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首先請允許我講一講一次不愉快的回憶,我碩士面試的時候,和一個考哲學的博士的同學住在一個宿舍。好容易碰到一個懂哲學的,我不能錯過機會。於是問他,鍛鍊思維的最重要方法是什麼,哲學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結果讓我大失所望。他說,象康德、叔本華這樣有才華、有思想的哲學家,我們姑且不管他們的觀點是否正確,他們確實有自己獨創的一套東西。他們也想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改造這個世界。像我(指準博士自己)這樣的,就是背背書,混口飯吃而已。我倒。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康德

學過政治的人都知道,課本上寫的很清楚。但是,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好在當年的考研輔導書還在。翻開看一看,應該還是八九不離十。

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考研大串講的口訣: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發展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規律是能夠被認識的。不承認規律能被認識的,是不可知論。規律主要是對立統一規律,反面是形而上學。如果擴展到社會,規律就是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唉,都魔怔了,正事沒說,這些東西倒自己跑出來了。還不止這些,二氧化碳分子量是44,硫酸分子量是98,鹽酸是56.5還是57.5來著,元素週期表的口訣是:拉美旅歸,林柳路呀(鈉鎂鋁硅磷硫氯氬)。學得越差的科目反而記得越清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死記硬背怎麼辦。怎麼又跑題了,書歸正傳,繼續下一話題。不,是原有話題。(我可沒有趙本山那麼幽默。)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化學元素週期表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上升的,而道路是迂迴曲折的。發展的表現形態,既不是直線式,也不是循環式,而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

事物發展的週期分為三個階段:肯定階段、否定階段、否定之否定階段。

認識的規律必然和事物發展的總趨勢相一致。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到實踐。認識和實踐不斷交替往復下去。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螺旋式上升

在理性認識中,對批判的批判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不過這最後一句,倒是準博士告訴我的,這是最重要的。準博士不白給呀。他推薦我看看《馬克思傳》(弗梅林著)中馬克思是怎麼鍛鍊思維的。千年思想家,果然不同凡響。很多我們耗盡一生為之奮鬥,為之抗爭才克服的困難。在思想家早年就輕而易舉地克服掉了。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馬克思

陳雲同志也提出過三段論,這個在書上沒有。是我後來在網上看到的。

三段論:一、交換,二、比較,三、反覆。

交換,是指要多和其他人交換意見,既聽正面的意見,更要多聽反面的意見。

比較,是指比較分析多方面的意見。

反覆,指上面兩個過程的不斷迭代。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陳雲

看來,最關鍵的理論反而很樸實,並不深奧,但是在實踐中,又有幾個能做得到並且做得好呢。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以及他的四句經典的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太玄乎,我弄不懂,彷彿理解了,彷彿又......能不能說點大白話。唉,還是讓文科生去搞吧。我真的不行。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王陽明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思想者

「哲學相關」鍛鍊思維、提升認識的基本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