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每天十分鐘,學做更好的父母

最近免費資源;

領取丨小學語文兒童文學+看圖說話精講教學視頻!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昨日,曾近轟動全國的北大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彬終於落網了,而最近,一起類似的案件也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2019年3月18日,江蘇建湖縣居民楊某(女,37歲)被發現死於家中。

警方展開調查後,發現13歲的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並將其抓捕歸案。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而邵某正是死者楊某的親生兒子。3月16日晚,因不服母親楊某管教,邵某與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後用菜刀將母親砍死並逃跑。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案發地點

究竟與媽媽結下了多大的仇恨,讓年僅13歲的孩子做出如此極端的舉動,釀下這樣的慘劇?

案發後,流傳各種版本的說法,孩子成績下滑、沉迷網絡、母親威脅摔狗等等。案件還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時間來真相大白。

邵某不是第一個殺母的孩子,像這樣犯下驚天慘案的孩子幾乎年年都有。

2018年12月,12歲的吳佳康抽菸被母親發現,因為多次勸說無果,生氣的媽媽順手拿出皮帶抽打兒子。沒想到,12歲的兒子竟拿起了菜刀,瘋狂砍了母親20多刀。


2017年,一個17歲的少年舉起斧子,砍死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讓他揚斧砍向母親的仇恨,來自母親長期對他的嚴格管控。


2015年7月,北大學生吳謝宇,通過高科技犯罪,把單親媽媽謝天琴殺害後人間蒸發,至今沒有歸案。原因還是媽媽對自己控制太多。

從新聞披露的細枝末葉中,不難發現在這些極端的弒母案背後,在淌血的悲劇中,暗藏著一個讓人揪心的共同之處:親子關係的失衡與惡化。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拋開這些極端案例,普通親子關係中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不少:

關係劍拔弩張,經常吵架;

溝通少,甚至無話可說;

表面看似客氣,實則相互間缺乏理解;

父母想樹立絕對權威,孩子處於叛逆期,總是勢不兩立;

……

我一直相信,父母天然愛孩子,孩子天生依戀父母。可天底下最親密、最牢固的關係為什麼會伴隨時間疏遠、分崩離析,甚至反目成仇?

原因很多,但有一個最值得關注:不好的親子關係背後,總站著一對不成熟的父母。

他們或容易情緒失控,或過度管控孩子,或冷漠疏遠孩子......

父母的不成熟是孩子的最大不幸

這些天在讀琳賽·吉布森博士的

《不成熟的父母》一書,她結合理論和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孩子不幸福童年的根源。

她反覆提到兩個關鍵字:情感親密和情感孤獨

在那些極端案件中,我們總能看到一個情感孤獨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缺乏情感親密。

用吉布森博士的話說,即使面對最親近的父母,這些孩子也不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和所有的感受都告訴他,不可以完全對他敞開心扉,而不用擔心受到傷害

而孩子與父母關係的疏離,根本原因在於父母的情感不成熟

情感不成熟的人常常有這樣的表現:

思維僵化並且簡單化。面對情感問題時很固執,容易衝動行事。總是試圖將問題簡單化,難以包容、接受他人的觀點,簡單地認為正確答案是唯一的。

抗壓能力很差。不知道如何面對壓力,不會承認錯誤,會把出現問題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常因為一些小事就情緒過激,而且很難冷靜下來。

喜歡做讓自己最舒服的事情。任性而為,不管做什麼決定,都會選擇阻力最小、最舒服的那條路。

以自我為中心。不成熟成人並非“天真”,而是“幼稚”。他們總會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被焦慮和不安感所支配,就像受傷的人不停查看自己傷口。

習慣自我參照,缺乏自我反省。他們想到的總是自己,卻不會自我反省。如,當和他們談話的時候,無論你說什麼,他們總會把話題轉向自己的經歷。

他們還很喜歡成為焦點,什麼話題都能扯到自己身上;缺乏同理心,對別人的感受毫不在意等等。

情感不成熟的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倒沒什麼關係,大不了是個人見人不喜歡、情商低的“討厭鬼”,但當他結了婚,特別是有了孩子,他就不能在“獨善其身”,他可能會傷害身邊最親近的人。

