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頂尖高手,都是時間的長期主義者。

巴菲特信仰價值投資,藉助數十年複利的力量,成為投資領域世人敬仰的一代宗師;芒格作為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與幕後智囊,兩人雙劍合璧,創造舉世矚目的投資業績;貝索斯帶領亞馬遜,以長期價值為中心,堅持用戶至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

任正非帶領華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堅持艱苦奮鬥,打造中國科技領域最閃亮的名片;馬斯克專注前沿科技探索,從太空技術,到電動汽車,再到光伏發電,成就“鋼鐵俠”傳奇;孫正義帶領軟銀,堅持戰略佈局未來,投資領域遍佈全球,成就IT與科技產業帝國。

長期主義是專注長期價值的認知方法與行為模式。

長期主義的態度是專注,始終面向未來,才能穿越週期,用長期的確定性,對抗短期的不確定性;長期主義的方法是深耕,不刻意追求短期的極致效果,注重大量單次動作累加後的精彩;長期主義的收穫是水到渠成,是做時間的朋友,藉助複利的力量,實現價值的飛躍。

我們從第一天起,就奉行長期主義,九宇資本專注新經濟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六合諮詢專注新經濟產業與公司研究,三思智庫專注GBAT大灣區科創系列、GNEC新經濟系列峰會,紮根產業,研究驅動,投研一體。無論是創業、投資,還是研究,都是長期的馬拉松,拼得是實力,更是耐力,只有聚焦長期價值創造,才能跳出短期利益的視角,時間最為公正,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定會收穫豐厚的回報。

六合諮詢2019年6月15日起,新增“長期主義”欄目,我們蒐集整理巴菲特、貝索斯、任正非等長期價值實踐者的致股東信、公開演講/交流或媒體採訪等一手信息,供大家交流學習。2019年9月28日起,“長期主義”欄目增加芒格、馬斯克、孫正義;2020年3月13日起,增加洛克菲勒、比爾·蓋茨、霍華德·馬克斯、張一鳴、王興、黃崢等更多長期價值實踐者的相關內容,未來將持續拓展內容來源,提升內容豐富度。

讓我們一起重讀經典,覆盤偉大企業的成長路徑,汲取頂尖企業家的思想養分,做時間的朋友,做一名長期主義者。

王興與美團概述:

王興,福建龍巖人,1979年2月生。1997年,王興從龍巖一中保送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2001年清華大學畢業,並獲得獎學金前往美國讀書;2004年,中斷在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博士學業,回國創業。

2004年初,他與曾經清華的舍友王慧文、中學同學賴斌強,在清華大學旁的豐海園租了套130平米的民宅,連辦公帶吃住。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平均2個月嘗試一個新的業務方向,不行就推翻重來。

2005年,王興受Facebook啟發,決定效仿Facebook做個基於校園的社交網站,即校內網,但在融資上遇到困難。2006年,千橡互動以約200萬美元,收購校內網,並將其與千橡互動旗下5Q校園網合併,此後改名人人網。2011年5月,人人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最高市值超80億美元。

2007年初,結束鎖定期從千橡互動離職的王興,租下華清嘉園甲13號樓2102室,開啟第二階段創業;2007年5月,中國版Twitter飯否網上線,但經過數月運營後,飯否網並沒有獲得預期中的反響。

2007年9月,王興開始籌劃面向白領的社交網站海內網;2008年初,海內網正式推出,但受到先後推出偷菜、搶車位等系列爆款社交遊戲的開心網競爭,發展不及預期。而飯否用戶卻日漸增長,但受網絡言論影響,2009年下半年飯否被關停。

2010年,王興創立美團網,專注團購業務;2012年,美團網開始構築“T型”戰略平臺,橫線發展團購,縱線發力電影票、酒店、KTV等垂直業務;2014年,美團網憑藉強大地推團隊與三、四線城市跑馬圈地,在“千團大戰”脫穎而出,全年GMV突破460億,佔據市場60%份額。

2015年,美團合併大眾點評網,馬太效應凸顯。大眾點評2003年成立,以廣告模式為主,採用“1+N”戰略,通過高頻的“1”(餐飲業務)帶動低頻的“N”(婚慶、麗人等業務)。2015年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打通雙方業務,資源共享,實現核心資源互補,形成覆蓋團購、外賣、電影票、結婚、麗人等O2O生活服務第一大入口。

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後,堅持“Food+Platform(食+平臺)”戰略,以食為首,持續拓展平臺邊界,致力通過技術與創新,讓中國人吃得更好Eat Better,生活更好Live Better。美團點評發展成為全服務場景覆蓋平臺,聚焦大眾、剛需、高頻生活服務品類。

2018年9月,美團點評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HK:03690),截至2020年4月16日,市值5,753億港幣,美團點評成為中國已上市公司中第三大市值的互聯網公司,僅次於阿里、騰訊。

