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央行數字貨幣DCEP,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4月17日,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對網傳測試進展回應稱,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當前階段,央行數字貨幣(DC/EP)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如果畫一個百年曆史座標,2020年,至少有兩件事是要標註的,一是新冠疫情,二是數字貨幣。而後者的影響,是超過百年的。

本公號的解讀, 不深究技術細節,不羅列官方發佈,用最通俗的方式幫你理解。

-


一、央行的數字貨幣是什麼?

最簡單,也最本質的答案:紙鈔替代

它的英文簡稱“DC/EP”。DC=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

和紙鈔、硬幣一樣,你交易的時候,不需要銀行賬戶,不用微信支付寶,也不用聯網。只需要一臺手機。

DCEP也屬於法幣,具有央行的無限法償性,也就是任何人不得拒絕接受。

所以,它的流通過程,就像是紙幣。

但它同時也是數字貨幣,所以,它像比特幣一樣,也能擺脫傳統銀行賬戶的限制。

二、“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是啥意思?

這三個詞在新聞、媒體文章中反覆提及,但解讀大都有些難懂。

這部分本文來解釋一下。

首先忍不住想說,這三個方案思路,簡直太聰明瞭!

1、雙層運營:

弄一個能替代紙鈔,不走銀行的數字貨幣出來有多難?採用什麼技術?怎麼兌換?

紙幣的發行是不存在這些問題的,小動物都知道怎麼拿著紙鈔換東西。微信支付寶銀聯也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這些公司銀行有中心賬本,出事了他們負責。

各國方案不同,我國選用了“雙層運營”方案。

這個概念是相對於去中心化和單層運營而言的,先來解釋它倆:

去中心化:

這裡就是區塊鏈技術。貨幣運用最典型的是比特幣。

它的原理是什麼呢?

網上的科普文章很多,這裡不贅述。只用最粗糙的比喻來說下:

想象一個小房間裡10個人,他們互相之間需要交易。本來是一個人給其他人制作交易券,但剩下9個人不服,說憑啥你發。

大家就想了一個“公平”的辦法:每個人拿個本子,帶個面具。誰和誰交易的時候,就大喊一聲,然後所有人都會記下來這筆交易。只要有這個規則,就不需要中間裁判,不需要統一記賬。

區塊鏈貨幣就是把房間變成全球互聯網,10個人變成全球所有人。

它的好處就是去中心化,自由等。但壞處很明顯:

1、本子誰都可以做——各種幣,比特幣、萊特幣、紅幣、黃幣、宇宙幣等等等等(不開玩笑,都是真的)。比特幣的特殊價值就在於,它是世界第一個本子,贏得了最多人的認知。

2、51%bug:如果房間裡超過5個人瞎喊同一個交易,剩下的人就不得不相信這個假交易了——如果有人掌握了超過51%的幣,就可以擁有規則修改權。

其餘問題還有:價值波動大、會造成通貨緊縮等。

所以,我國不可能完全採用區塊鏈方案。瑞典央行數字貨幣(e-krona)倒是基於區塊鏈構建,有興趣可以關注後續。

單層運營:

老百姓說,區塊鏈太可怕了,我們相信國家,相信央行!您發幣吧,您來管賬,您說用什麼技術我們就用什麼技術!

央行媽媽說,不行,為啥呢?

第一、咱們地大人多,各地社會經濟、文化技術發展差別很大。我必須考慮到每個地方的技術、發行和流通環節能不能適應;

第二、如果我直接發行,就要面對咱們全國老百姓,雖然你們叫我一聲央媽,但我平時只和金融機構、政府、銀行打交道,沒和你們直接接觸過啊;

第三、更可怕的是,如果我直接面對咱老百姓,商業銀行的存款就會轉移到我這裡來,本質上,我就是在和他們競爭,這可絕對不行!

第四、咱們國家這麼大,人才這麼多,網絡、金融和知識基礎設施都這麼牛,他們在這件事裡不參與太不合適了。

老百姓感嘆,幸好您考慮周全!但您不發,技術沒有可靠的,咋辦呢?

央行說,放心,我有辦法了——

雙層運營:

什麼意思?我們一直被“怎麼解決技術問題”繞住了,太難了。

那我們就不解決它——央行只管商業銀行,他們來央行開戶,把錢取走。至於它們向老百姓用什麼技術路線,兌換方式。還想用區塊鏈?想用賬簿?想發明新技術?想手抄?你都可以試試,我不干預,但我有要求,必須讓咱老百姓用的方便,用的安全。

這個辦法能調動市場的智慧,能動態的適應不同的環境,還能激發創新。這就是“雙層運營”。

所以,DCEP會和紙幣擁有類似的結構:商業銀行在央行開戶,繳納百分之百準備金,然後發放給個人、企業。

但不同的是,對個人來說,我們不用去銀行開戶了,只要下載一個手機軟件,然後大家從銀行或者支付寶裡把錢兌換成數字貨幣,就可以像紙鈔一樣相互交易了。

2、M0替代:

DCEP是對M0的替代,這是本次央行數字貨幣的精準定位。

這是什麼意思啊?

