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引言:書院的興起,源於宋代各類新型學派派的誕生,也是對傳統官方儒家文化的衝擊。在宋朝初期為官長期處於緊缺狀態,風氣萎靡不振。這也加大了學院崛起的態勢,書院學派的教學主要以歷史文化為鋪墊,以人為本的理念思想薰陶著各路學者修身養性,以本治本,不誇大事實也沒有鞏固君王統治的思想學派,最為主要的還是以人為本,其中最為顯著的還是以朱熹首創理學最為有影響力。

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一、 先制定戰略: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

1、 為什麼教

由於唐末五代官學衰落,學校不修,學者求學而又沒有適當的求學之所,因而選擇了創建書院精舍這種教學形式,來滿足世人讀書求學的需要:“餘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無所於學,往往擇勝地而立精舍,以為群居講習之所,而為政者或就而褒表之,若此山,若白鹿洞之類是也。” 從上可見,造成北宋書院興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北宋科舉取士規模日益擴大,而宋初官學卻長期處於低迷不振的狀態。士人求學需求很大,卻苦無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書院應運而生,起到了填補官學空白的作用,為廣大士子提供了讀書求學的場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術,鼓勵民間辦學。宋初提倡文治,但國家一時又無力大量創辦官學,故朝廷對書院給予多方面的表彰。像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都得到朝廷賜書、賜匾額、賜學田和獎勵辦學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這些支持無疑是促進宋初書院興盛的直接動因之一。

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第三,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佛教出於僻世遁俗、潛心修行的宗旨,多選擇環境僻靜優美的山林建立寺廟,五代及宋初的書院也大多建於山林名勝之中。佛教禪林集藏經、講經、研經於一體,也對書院教學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如:書院的講會制度就是借鑑了佛教僧講和俗講的講經方式,書院教學的講義和語錄等形式,也是來源於佛教禪林制度。

第四,印刷術的應用,使書籍的製作與手寫本相比,變得極為便利,是促成宋代書院興旺發展的重要基礎。書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眾都可以擁有的,才有可能使書院擁有豐富的藏書,並真正成為面向社會的教學研究場所。

最重要的是宋代的統治者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特別款待文人,另一個前提是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宋代的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物質豐富的年代,人們更有餘力去學習去求學去追求學問。這也是為什麼宋代學院為什麼而教學的重要源頭。

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2、教什麼

宋代書院的教學內容與官學不盡相同,百但北宋書院鼎盛時期,官學並未設置,書院與度家學同樣都是講授科舉之學。南宋書院因理學家的倡導,大多講求性理自得之學,注重學生道德倫理的自我訓練和涵養,而不著意追求功名利祿。但南宋問理學在很長一段時期佔據答了科舉和中央官學的主導地位,故爾性理之學也未必能與科舉利祿之學截然分開。不過,書院大多由著名學者主專持教學,並往往成為某一學派的淵藪之地,故其教學水平遠高於屬一般官學,具有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雙重功能。

3、怎麼教

宋代書院實行自由討論學術的教學方式,並強調自學為主,師生共同研習學問,辦學風格較為抄開放,氣氛活躍。學生可不拘於一家一派之學,自由擇師,來去自由。故而學生的思路也比較活躍,眼界也更加開闊。諸如浙東奉化舒磷少從張拭問襲學,以後又先後追隨陸九淵、朱熹、呂祖謙求學,終成大器,被丞相留正譽為“當今第一教官”。信州五山(今屬江西上饒百)人汪應辰少從呂居仁讀書,以後歷拜胡安國、張拭、呂祖謙為師,求得“造道之方”,終成紹興五年(1135)殿試狀元。書院自由拜師求學度的風氣,顯然是與理學家的倡導和教育實踐分不開的。宋代書院講學也頗為開放,講學之師不限於本院教師,凡當世名儒、諸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都可應邀開座講學,且不受資歷和問年齡的限制。諸如:南宋理學諸派中,朱陸各立門戶,相互辯難,但朱熹主持白鹿洞書院,也邀請陸九淵前去講學,朱熹竹林精舍作成,也邀請學生黃斡答代即講席。這種相對自由開放式的教學制度,使得書院往往成為名師薈萃的學術中心。

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二、為什麼教學生:修身養性、經世致用

修身養性:

人性貪慾多如繁星,在當時社會學士大多數為功名利祿而求學,把學習的初衷所忘卻,這也是宋代官場風氣不正的矛頭。矛盾的由來就是利益所導致的衝突現象。故學院找準矛頭,對症下藥,將正確的學習風氣端正,將正確引導學士求學。這也大規模減少矛盾之間所發生的利益衝突,將以人為本的理學思想貫徹到極致,這也是為什麼提倡學士以修生養性之標而立齊。

經世致用:

經世致用”是中華文化特別是學院文化的精華, “經世”的內涵是“經國濟世”,強調要有遠大理想抱負,志存高遠,胸懷天下,側重“形而上”;“致用”的內涵是“學用結合”,強調要理論聯繫實際,腳踏實地,注重實效,側重“形而下”。院訓“經世致用”,一是體現了學院對文化傳承,有歷史學術特徵,二是有利於引導中南學子把遠大理想抱負和鍥而不捨努力結合起來,既要志存高遠,敢為天下先,又要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

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經世致用,宋代學院教學提倡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提倡研究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等實際問題,要求經書研究與當時社會的迫切問題聯繫起來,並從中提出解決重大問題方案的治學方法。又稱經世致用之學。其特點是以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並用於社會改革。

三、我是怎麼教學生的:自學、輔導、問難、論辯

自學:培養學士自主學習的意識學院倡導的自學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學院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實踐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輔導:實施的是研討式、探究式、啟發式教學,因此,教師可以輕鬆地學習瞭解有關情況 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其儘快健康成長。為了教會學生讀書,朱熹創立了“居敬持志、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的讀書方法。朱熹的學生程瑞禮又將老師的成果融會貫通,製造鑑於我的經驗,

問難:我們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於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習慣,以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為了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營造氛圍,使學生敢於提問 學生們的學習總不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他們天真、單純、幼稚、自尊心強、容易受傷害。特別是差生,總是擔心自己問德太簡單或問錯了,被同學、老師取笑。

夢迴宋朝,當一名書院講師,帶你看“書院講師的日常”

論辯:書院的教學內容有三大特點。一是沒有統一的、固定不變的內容,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二是根據書院主持者的學術研究範圍和專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需求而確定的,包括課程的設置均如此。比如,理學是南宋書院講授的主要內容。 朱熹主要宣揚的是理學。這是書院的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