正文:


王興:8年時間,我對商業的思考

全文10,507字

預計閱讀21分鐘

來源:大V商業

當美團市值超過5,000億港元,成為阿里、騰訊之後,排名第三的中國已上市互聯網公司,多年前那個曾經讓人覺得有點可惜的王興(有種說法是,互聯網欠王興下一次成功),今後將成為互聯網發展與理論研究繞不過的一個企業家。

王興天生就是一個好的創業者,從校內網(後被千橡互動收購後改為人人網,紅極一時)到飯否(比微博更早的中國版Twitter),再到美團的成功上市,王興具備一個成功創業者的本性。

當年阿里67號員工幹嘉偉,放棄規模比美團大的窩窩團邀請,加入美團,正是看到了王興身上獨有的特質,對產品、用戶需求的洞悉。

幹嘉偉看到的是,以後中國互聯網大概5~10年之後,拎出10個人,王興會是其一。

但那還不夠。

王興也有不足,比如干嘉偉所擅長的對人的組織管理等,這也是幹嘉偉與其共事多年,對其帶來的成長與改變。

在千錘百煉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王興才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王興。王興是什麼?是其天生的產品經理般對事物的洞察,加上後天不斷對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學習,融其一身。

每一年,王興都會在美團進行內部講話。從2011年到上市前夕的2018年,通過這些內部講話,我們可以看到王興這8年來思想歷程的變化,對行業認知的演進,這背後,也是王興認知的變化歷程。

以下是王興8年內部演講內容中,整理的2011~2015年部分。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美團之初

王興:團購是超完美的商業模式

時間:2011年

背景:千團大戰,美團1週年

1、金字塔結構下,小企業生意的機會

中國商業互聯網的發展,有個金字塔,分三層,代表不同規模、不同數量的企業。所有企業都需要做推廣,互聯網作為一個傳播信息很好的平臺,它可以作為商業推廣的最好方式,但是不同的環境下面,不同規模的企業,它會找到不同的適合它的互聯網推廣方式。

最早在2000年左右,中國商業互聯網的開端,最大的企業在金字塔的塔尖,有世界500強,像寶潔、寶馬,2000年開始做推廣,在新浪首頁放展示廣告,按展示付費,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參與。

互聯網繼續發展,到2005年,很多企業,包括製造、外貿企業,它們有推廣需求,但是它們沒有資金實力去門戶投廣告,或者效果不夠精準,回報不夠高。但是2005年,它們發現有一種互聯網網站,有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可以幫助它們,那就是搜索,這些中小企業原來不可能按展示付費在門戶網站投廣告,但是它們可以在搜索引擎,在百度、谷歌通過搜索,按照點擊率付費,這樣離產生效果近很多。

所以按點擊付費的商業模式面向的企業,通常來講,企業規模會比上面一層小一些,但是數量大很多。像新浪之類的門戶網站,它的廣告客戶就那麼幾百家,或者在千家量級,但是像百度,它可以達到幾十萬家的客戶量級。所以,這5年間,互聯網往前走了一步,之前沒法利用互聯網做商業推廣的企業,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

但是歷史並沒有就此停止,一直在往前。

又過了5年時間,到2010年,到了3月4日,美團網在國內開創團購模式。我們可以滿足更多企業的需求,金字塔的塔基,在這裡的企業,它可能單個規模都比較小,或者說它是本地的服務企業,如果銷售半徑超過5~10公里,客戶就不太可能來到這裡消費。

這些企業,或者說本地商家,雖然規模比較小,但是數量非常多,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有700萬家,這些企業都需要進行推廣。以前門戶網站幫不了這些企業,搜索引擎幫不了它們,搜索引擎雖然是按點擊付費,但是這麼多本地商家可能根本連網站都沒有,點擊量沒有意義。他們不關心展示,不關心點擊,他們關心有多少客人到他們店裡消費,他們關心交易。

所以他們希望有一種互聯網推廣方式,能夠直接幫助他們帶來交易,完全按照效果付費,這個事情美團網可以幫到他們。

我可以非常誠實地說,我衷心地認為,團購模式是有史以來最優美的商業模式之一。

2、手機端的機會

我們認為手機非常重要,我們已經發布Android美團客戶端,在手機上使用美團網就會更加方便。智能手機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平臺,iPhone,美團的iOS客戶端已經提交申請。

3、返利與裂變的創新

在過去1年裡,從2010年3月4日第一天上線起,我們首創的方式,10元邀請返利,我們不想亂花錢砸廣告,我們相信口碑相傳。

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更勁爆的措施,不需要邀請,直接註冊,直接返10元。

4、用戶體驗的保證

現在美團網要推出過期退,所有過期的餘額,我們會全額返還,百分之百返還,讓之前所有信任美團網,參加美團網團購,到後面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沒有使用團購的會員放心,他以為沒去是損失,其實沒有損失。我們實行的種種措施,就是希望消費者儘可能放心,消除消費者選擇美團網的後顧之憂。