先解釋一下概念:

M0:流通中現金;

M1:M0+ 企業活期存款;

M2:M1+準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它存款)。

分別又叫:現鈔(M0)、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

換成大白話:

M0,就是神州大地上所有在口袋裡的紙鈔和硬幣;

M1,就是M0再加上銀行活期存款。因為它也能極為方便的流通,甚至能比紙鈔更方便。支付寶裡的“餘額”也屬於M1部分。M1代表了國家經濟的現實購買力。一般來說國家都把M1當作調控貨幣供應量的主要指標;

M2,就是M1再加上不能立馬拿來花的那些存款、理財。他們又叫“準備貨幣”,暫時不能花但準備花的錢。“餘額寶”大致屬於此類,雖然因為其提現幾乎沒有時間而有些爭議。

DCEP的目標是M0。

首先,央行認為,“現階段,M1和M2基於商業銀行賬戶,已實現電子化或數字化,沒有用數字貨幣再次數字化的必要。”。這很好理解,我們出門基本不帶現金了。

這就引出了一個很根本的問題:現在手機支付看起來也很方便了,為啥還要弄數字貨幣呢?

1、微信支付寶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第三方支付公司。它們的錢不是中央銀行的貨幣,而是支付寶在商業銀行的存款,甚至是基金。理論上說,如果微信支付寶破產,最後清算完了告訴你說對不起,錢還不上了,如果沒有保險,你只能接受。雖然這種概率很小,但理論上是可能的。

而DCEP,就是國家貨幣本幣,國家在,錢就在。

2、既然DCEP屬於法幣,那麼,它具有無限法償性:中國法律賦予它不能被拒絕用於支付,只要有設備。多硬氣!

3、其實,微信支付寶支付還是不夠方便,還有很多限制和提升空間。比如說,自然災害、地下室網絡不好、斷網、沙漠、海洋、飛機上等等,總之突然沒網,鈔票又不夠了,怎麼辦?DCEP。

4、紙幣的發行,印製、回籠、貯藏,更新、銷燬各個環節成本都非常高,做防偽,流通層級也很多,老百姓用起來也不方便。貨幣完全的數字化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5、最最重要的事情,全球都在角逐數字貨幣,甚至Facebook這樣的公司也野心勃勃的推出Libra,想成為世界貨幣。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

那麼,為什麼DCEP堅決不能進入M1、M2呢?

很簡單,如果DCEP直接以銀行存款形式,它就相當於在現有的銀行體系之外,又出現了派生存款,那就可能有派生的貸款,就會導致通貨膨脹。

其實,這也是Libra最讓人擔憂的地方之一。

3、可控匿名:

理解了以上邏輯,現在就可以推導出第三個重要性質:匿名可控。

我們總有一些交易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但現在,微信支付寶銀行賬號,永遠有個賬號,永遠需要聯網,所以這些公司或者銀行總能知道你在幹啥。帶現金又不方便。

而比特幣容易失控,會導致黑市交易或者洗錢。

而DCEP幾乎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匿名,無需聯網,不用攜帶。

而可控,指的就是國家層面的可控:沒有公司擁有數據,國家也只擁有部分數據,但如果涉及洗錢、黑市交易等問題,就可以利用大數據來識別特徵,鎖定身份。

比如電信詐騙的特徵是,大量的錢集中後突然迅速分散在很多賬戶裡。國家可以利用其掌握的大數據來識別。

這就同時做到了隱私保護,和重大問題的可控性。

三、用起來怎麼樣?

1、怎麼用?

蘇州市相城區的區屬行政單位員工在4月安裝了數字錢包,其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將於5月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DCEP,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DCEP,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目前是手機app註冊使用,僅少區域,小場景實驗,採用漸進式的推廣方式,從四大行代發工資用戶及公共服務場景入手,後續逐步拓展到互聯網公司及運營商。

2、安全嗎?

遺失問題上,首先要知道,它是用來替代現金的,在相比於現金的遺失風險上,已經好了很多。

至於手機遺失等問題細節,有待官方披露更多的技術細節。相信會處理的很好。

3、會對支付寶、微信的地位產生影響嗎?

影響不大。因為目前支付寶、微信也是使用人民幣支付,也就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支付。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只是換成了數字人民幣,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貨幣,雖然支付工具變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場景都沒有變化。

支付寶們有利息,以及各種生活服務功能,它們的市場支付場景也做的更成熟,所以,大概率你還是會把錢放在支付寶裡,用它們支付。

4、紙鈔會消失嗎?

對於央行數字貨幣將與紙幣如何並存,央行副行長範一飛表示,央行數字貨幣注重替代M0(即紙鈔和硬幣),並且保持了現鈔的屬性以及主要特徵,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將是替代現鈔的最好工具。世界銀行首席信息安全架構師張志軍認為,法定數字貨幣不可能完全取代紙幣,因為還要考慮到上了年紀的人群,所以要支持兩種形式並存。

相信大家擔心的那些問題都會被設計考慮到。

好處就不多說了,更方便、更先進、甚至更衛生:

鈔票是生活中最髒的東西之一了。疫情下我們也很容易想到,減少一個接觸媒介,總是好的。

另外提醒一下,DCEP沒有任何炒作的空間,它就是你口袋裡的硬幣,隨時可法償。已經出現打著DCEP名號來賣幣收割智商稅的騙子了,可以提醒一下週圍炒幣的朋友。

四、趨勢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DCEP,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2019年6月,Facebook發佈Libra;瑞典、韓國、法國也相繼開展設計發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明確將數字貨幣列為2020年首要任務之一;今年2月,美聯儲主席宣佈,正在研究央行數字貨幣,具體情況未知。

這是新一輪的國際競爭。

人類世界運轉,其實只傳遞3樣東西:物、信息、資金。

以前條件不夠,如果不面對面,信息和資金很難被傳遞。但今天可不一樣了,辦公、購物、娛樂,都可以通過僅僅傳遞信息流的方式實現了。

長遠看,整個世界的數字化是必然趨勢,這次新冠疫情更是刺激了這種意識和需求。這些天看到很多綜藝沒有了現場觀眾,雲直播方式錄製,都挺好的。

把通過效率和技術節約來的時間,留給自己和重要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