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相聲之俗 駁郭德綱老師之俗的說法

相聲之俗是通俗,不是低俗。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俗”為何意,以及相對應的“雅”為何意。

也說相聲之俗 駁郭德綱老師之俗的說法

郭德綱老師在相聲《我要高雅》中對“俗”與“雅”有過一個廣為流傳的解釋:

郭:什麼叫雅,什麼叫俗?

於:哎

郭:牙佳為雅,人谷為俗。

於:這是字這麼寫

郭:一個牙字兒一個佳字兒,這字兒念雅,

於:對

郭:嘴裡說出來,吃飽了沒事,坐那兒叨叨叨說出來的,這是雅;

於:哦,這叫雅

郭:單立人一個谷,五穀雜糧的谷,這字兒念俗,

於:對

郭:吃喝拉撒這是俗。

於:哦

郭:人可以不說,

於:嗯

郭:就是你可以不需要雅的東西,但這俗你離不開。

於:都得俗

于謙老師不愧是捧哏巨匠,他這裡有句話說得特別妙“這是字這麼寫”,他可沒說郭德綱老師解釋得不對。

也說相聲之俗 駁郭德綱老師之俗的說法

實際上“俗”、“雅”為何意,郭德綱老師在這裡說得並不準確,甚至有失偏頗。這讓不少相聲觀眾對相聲之俗的理解產生了誤差,誤認為“屎尿屁”之類的包袱是相聲的根本。這樣的價值觀不但是謬誤,甚至可惡,不但給某些相聲演員之低俗找了理由,還把相聲推向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我們先去查字典,看看“俗”字何意。

“俗,習也。”《說文解字》

“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康熙字典》(例移風易俗,實質意思一樣)。

俗,欲也,俗人所欲也。——《釋名》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史記·管晏列傳》

再看“雅”字何意。

雅,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從隹牙聲。——《說文解字》

看了些解釋,說黑色的反哺的這類鳥事慈鳥(估計是烏鴉),下腹是白的,不反哺的是雅鳥。看到這,你是不是想到了西方的“黑天鵝”理論,這雅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為雅。雅,正也。——《箋》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

繼續向下追溯,正又是怎麼回事。

正,是也。從止,一以止。《說文解字》

以上我們總結下,“俗”是人之慾所形成的習,這裡最關鍵的是“通”,也就是通俗,俗稱接地氣。雅是少數的,是被束縛的,藝術上的雅往往是要去俗氣,說簡單點就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那股勁,要不同要不一樣,甚至當代有把病態美當作雅的陋習。

也說相聲之俗 駁郭德綱老師之俗的說法

但人有不同,在不同的領域中都可以分出高低,這要是說中了就是通俗,說低了就是低俗,說高了就是高俗也就是雅。所以無論是低俗還是雅,都是比較出來的結果。

比如你給林黛玉說《寫對子》是俗,但她會覺得可樂,說《茅房話》估計她就得覺得低俗了;同樣,你給一群文化層次較低的人群說《茅房話》,他們覺得俗,覺得可樂,要給他們說《寫對子》他們就覺得太雅了,接受不了。

所以你看,俗不是貶義詞,俗就是“中”,是接地氣,雅不見得是褒義詞,雅是夠不著的,夠得著的都是俗。但是低俗就不合適了,低俗是一種低於底線的行為。

也說相聲之俗 駁郭德綱老師之俗的說法

所以說相聲一定是俗的,見了林黛玉說《寫對子》雖俗但中,見了舊社會的老百姓說《茅房話》雖俗但中,見了沒文化的土匪軍閥說《鳥不叫》雖俗但中,就是這個意思,低俗與否是比較出來的。你給林黛玉說《茅房話》《買賣論》都算低俗,因為她看不上。

之前張壽爺跟萬人迷去東北給軍閥說相聲就是如此啊,萬人迷說八扇,費勁力氣難博一笑,換張壽辰使直脖,臭軍閥前仰後合,這是俗,不是低俗,因為這樣的受眾就是這個水平。

什麼是低俗,低俗就是你面對一群林黛玉說了《茅房話》,沒使對路子。

什麼難?雅俗共賞最難,上至文生公子,下到販夫走卒都說好,那才叫雅俗共賞。所謂有些人說俗到盡頭就是雅,根本就是錯誤認識。

也說相聲之俗 駁郭德綱老師之俗的說法

俗,習也,相聲的根就是俗中來,俗就是接地氣,俗就是中懷,不中了,再怎麼高雅都不成。

所以,相聲俗不俗,必須俗,但不低俗,也不能高雅,最好是雅俗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