5、先進的商業模式最終會勝

關於對商業模式的理解,我想商業模式其實不是最關鍵的事情,因為一個模式可以非常簡單、非常透明,商業模式是共通的,關鍵是看執行力,這是我對商業模式的理解。

短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花招,但是長期來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效率高的商業模式一定會勝出,對處在金字塔塔基的這些商家來講,美團網這種商業模式,比門戶展示付費與搜索引擎按點擊付費,更適合他們的需求。所以長期來看,更好的商業模式會勝出。

6、微創新

單個商家接單能力有限,我們不可能一個商家有幾十萬單,所以這個時候,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我們做了適當的劃分,每天不止一個團購項目(團購鼻祖Groupon當時還是每日一團)。

校內網有很多本地化的改動,但是因為它們比較細微,所以大家沒有感覺。最早在國內是按郵箱後綴來識別大學的,這個非常簡單,非常容易理解。但是我們在2005年做校內網時發現,有些學校不是這樣的,北航這種很好的學校就沒有專門的後綴。所以我們不可能按照這種方式操作,需要按其他方式,在校園裡註冊,或者按IP來識別,這都是很小的差異。

人群也是一樣,也是一個金字塔。互聯網普及,最早是從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入手,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普及會逐漸下沉,在人群上會下沉,越往下越接近本地,越接近線下,整個大趨勢是如此的。

7、精or全

巨大的潮流當中,有很多機會,每個機會都會有足夠的空間,讓公司去成長。所以這個階段,我們沒有必要,一下把所有東西糅合在一起,我們選好一個事情,把它做專做精,讓在這個行業裡面的各方都滿意,我覺得,一定會有很好的前景。

8、重技術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被很多人忽視的方面,是我們花在技術研發上的資金。電商的核心是低成本、高效率,這個效率不是完全靠堆人,人要成長,人數要增加,而更多是靠技術平臺的研發。不斷積累消費者與商戶數據,我們才能知道,商家需要什麼樣的消費者,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團購項目。我們能夠通過數據積累,實現更精準的匹配,同時能夠讓客戶很方便地使用。

9、長期價值

互聯網企業發展至今,沒有一個實施本地化戰略的能夠做大,所以很多人會質疑美團的戰略。但是,搜索引擎,在1998年,大家認為這是個完全沒有商業模式的行業,之前有那麼多人做過,完全沒有效果,完全沒有商業模式。

我有個朋友,2000年讀完研究生在北大天網。當時有2個人從國外回來,在北大資源樓租了個辦公室,想做搜索引擎,想挖最好的人,很多人去了,我朋友沒有去。他認為,“搜索引擎我能做得很好,但是這個事情沒有商業模式。”

所以他沒有去,這個公司就是百度,後來上市,再後來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也是全球第五大互聯網公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事情只要它長期有價值,雖然它很有難度,但是過去做不成,不代表將來做不成。

本地電商是個龐大市場,因為幾百萬家企業都需要營銷,需要推廣,需要銷售,之前試過搜索方式不太行,試過評價方式,似乎也不那麼有效。我們終於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歷史時間點,終於出現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可以滿足這些存在的需求。問題一直存在,可方法一直沒有找到,現在我們可能接近找到了。

10、團隊建設

有些非常年輕的員工,現在22歲(大V商業注,王興此處指的應該是沈鵬,現水滴互助CEO),從2010年還沒畢業就加入美團網,到後面開拓外地市場,這樣一些年輕人,不到1年的成長曆程,給我們很大驚喜,也讓我們知道,在這個行業裡,年輕人是有機會的,年輕人是有優勢的。有激情,有幹勁,這個事情並不難。

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來美團網,關鍵不是他的年齡,是他的狀態,有幹勁,能夠理解消費者要什麼;有衝勁,朝9晚5不適合我們。那些願意認同這個目標,願意投入一切努力去承擔一切責任,承擔更多責任的人,是我們需要的人。

團隊建設,是靠心態,而不是靠年齡。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成長的策略

王興:如何度過行業寒冬

時間:2012年

背景:拉手網上市失敗,千團大戰結束前夕

1、每天前進30公里

在1911年12月之前,沒有哪個地球人到過南極點,所以這是100年前,所有最偉大的探險者、所有最有探險精神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很有趣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與我們將要進行的事情,有幾分相似,他們的教訓、他們的經驗,對我們來講,有借鑑意義。