目前最火的負面樣板——熱播劇《都挺好》裡的父親蘇大強。最近被罵慘了,甚至有人在淘寶開店鋪扮演他,專供用戶來diss。

在劇裡,他是一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角色。他懦弱、自私、沒有責任心,遇事只想逃避,怕惹麻煩。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當妻子離世後,就開始放飛自我,總在盤算著如何滿足自己,從來不顧他人,甚至自己孩子的利益。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還特別能甩鍋,自己偷吃鴨脖子,引發了食物中毒,對外卻說是老二蘇明成虐待自己。等明成前來質問的時候,立刻又把鍋甩給明玉。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有人說,蘇大強才是劇中最大的“巨嬰”,他在精神上、情感上都極度依賴著孩子,自始至終都霸佔著他們。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在知乎上,有人問現實中真的有這樣的父母存在嗎,不少網友這樣回覆: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屏幕上的故事,現實中也在不斷上演著,說不定還會更精彩、更誇張。

他們無法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因為他們不重視、甚至不在乎經營與他人的關係,也不在意別人的感受,習慣於推卸必要的情感工作,他們只關注於別人是否能讓他們舒服。

所以,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無法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無法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在吉布森博士的研究中,她還細緻地將不成熟的父母劃分四種類型:

  • 情緒型父母

他們的情緒有著可怕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他們不停地抱怨和發洩,要求家裡每個人都要安慰他們。

在這種父母看來,如果別人不能讓自己利用,就等於是拋棄了自己。以“蘇大強們”為典型。

  • 驅動型父母

東亞盛產這樣的父母。

他們忙於追求目標,凡事力求完美,常常把自己的成就感寄託在孩子身上,總是試圖控制孩子的一切,不能接受孩子辜負自己的期望。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 消極型父母

他們比其他類型父母危害要小一些,但他們會逃避教養的責任和義務,甚至會對孩子受到虐待視而不見,留給孩子自己解決。

在遭遇壓力時,這類父母可能會拋棄孩子離家出走。最近,那個棄生孩的孩子不顧,捲走30萬房款的“爸爸”就是這類的典型。

  • 拒絕型父母

他們是最沒有同理心的不成熟父母。他們從來不願意和孩子建立情感互動,也許單純覺得浪費時間。他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類家庭的孩子,常常會把自己看成父母的困擾。

父母不成熟的結果,孩子來背

儘管風格各異,不成熟的父母的相似度更高:自我為中心,對他人情緒不敏感;缺乏同理心,難以溝通;試圖操控別人來安慰自己。

他們的孩子,很難從他們那裡獲得成長必須的親密感、安全感,常常覺得自己被忽視、被拒絕,甚至被拋棄。他們通常用以這兩種方式應對父母的情感剝奪:

  • 外物掌控者

  • 自我掌控者

一個是向外發洩衝動,一個是把一切都指向自己。

在前一種情況中,孩子會用衝動的方式把痛苦發洩出來。比如,逃學、打架、故意搗亂等。表面看起來是行為問題,其實是情緒出了問題。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有的發洩是為了通過製造麻煩來吸引注意力。搗亂行為的背後,是孩子希望被關注的渴望。

有的發洩是為了中止痛苦,上面弒母案中的孩子,就屬於這一類型。

而在後一種情況中,孩子凡事都愛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出現問題,就覺得是自己的錯,這類孩子高度敏感又過於壓抑。

深陷痛苦,卻又無法向別人求助,只因他們一直活在責怪自己的羞愧感中。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為了撫慰、“治癒”自己,無奈之下的孩子常常通過這兩種方式改變自己來回應不成熟的父母:

  • 治癒型幻想

  • 角色型自我

在治癒型幻想模式中,孩子在遭受父母的傷害時,總會幻想,有一天自己的願望一定都能實現,得到讓自己舒服的一切,包括想要但一直沒有的愛。

他們的腦海中常常會出現很多美好的畫面:長大後會遇到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長大後我會變得像超人一樣強大,無所不能。

而有些孩子總愛扮演一些角色來適應和滿足父母。比如父母有時情緒出了問題,他就像個小大人一樣,擔負起照顧者的角色,去傾聽和安慰父母,以換得他們的關注。

但不管哪一種模式,都是治標不治本,可以暫時幫孩子應對一些麻煩,但卻不能真正地改變現狀,也不能讓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

