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沒事幹就揮動雙手假裝飛,100萬年後會不會進化出翅膀?

眾所周知,進化論是目前科學界公認的主流學說。但同時也有人提出了一個奇特的問題,如果人類沒事幹就揮動雙手,模仿鳥類飛行的動作,那麼過了100萬年之後,人類會不會因此進化出翅膀呢?聽上去這是個荒誕不經的問題,但是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之前,有不少人是相信這個觀點的。

如果人類沒事幹就揮動雙手假裝飛,100萬年後會不會進化出翅膀?

這就是著名博物學家拉馬克提出的“用進廢退”進化論。這種進化論的觀點認為,生存環境會對生命進化產生直接影響,一些生物經常使用的器官會發達,而不經常使用的器官則會不斷衰退。拉馬克認為,世間萬物都是通過這種辦法不斷完善身體的,最終進化成新的物種,遺傳給下一代。如果按照這種理論的話,人類只要堅持揮動雙手,經常使用,過上個幾百萬年人類肯定就能飛了。這種觀點呢,其實已經被主流科學所淘汰,但可惜的是,目前還有很多人心目中的進化論,就是這種觀點。

如果人類沒事幹就揮動雙手假裝飛,100萬年後會不會進化出翅膀?

比如長頸鹿吧。絕大部分的人認為,長頸鹿是為了能夠吃到高處的葉子,不斷伸長脖子,最後就變成了長頸鹿。你去問十個人,有九個半估計都是這麼想的。那如果這麼說的話,人類一直揮動雙手,遲早有一天也會飛。

但事實並非是這樣。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長,不是因為它們經常用脖子,而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脖子長的更容易生存下去而已。在乾旱季節,長頸鹿脖子短的不容易存活下來,而脖子長的更有可能存活,故而長頸鹿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其向脖子長的方向發展。並不是因為長頸鹿想讓自己的脖子變長,而是環境的變化決定了只有脖子長的才能生存下來。

如果人類沒事幹就揮動雙手假裝飛,100萬年後會不會進化出翅膀?

所以說,人類如果只是想飛翔,就不停揮舞雙手,根本不可能進化出飛翔的能力,因為這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不是必須的。

人類想要進化出翅膀,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地球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只有會飛的人類才能生存下去。於是漸漸地,一些人的胳膊上長出了羽毛,他們更容易生存,胳膊上沒羽毛的人越來越少了。隨著進化的發生,胳膊上羽毛越多的人越容易生存,最終人類進化出了翅膀,變成了能飛的“飛人”。

如果人類沒事幹就揮動雙手假裝飛,100萬年後會不會進化出翅膀?

第二種,基因改造,或者發明出單人飛行器。

怎麼看,都是第二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