當時有兩個有競爭力的團隊,一個是來自挪威的阿蒙森團隊,另一個是英國的斯科特團隊。

阿蒙森團隊5個人,斯科特團隊17個人。他們出發時間是差不多的,這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競爭從來都非常激烈,當有一個大機會的時候,沒有可能只有你看到了,基本是差不多時候,有一幫人也都看到了,這跟其他無數的場合競爭都很像,一個真正有吸引力的機會,會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有不止一個團隊、不止一個公司或者不止一個人參與,一定會有激烈的競爭。

阿蒙森團隊在2個多月後,率先到達南極點,而斯科特團隊晚到1個多月,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區別。

阿蒙森率先到達南極點,並順利返回原來的基地,一切都按他們最初的計劃進行,因為他們做了非常充分的調研,非常精心的準備,儲備了足夠的物資,對困難有足夠的預料,按計劃進行。而斯科特團隊不斷地有人掉隊,不斷地碰到困難,最後他們沒有任何人生還。

成功跟失敗的區別,不光是你是否獲得榮譽,是否完成目標,而已經是生與死的差別。

這些前輩進行的探險,比我們更困難、更刺激,賭注更大。那麼是什麼造成這麼重大的區別,對我們在做的事情會有些幫助與啟發。

事後有人總結分析兩個隊的策略與準備,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區別。

阿蒙森的團隊人雖然少,但是物資準備非常非常充分,他們準備了3噸的物資;而斯科特團隊的人多,但是準備的東西少,只有1噸的物資。1噸的物資夠嗎?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不犯任何錯,完全不犯任何錯,剛好夠。

物資確實是夠的,但是前提是,你在這2,200多公里的路程中,不知道地形、不知道天氣的情況下,你不能犯任何錯。如果你不犯任何錯,這1噸物資確實夠。大家知道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理論上可行,但現實中碰到很大的壓力、碰到很大的未知困難,你不可避免地會動作走形,會犯很多錯。

所以,當你的計劃訂得太緊的時候,當你的準備雖然貌似夠,但是不充分、沒有富餘量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阿蒙森團隊物資有極大的富餘量,在行進過程中,他們可能會錯過一個事先準備好的補給站,或者說丟掉一些東西,或者說碰到一些比原來想象的溫度更低、暴風雨天氣更長的時候,但他們依然能夠有足夠的物資儲備。

只有這種做法才是夠的做法,不是將將夠,而是充分預知到這個環境多麼困難,要做多麼多麼充足的準備,要給自己留下犯錯的空間,或者對我們來講,是學習的空間、成長的空間。

所以這是個非常非常大的區別,資源是否足夠,是否有空間。

另外還有很多區別,例如,他們採用的工具不一樣,也就是說,他們事先做的準備不一樣。阿蒙森是挪威人,他為了去南極,做了非常多的準備,首先要去哪個地方,要完成哪個目標,最好的工具是什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要學習最好的辦法,採用最可靠的、最先進的工具。

跟南極最像的地方是北極,他跑去北極與愛斯基摩人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包括如何用冰天雪地裡最好的工具狗拉雪橇。

而斯科特團隊犯了很多錯,一樣要拉雪橇,他選擇了比狗更壯、更強悍的馬。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狗與馬有很多差別,狗在雪地裡是不會出汗的,而馬會出汗,一出完汗再一凍,就被凍住了。所以馬雖然比狗強悍很多,看起來快很多,但其實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工具,看起來威猛,看起來快,其實它不適應這個環境。

後來很快發現不行,他們想用更冒險的方法,用最先進的工具雪地摩托。這是100年前,雪地摩托的整個內燃機都是非常不成熟的,如果雪地摩托這種最先進的工具能用的話,很可能非常快,非常威猛,但事實是,他們搞去的雪地摩托,才走一段時間,就被發現不行,因為這是個太新的東西了,雖然理論上可能可行,但是從來沒有人在這麼嚴酷的環境下,在沒有很完善的情況下用這個東西。

最後他們不得不淪落為人拉著雪橇走。

這是個很重要的區別,在同一個環境下面,目標大致相同,你選擇什麼樣的路徑,你用什麼樣的方法,你做什麼樣的準備,最後很有可能不光是成功與失敗的區別,而是生與死的差別。

還有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策略區別,就是不管天氣好壞,阿蒙森團隊堅持每天前進大概30公里,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簡單,但是事後總結,這個是阿蒙森團隊能夠不斷成功而且生還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這裡有很多講究,在極限環境下面,你要做到可持續的最好,你就不能太努力,一旦你出汗就非常非常糟糕,一興奮,出汗了,那麼待會兒風一吹,就結成冰了。所以任何時候,太激進其實很有可能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做到這點,需要高度嚴守既定的紀律,在事情容易的時候,在環境順利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堅守紀律,當情況好的時候,似乎容易的時候,前進30公里,然後紮營、休息。當天氣不好的時候,阿蒙森也堅持帶領他的團隊,哪怕挪得很慢,也要前進30公里,完成這一天的目標。因為本身設的目標是有富餘量的,天氣不好就慢一點兒,路陡就慢一點兒,但堅持去完成。