等他們長大以後,也許生活表面看起來很正常,但孤獨感會一生如影隨形。

他們沒有辦法和他人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他們很有可能也成為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將消極影響繼續傳遞下去。

然後,傷害綿延不絕。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一個人的幸福與否,總能從親子關係中發現端倪、找到原因。

所以,我們常常會說,親子關係是養育的根本。孩子擁有父母的情感靠山,才能無畏、堅定地向前走,追求自由和幸福。

去年三八婦女節,幼兒園組織感恩媽媽的主題活動,小川和爸爸為我朗誦了一首8歲孩子寫的小詩——《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我聽得暖心無比,熱淚盈眶。我當時想,哪裡是你的運氣好,明明是我的幸運,擁有與你成為母子的機會。

第一次為人父母,肯定有很多不成熟、不到位的地方,還得請你多多包涵。

不過,請你放心,我們會努力走好這一場修行,不辜負你當初奔赴我們而來的美好。

參考資料:《不成熟的父母》,琳賽·吉布森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小編說說

沒有人生來就懂得如何做父母,也沒有人能以完美的姿態開啟父母這一天職,都是邊做邊學,邊犯錯邊反省邊進步的。

在成為父母之前,我們可能還只是孩子,不懂得理解別人、會任性、會鬧脾氣,一旦成為父母,我們必須迅速成長起來,變得成熟、變得穩重。

這當然不容易,這其中可能還有與原生家庭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有上一輩父母延續下來的顯性和隱性“傷害”。

除此之外,我們確實也不能完全抵擋外界環境對孩子或好或壞的影響,但至少可以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建造一道壁壘,讓他有信心、有能力抵擋衝擊。

我們手中握著孩子未來幸福的起點,為了他們,成熟一點,責無旁貸。

對了,板牙科考營今年開啟的全新項目——遇見敦煌:少年戈壁自然挑戰賽正式報名啦,想和我們一起遇見自然、遇見人文歷史、遇見更好的自己,快點加入吧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歡迎轉發、留言和點贊

— END —

溫馨提醒

公眾號改版後

很多孩子及家長朋友找不到我們了

為了防止和老朋友走散

為了方便大家更快地找到我們

獲取更多免費學習資料和優質團購圖書

您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

星我們

安卓手機用戶,選擇請”置頂公眾號“

蘋果手機用戶,選擇“設為標星”

又見弒母案件!惡化的親子關係背後,總有一對這樣的父母


-------------- 海豚父母 ---------------

這是一個專業致力於中小學生教育的親子平臺。

提供海量學習資料,通過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方法幫助每一個家庭。秉持堅持精品出版,品牌經營的理念,面向0-12歲的孩子和家庭,從1000家出版社嚴選優質童書文創等團購產品

感恩育兒路上有您一路同行!

獲取更多資源,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請關注海豚父母公眾號




往期資源:

領取丨小學數學1-6年級各單元卷及複習資料,寒假複習預習、查漏補缺必備!

領取丨中華上下五千年音頻領取!每晚10分鐘,100天通古今之變!

免費領教育部:再不練字,孩子將無緣上大學!名家硬筆書法教程+字帖大禮包!

免費領取丨適合3-12歲孩子的【磨耳朵】兒童英語視頻大集合,純乾貨!

免費領60部最適合學英語的動畫電影,每週給娃看一部,能學1年(資源新增+修復)

免費領寒假帶娃上天下海環遊世界,這5部BBC超高分紀錄片就能做到!

領取丨中華上下五千年音頻領取!每晚10分鐘,100天通古今之變!

免費領教育部:再不練字,孩子將無緣上大學!名家硬筆書法教程+字帖大禮包!

免費領取丨適合3-12歲孩子的【磨耳朵】兒童英語視頻大集合,純乾貨!

免費領60部最適合學英語的動畫電影,每週給娃看一部,能學1年(資源新增+修復)

免費領寒假帶娃上天下海環遊世界,這5部BBC超高分紀錄片就能做到!

免費領取:人教版1-6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卷(附參考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