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文丨小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

前几天下午和我家大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刚开始我们逛得好好的,坐在买东西的时候我基本不会和大宝说价格怎样,只会说商品的价格让孩子了解金钱的概念,知道之后买东西应该怎么做。

但是这个时候却听到旁边的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在和自己的孩子说:“别买了,怎么还买这么贵的东西,我们家没有钱,赶紧放回去”。听完之后,我觉得不给孩子买很贵的东西确实是对的出发点,但是父母需要把正确的金钱观简单的讲出来,而不是单纯地向孩子哭穷。

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一、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 对父母存在不满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少花钱就和孩子哭穷,说家里不是很有钱,平时的开销少花点。确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省钱,但是在孩子心中会认为这是因为父母要自己省的,迫于家庭的压力。在这种压力的压迫之下,有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好好照顾父母,但是有些孩子却会把一些不好的愤怒发泄到父母身上,觉得是父母没有能力好好照顾自己。

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2. 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从小就在自家孩子面前哭穷,让孩子从心理就觉得自己的家庭环境不好,觉得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过大,不敢去结交朋友。慢慢的孩子可能就会认为是自己没钱才会交不到朋友,最后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可能存在社交恐惧的问题。

就像新闻中报道的昆明女大学生因为家庭环境贫穷,最终选择离开人世。从她的遗书中可以看出女孩因为家里贫困,心理总是觉得很自卑无法很好地融入到同学之间,最后选择了自己离开。

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3. 容易产生报复性消费

长期处于父母哭穷的状态中的孩子,对于金钱的认知是不完全的,很多事情都没法看到完整的认知。孩子有的时候可能会特别的节俭,什么钱都不舍得花,但是有的时候又会特别奢侈,只想要买贵的东西,但是买完之后又发现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处,这种报复性的消费非常容易产生。

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从父母对孩子哭穷这件小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父母要让孩子自己有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能老是哭穷,否则会影响到孩子未来做事的格局。

二、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1. 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

父母的金钱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孩子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会在不经意间就学习到父母的一些做法。所以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让孩子看到自己正确的金钱观,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中灌输一些观念,让孩子正确看待。毕竟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才可以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金钱观,对以后的生活也更加有力。

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2. 教导孩子理性消费

对于孩子来说想要培养金钱观就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教起,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不能过度的和孩子哭穷,也不能让孩子过度的消费。

比如在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若是之前就买过的玩具父母可以在孩子边上讲解“这个玩具我们之前买过了,你还想要吗?”多给孩子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在买东西钱可以多想一下自己是不是需要,以此来培养孩子理性消费和正确的金钱观。

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比“穷”更可怕,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3. 正确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

在培养孩子节俭意识上面,不能因为节俭过头就经常性和孩子哭穷,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严重的错觉,让孩子过早的对于金钱过于看重,或者比较忧虑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了解到真正的节俭,而不是从语言上对孩子进行施压。

在平时的话,父母可以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支配但是需要每周需要自己从零花钱里面拿出一部分存起来,不能把零花钱都用光。这种做法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掌握自己的金钱,同时又理解到节俭的必要性。

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非常好的作用,父母在这方面需要好好的重视起来,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给孩子灌输好的金钱理念,不能让孩子对金钱产生错误的偏差。尤其是父母需要做好榜样作用,让孩子有节俭意识,靠着自己的劳动去赚取属于自己的财富。

本文由小溪带娃记原创,关注我,每天学习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