阿蒙森制訂了一個可行的計劃,有富餘量的計劃,雖然他們面對的幾乎是個完全未知的領域與未知的天氣,但他們基本按計劃執行。相反,斯科特團隊,從他們的日誌來看,是一個比較隨心所欲的團隊,天氣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天氣不好的時候,就睡在帳篷裡,詛咒惡劣的天氣,詛咒運氣不好,希望儘快天轉晴,能夠儘快前進。

這是很自然的反應,很多人容易有這樣的想法,容易的時候多搞點兒,不容易的時候,季節不好、天氣不好、市場環境不好,就歇一歇。但事後總結,這兩種做法,很可能是他們最大的區別。

這個故事跟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要乾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們相信商品電商與服務電商,最終規模是差不多的,最後規模都是上萬億,我們同樣面臨一個目標,要去做本地電商。

最怕的是,我們對自己估計不足,對情況認識不足,所有困難只要我們意識到它,我們相應地去做準備,去克服,都是有可能克服的,最怕的是,我們對情況估計不足。

我們應該像去探索南極的阿蒙森團隊一樣,充分利用、學習現有的一切最好的方法,適合我們的方法,對困難有足夠的估計,目標清晰,同時制訂計劃,去堅定地執行。我們在2012年的目標是交易額每個月增長20%,大概1年增長接近10倍。

2、學習對手,學習一切先進,超越對手

我們要重視每一個對手,他們有許多可取之處。

我們可以從阿里學習很多東西,但是最終,我們一定要超過阿里。我們要向任何一個對手學習,任何一個同行學習,但我們最終目標應該是超越它們,這是整個公司的目標,也應該是每個人的目標,不管你在哪個崗位上,總有辦法可以做得更好,學習新的東西,目標是超過它們。

3、關於上市

上市不是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我們在到達一個更長遠目標的過程中,在合適的情況下,發生的事情。

你不能把上市作為目標,而是應該有更堅實的目標,要服務好消費者,服務好商戶,讓整個企業能夠健康持續地運轉,到那個時候,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上市前,另一個事情非常重要,因為公司是大家一起做出來的,美團最重要的產品、最重要的資產都是人,我們希望上市的時候,一方面給公司帶來資金,另一方面能讓大家分享這個勝利的果實。所以在2011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們第一次有了全員持股計劃,只要加入公司一段時間,足夠長的時間,每個人都有的。

4、冬天

2011年上半年,大家瘋狂投資,各種各樣的高得離譜的估值,後來下半年如我們所料,冬天來了,可能不光是團購的冬天,不光是電商的冬天,甚至認為是整個互聯網、整個投資的冬天。現在也一樣,很多人認為市場環境不好,這一切其實都是像他們去南極探險的時候,天氣好壞變化,有的時候晴天,有的時候陰雨天一樣,都大致在可控範圍內。

我們不依賴運氣,我們要像成功的阿蒙森團隊一樣,像他們每天不管天氣好壞,堅持前進30公里一樣。

只有這種看起來不那麼激動人心的方式,其實是最考驗毅力的,也可能是最有產出的。一個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越做越好,越做越專業,不管是在哪個崗位上,這個事情聽起來似乎很枯燥,但是它其實蘊含著無數的激情,這是真正的激情,並不是莫名其妙的不同的變化,而是你做成的事情,你要希望把它做到最好,做到越來越好,要做到比最好還更好,每天越來越好。

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是是一個很激動人心的事情,也是非常值得努力的事情。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定目標

王興:從美團的3年到O2O的10年

時間:2013年

背景:美團成為全國團購的老大,美團外賣2013年底上線

1、每一次花錢都是在投票,投票選擇你想要支持的那個世界

大概3年前,當美團規模還非常小的時候,曾經有朋友問我,你之前做校內網,做飯否,是社交媒體、社交網絡,看起來是不是更能影響信息傳播,更有社會意義;做電商做美團也很好,但是不是有一點兒俗了。我毫不猶豫的,而且非常理直氣壯的告訴他,不俗!

