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金屑桃花開,金魚姬全新皮膚即將上線

桃佑女兒節,悠遊金魚姬。平安時代的三月,人們常將紙做成人偶放於河中漂流,祈禱無病無災,而人偶也恰是貴族少女們最愛的玩具之一,久而久之,兩項活動融匯交織,逐漸成了今天的女兒節。

金魚姬女兒節皮膚·金彌紙偶

桃花簇簇漫山野,瓣落荒川逐水流。暖春三月,正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和煦的春風輕柔地挽起樹梢花瓣,一位少女正漫步於林間,享受著春櫻爛漫的別緻美景。伴隨著潺潺的流水聲,少女靠近河邊,將早已摺疊好的紙偶放於河中。真希望早點征服世界呢,望著漂流而下的紙偶,少女祈禱道。

魚躍金屑桃花開,金魚姬全新皮膚即將上線

頭帶著玲瓏魚尾式王冠,兩側俏皮碎髮遮掩些許臉龐。遠遠看去,這身裝扮像極了父母為自家女兒祈福消災所用的人偶娃娃。燦金桃花綴於三色長袖之上,淺絳飄帶隨風飄舞,似有金魚遊動。仔細一看不難發現,衣服內粉白綠三層顏色正是取自於女兒節的應節食物——菱餅,最上一層粉色象徵著桃花爛漫,也寓意消除災厄;中間白色展現的是白雪之景,代表清淨純潔;底下一層青草茵茵,也含健康活力之意。三色交織,無病無災,父母最真誠的祈福盡在其中。

魚躍金屑桃花開,金魚姬全新皮膚即將上線

身穿新衣的金魚姬,揮舞著手中的羽子板,與一旁的金魚歡快地嬉鬧著。這塊長方形木板可謂大有來頭,在日本傳統中,不僅具有祛除不詳的作用,還是人們過年時用來玩球類遊戲的道具。而印在羽子板上的這張面頰豐潤的臉龐,則是來源於能樂的面具,是日本獨有的舞臺藝術能劇所需佩戴的演出面具,象徵著純真、溫柔的年輕女性。

突然,金魚姬不小心一個抖動,羽子板兩側向外張開,竟變成了一把小巧的摺扇,她嘟了嘟小嘴,自己的武器可不能隨便暴露出來呢,隨即將扇子收了起來,又繼續歡快地玩了起來。身旁的金魚呼吸著空氣,緊隨其後,這條印有紅花、由和紙製成的金魚正是她在女兒節所摺疊的吉祥物。金魚悠哉遊動,享受著與主人的快樂時光,也給天空暈上了點點金色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