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看到題目,估計有不少人就等著看笑話了。大多理由是,書法,你懂麼?

我想反問,你真懂?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雲:“陸探微亦作一筆畫,連綿不斷,故知書畫用筆同法。”;“張僧繇點曳斫拂,依衛夫人《筆陣圖》,一點一畫,別是一巧,鉤戟利劍森森然,又知書畫用筆同矣。”;“吳道玄(子)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受筆法於張旭,此又知書畫用筆同矣”---由此不難看出,“書畫同源”一說由來已久,這一思想主張潛移默化地引導著中國書畫的協同發展。

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元代畫家、書法家趙孟頫在《秀石疏林圖》上題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更是將書畫同源這一主張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和之前的觀點相比,不僅高度空前,而且也更加具體,具有切實可行的操作性。


書法強調書寫者的筆力,而繪畫注重線條的表達,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簡而言之,也就是執筆者對毛筆的掌控能力,手為心使,心手合一,進而準確地表達出心中所要表達的意象。而所謂畫畫時的某某處用篆書,某某處用草書,某某處又用楷書,個人覺得只是一種習慣使然,並非有意為之。大家都知道以書入畫最有代表性的畫家書法家吳昌碩,終生臨習《石鼓文》,寒暑不輟,極為擅長大篆,筆能扛鼎,而其筆下無論花鳥還是山水,都筆力雄渾,極富金石韻味。

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可從古到今,能以書法傳世的一流書家可謂寥若星辰。書法對於絕大多數古人來說最大的功用莫過於實用性,日常生活記錄,文學創作,書信往來,抄寫經書,楹聯牌匾乃至墓誌銘等等。在古代,除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尋常老百姓和書法的距離那真不是一般的遠,無論是知識(識文斷字) 普及性還是書寫工具的稀缺性都阻礙了書法這一藝術形式在民間的傳播。古人有敬惜紙字這一說,除了反映出對知識對文化的敬仰之外,也還有對書寫工具的珍視之意。現在搞書法或玩畫畫的,丈二尺幅對他們來說都算小兒科,要放在古代,那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古代書家或畫家,能流傳下來的作品,不要說丈二,就是六尺大小的都極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由此不難想象,面對來之不易的帛簡,絹素和紙墨,落墨之時,如何又能不深思熟慮,心裡必然是滿滿的恭敬和虔誠。是以古人筆墨,常常有片紙尤珍之說。

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如果不經過反覆的推敲,精心構思,豈會輕易下筆。其實大家可以回過頭去看看宋元時期的一些山水花鳥小品,不難感受到古人作畫時的苦心經營,方寸之間,壁立千仞,碧波萬頃,煙雲變幻,氣象萬千,若非以獅子捉象之力,殫精竭慮之思,豈可為之。

所以這就有了我對如何才能畫出一幅好畫的第一個觀點:具備虔誠恭敬之心,敬畏天地,道法自然。

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看網上大多數評論中國畫的,三句得有兩句拿書法說事,比如,多練練書法再畫吧,書法不行線條不過關,中國畫是用寫的而不是畫,諸如此等言論真是數不勝數,大有甚囂塵上之感。記得之前有時候看了這樣評論,總忍不去翻看該人的一些評論和個人發佈的書畫作品,說實話,感覺真是離譜得很。其實不只網上如此,很多國內書畫期刊專業搞書評畫評的也大多如此,比如評價或介紹某某人的畫作,總是會加上什麼書學魏晉,遒勁灑麗,蒼拙古樸,恣肆而不逾矩,高古雄闊,深得古人三味,等等一大堆生搬硬套的行話,套詞,估計自己都懶得看第二遍,其實講了一大堆,實則不知所云,蒼白乏力毫無生命力可言。書法好了,畫自然而然就好,所以畫是不需要做過多評價的。說實話,這種邏輯真是讓人無語。

書法原本就是基礎,可是如果過分地強調書法,而忽略掉繪畫主體自身的意義,我覺得這就有點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


古人強調以書入畫,以書入畫就能畫出一幅好畫嗎,我看未必


先不說書法與畫畫之間的關係難以釐清,單書法本身的優劣好壞就很難說得清,更不要說誰能說服誰,更何況在這個醜書當道,搞書法像玩雜技的年代。

個人覺得,對絕大多數書畫愛好者來說,無論書法還是繪畫,修身養性為要,舍此的它求,離道遠矣。與其爭論孰是孰非,優劣高下,倒不如靜下心來看看古人的作品,或磨墨理紙,走上幾筆,或許舒心愜意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