我覺得,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每個人都有花錢的自由,所以,我們每一次花錢都像在投票,在用鈔票投票,投票給你想要的那個世界。你用你手裡的鈔票,沒有人能夠阻擋你,它作為你的選票,決定你要支持什麼樣的公司,支持什麼樣的企業,你要跟什麼樣的人做生意,你要到什麼樣的地方消費,你認為什麼企業應該在這個競爭中獲得更多選票,賺更多錢,能夠發展得更好。

這是每個人的自由,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有消費的民主,而美團乾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它給每個人更多選擇、更多自由,然後也讓那些誠信的、提供優質服務的商家,能夠在這種投票的選擇中獲勝,從而發展得更好。

所以,我想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們每一次花錢都是在投票,投票選擇你想要支持的那個世界。那麼每一次投票就是一次交易,交易額代表投票的多少,代表你影響了多少消費者,我認為交易額對美團非常重要。

2、從大趨勢中看產業機會

淘寶天貓發展得非常好,它的主力是做商品電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服務電商是一個規模完全不遜於商品電商,甚至更大,需求更充分的市場。

這一點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報告中看出來,大家關注宏觀形勢的話,就可以看得出,剛剛過去的2012年,全國GDP與各產業分佈。我相信,2012年是第三產業產值小於第二產業產值的最後1年,第三產業就是服務業,跟第二產業工業的產值差距,在飛速地縮小,2012年應該是最後1年,第三產業小於第二產業,從2013年開始,統計報告肯定會是,第三產業服務業總產值大於第二產業,而美團恰恰做的是第三產業,是服務業電商。

3、55億時,敢下1,000億目標

回顧過去3年,展望未來1年,還要展望未來3年。所以,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另一個目標,我認為,美團2015年應該實現全年交易額1,000億的目標(2012年美團交易額55.5億)。

2015年全年交易額1,000億,1,000億是什麼意思,難嗎?聽起來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因為再難的事情,你只要把它分解、分解,再分解,然後每一步都有人負責,都有團隊負責,每個人都靠譜,那整個事情就都靠譜。

如果把1,000億這個看起來很大的數字稍微分解下,我們就會發現,只要我們順利地完成2013年188億的目標,後面2014年、2015年,平均每年只要增長140%,也就是每年2.4倍,到2015年,我們就能順利完成1,000億的目標。

每年增長140%,這是比我們所有過去幾年都要慢得多的數字,過去幾年是10倍、3.8倍、3.4倍,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不犯錯誤,只要我們產品方面更加深入,商品選擇更豐富,能夠始終保證高質、低價格,然後保證非常便利,不光在PC端,更在手機端,因為消費者需求是如此旺盛,而商家的需求也是如此強烈,我們有理由非常快速地發展,到2015年,我們希望美團全年交易額能夠超過1,000億。

大家注意看,我的標題是,從美團的3年到O2O的10年。基本上,本世紀第一個10年,是傳統電商蓬勃發展的10年,到2010年初,隨著團購的發展,O2O才真正開端。

大膽展望下,到這個10年,即O2O的前10年結束的時候,到2020年,我相信美團全年交易額能超過1萬億(2019年美團交易額為6,821億,+32.3%)。

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下,從1,000億到1萬億是10倍,如果我們給自己5年時間,平均每年只要增長60%,也就是1.6的5次方就超過10,當整個第三產業是數十萬億規模時,當5年後互聯網普及進一步提高,消費者手機上網普及度進一步提高時,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會是個巨大的產業,而我們作為這個產業的領跑者,有理由相信,應該把目標設定在超過1萬億上面。

所以,這是目標,目標不管宏偉不宏偉,只要你去分解它,就可以理解它。而且我相信,一個高的目標會對每個人有激勵作用,這是過去3年給我最大的感受。

O2O的10年,將註定是一個既牛×又苦×的10年,為什麼說苦×呢?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不管在哪個部門、哪個環節,競爭都非常激烈,消費者、商家各種各樣的需求,而這個事情註定是個高品質、低價格、低毛利的事情。

這裡我們要記住一句話,你對未來越有信心,你對現在越有耐心。可能過去的3年,接下來1年,接下來2年、3年,都會是非常煎熬的、苦×的事情,但是,整個事情是有非常光明、前景巨大的事情。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美團離破產只有6個月

王興:“危機”與“成長”

時間:2014年

背景:美團成為團購老大

2013年初制定了3個目標,我們完成了其中2個,但另一個指標我們沒有完成,就是全年交易額188億,我們完成了160億,我覺得這個事情沒必要隱瞞,它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今天,當我展望2014年的時候,我想重點說兩個詞,第一個詞是危機。如果你希望在一個好的創業公司,一路高歌猛進的話,每一年都是關鍵的一年,這句話每一年都是對的。

雖然我們已經做到團購市場超過50%市場份額,但是我們做的事情是本地電商,我們要的不只是全國的領導位置,我們要的是在每個城市都佔有領導位置。

我們現在佔據50%多市場份額的領域,只有300多到400億,線下有幾萬億,線上只佔1%左右,在這個1%裡面,我們只佔50%多,這又算什麼呢?

