們以前賺錢的本領雖然不強,但是他們勤儉節約,所以一般都會有些許存款。
  • 這是個最簡單的數學公式。收入沒有增加,支出大大增加,所以現在好多年輕人既沒有存款。更有甚者還有負債。
  • 社會沒變,是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變了。

白話李先生


當下年輕人生活不易,跟父母輩相比,主要在收入和支出兩方面。

在收入方面,在父母輩的時候,其實大家基本上差不多,而且大家支出的費用也都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不會暴富,但是基本只要勤勞,在加上省吃儉用一點,那麼每個家庭攢下點錢,也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

而現在的問題呢?收入和支出,與過去都有著天壤之別。

先談收入這塊,隨著經濟的發展,讓一些人先富裕起來的同時,收入差距確實在擴大,也就是有錢的越來越有錢,一般人的也越來越一般,所以就收入的差距,幾年來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原生家庭可能的差距,所以收入的差距在很多人身上都會有體現。

除了收入之外,支出這一塊,同樣有了巨大的變化。

最簡單的,比如房子,之前的房子大體上大家都差不多,都是分配的,而到了商品房,以及商品房價格高速攀升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在合適的價位買入房子,那麼後續再買房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當然這種情況對於先買房的人很合適,很多人也因為房地產實現了財務自由,只是對於後來者而言,房子的負擔越來越大,買房加的槓桿,其實就是一種財務,也就是負債的原因之一。跟房子一樣,車也是一個重大支出,房貸和車貸,是當今人們經常遇到的困擾。

除此之外,現在年輕人面對的誘惑也太多,比如大多數人,為了面子,都會選擇一些高檔手機、奢飾品等等,這些對於一般收入的來說,偶爾買其實並沒有什麼,就怕起了攀比心之後,大量的提前消費,也是造成很多人有了大量負債的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前幾年從網上借貸也是相對輕鬆,人們根本不知道隨意借貸產生的後果會如何,而年輕的自控力有比較差,再加上這些借貸的利息往往又非常的高,那麼持續下去,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是從小的負債,變成了大的負債了。

總體上當下的年輕人,確實要比父母輩辛苦很多,又面臨著各種壓力與誘惑,想攢下錢來並不容易。但是同時呢,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那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會自己的辛酸,不管生活給你開了多少玩笑,面對辛苦你只能笑過之後,繼續努力,因為你是你子女的父母輩,沒有退路。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