不管是傳統互聯網巨頭,還是像萬達這樣傳統商業巨頭,他們都喊O2O,大家都在往這個行業進入時,我們需要做得更好,如果我們不能做得更好,我們就處在非常危險的狀態。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團這個公司永遠離破產只有6個月時間。

如果你在另一個公司,它認為它可以高枕無憂的話,那麼它離死不遠了。

這個行業、這個時代、這個世界變化特別快。凡是沒有危機意識的公司,不戰戰兢兢的公司,不管它現在看起來多麼強大,都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它比那些雖然小,但是始終保持非常警惕狀態的公司和人更危險。

在現在的互聯網行業裡面,騰訊被認為是最強大的公司,但騰訊的leader馬化騰曾說,巨人倒下的時候,身體都可能還是溫暖的。想要在這個時代、這個行業生存下去,我認為每個人、每個公司都要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第二個詞是成長。很多問題,正是我們成長太快帶來的。單從交易額來看,阿里、京東、小米,沒有我們快。

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環境,帶來很多很多問題。因為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與機會的,但公司的業務是每年2倍、3倍速度成長的時候,會帶來很多問題,並不是每個人在每一步都能跟上。

這時候我們需要輪崗的方式,需要更有耐心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決戰之年

王興:2015年是O2O決戰年

時間:2015年

背景:O2O泡沫破滅

5年前(2010年),那是在美團正式上線前,在北京海淀區清華東門的華清嘉園,一個三居室,十幾個人開了個簡單的座談會,那時我們還面臨很多困難,在那個會上,不少人落淚了,包括我。

2012年,我們狂開站,狂上單,狂拜訪,這一系列事情做下來,2012年底,美團已經初步確定在團購領域的優勢地位。我相信,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之前堅持每天行進30公里,3年累積下來,我們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1、鴕鳥原理(追求絕對強大)

在遇到問題時,我覺得不管對個人、團隊,對整個公司來講,有個很多年前長輩告訴我的道理。

可能很多人聽過鴕鳥原理。火雞比母雞要大一些,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確實火雞比母雞要大1圈或者大2圈。但是,母雞看火雞,其實會覺得大家差不多,母雞也是不太服氣火雞比它大的,它覺得火雞可能就比它大那麼一點。

但是,當一隻鴕鳥過來的時候,不管是母雞還是火雞,不管它們再不服氣,在一個強大的反差面前,它們都會認同鴕鳥確實更大。這個道理非常深刻,人與人的對比,團隊與團隊的對比,公司與公司的對比,這個道理同樣存在。

所以在早期,可能我們認為,我們的價值觀比對手更正,我們團隊比對手更好,我們的基礎比別人更好,對手卻不服,不要緊,這個時候爭論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做的是什麼?還是回到根本問題,消費者第一、商戶第二、團隊第三、股東第四,我們有足夠的資源,足夠好的團隊,我們去合作足夠多足夠好的商戶,然後和商戶一起去把消費者服務好。

如今,美團在全國有2億多用戶,在手機上面,美團是僅次於淘寶的最大電商營銷平臺,比天貓大,比京東大。所以,只要我們能堅持往前走,堅持走得比對手更快,大家可以看到,曾經認為是我們對手的,已經被我們遠遠的甩在身後。

2、BAT進入O2O,美團到了該建平臺、生態的一年

面對未來的挑戰,我認為2015年會是O2O真真正正大決戰的一年。團購的事情,我們佔60%的市場份額或者更高一些,但還沒有完全結束。在電影這個領域,BAT或者其他各種各樣的公司,線上線下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在做很多嘗試。

我認為2015年應該是美團重點去建平臺、建生態的一年。因為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產品服務,去滿足用戶需求,去滿足商戶需求,而且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業務需要平臺。我們還需要跟外部各種各樣的合作伙伴,有各種各樣的合作方式。所以,2015年不管是內部發展還是外部發展,都需要我們有建平臺、建生態的意識。

我相信2015年的競爭會非常激動人心,而建平臺、建生態這個事情,在2015年也是一個開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端。

3、不要高估2年能發生的變化,不要低估10年能發生的變化

我相信比爾·蓋茨的話,他說得非常對,“人們總是傾向於高估2年能發生的變化,但是低估10年能發生的變化”(We always overestimate the change that will occur in the next two years and underestimate the change that will occur in the next ten years),5年也是如此,特別是在這個時代,2年看起來是很長的時間,而5年基本上回頭看,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同意,發生的變化比大家想象的更多。


相關研報:


九宇資本趙宇傑:CES見聞錄,開個腦洞,超級科技巨頭將接管一切


【萬字長文】九宇資本趙宇傑:5G開啟新週期,進入在線世界的大航海時代|GBAT 2019 大灣區5G峰會


【2020回鄉見聞錄】20位90後2萬字,特殊的春節,時代的集體記憶


【長期主義】第46期:字節跳動成立8週年,張一鳴宣佈組織升級與未來三大關注點,附字節跳動高層調整詳情


【長期主義】第45期:霍華德·馬克斯2篇備忘錄,做好應對和利用衰退的準備


【長期主義】第44期:比爾·蓋茨分析新冠肺炎與全球性疫情,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疫苗至關重要


【長期主義】第43期:亞馬遜摺疊,還原貝索斯的宇宙野心與商業思考


【長期主義】第42期: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1~2封信,起點不決定終點,設計運氣,就是設計人生


【長期主義】第41期:巴菲特致股東的信2020年


【重磅】年度觀察2019系列合集:歷時3個多月,超20萬字近500頁,覆盤過去,展望未來,洞悉變與不變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9期:5G加速雲遊戲產業發展,谷歌推出Stadia入局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8期:智慧屏重新定義電視,引領新一輪客廳場景爭奪戰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7期:Oculus持續推動VR頭顯迭代升級,助力VR設備打開主流市場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6期:AR頭顯開啟新浪潮,站在虛實融合世界的邊緣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5期:VR推動多領域產業數字化轉型,借力5G加速發展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4期:小米加速國際化,AIoT搭建萬物互聯網生態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3期:拼多多佔據國內社交電商龍頭,打造商品“上下行”產銷一體化渠道,致力開創新電商模式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2期:美團以“吃”為核心,構建本地生活服務超級平臺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1期:騰訊佔據國內社交與遊戲市場霸主,佈局產業互聯網打造新增長引擎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0期:阿里構建新商業操作系統,引領創造數字經濟時代新商業文明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9期:華為全面佈局“5G+AI”,迎接萬物互聯網時代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8期:Facebook構建多維度社交產品矩陣,開源AI硬件打造產業基礎設施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7期:谷歌佔據全球搜索與廣告市場霸主,“AI優先”打開新成長空間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6期:亞馬遜堅持長期主義,打造萬稅帝國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5期:微軟大象跳舞,借雲計算重獲輝煌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4期:蘋果軟硬件結合構建護城河,可穿戴設備將成第二大硬件品類,附電話會議紀要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3期:行業完結篇,5G推動移動互聯網提速換擋,短視頻、直播電商、下沉市場亮點頻現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2期:新消費時代到來,洞察電商消費新趨勢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1期:深挖美團點評數據,洞察消費新趨勢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0期:新時代消費被重新定義,世界級中國品牌崛起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9期:華為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國產替代” 打開產業鏈公司想象空間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8期: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在即,區塊鏈孕育新機遇,附中本聰論文《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7期:全球5G商用持續推進,開啟萬物互聯網時代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6期:5G開啟產業新週期,終端創新迭代升級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5期:短視頻領跑泛娛樂領域,5G帶來視頻產業新機遇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4期:手游出海、雲遊戲、VR/AR遊戲、BattlePass、區塊鏈多點開花,引領遊戲新方向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3期:電商發展模式求變,直播電商異軍突起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期:技術變革引領用戶注意力轉移,新廣告浪潮蓄勢待發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期:移動互聯網發展趨於穩定,5G開啟新週期


【珍藏版】六合寶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掃描,歷時3年,210萬字超5,000頁,重磅推薦


九宇資本趙宇傑:九宮格分析法,語數外教育培訓領域的道與術


九宇資本趙宇傑:抓住電子煙這一巨大的趨勢紅利,抓住產業變革中的變與不變


【重磅】22位“90後”2萬字回鄉見聞錄,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縣城、鄉鎮、農村


六合君3週歲生日,TOP 60篇經典研報重磅推薦


下午茶,互聯網世界的三國殺


5G助推AR開啟新產業週期,AR眼鏡開啟專用AR終端時代


新商業基礎設施持續豐富完善,賦能新品牌、新模式、新產品崛起,打造新型多元生活方式


【重磅】得到:抓住知識服務本質,信用構建增長飛輪,以肉眼可見速度持續進化


【重磅】中國新經濟龍頭,赴港赴美上市報告合輯20篇


【珍藏版】六合寶典:200家明星公司全景掃描,歷時2年,150萬字超3000頁,重磅推薦


知識服務+付費+音頻,開啟內容生產新的產業級機遇,知識經濟10年千億級市場規模可期


從APP Store暢銷榜4年更替,看內容付費崛起


新三板,我們有個九宇會家族


新三板破萬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九宇資本趙宇傑:科技改變消費,讓生活更美好|2017 GNEC 新經濟新消費峰會

九宇資本趙宇傑:創業時代的時間法則,開發用戶平行時間|2016 GNEC 新經濟新智能峰會

九宇資本趙宇傑:互聯網引領新經濟,內容創業連接新生態|2016 GNEC 新經濟新營銷峰會


請務必閱讀免責聲明與風險提示

【長期主義】第47期:王興美團內部講話(2011~201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