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词坛演义·第十二回:宫词一首能医病,转应三台可润身

中华词坛演义·第十二回:宫词一首能医病,转应三台可润身

  上回书咱们说到要让各位看官见识一位才子哥,此为何人,乃姓王名建。

  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贫困潦倒,算是个草根。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到元和八年(813)前后,熬得白发丛生,才成为公务员——“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因为曾经在底层拼搏过,故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有不少反应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劳动者的状况诗歌,另外,其《宫词》百首非常出名,欧阳修《六一诗话》评曰:“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诗广为传播,仿作颇多。“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王建宫词旧跋》)

  王建的宫词,到蒲松龄笔下竟然成为了治病的良方。《聊斋志异·白秋练》中讲述了“宫词治病”的故事。

  ……女不觉欢然展谑,乃曰:“君为妾三吟王建‘罗衣叶叶’之作,病当愈。”生从其言。甫两过,女揽衣起坐曰:“妾愈矣!”再读,则娇颤相和。生神志益飞,遂灭烛共寝。

  译文:姑娘不由得高兴起来,愁眉也舒展开了,就说:“请为我念三遍王建的诗‘罗衣叶叶’,我的病应该会好的。”蟾宫听从她的话就开始给她念。才吟诵了两遍,姑娘提起衣服坐起来说:“我的病好了!”读到第三遍时,姑娘则娇声颤颤相和诵吟,蟾宫心神更加荡漾,于是灭了蜡烛,二人一起共眠。

  王建“罗衣叶叶”之作,一般版本为“罗衫叶叶”。王建《宫词一百首·其十七》:

  罗衫叶叶绣重重,

  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遍舞时分两向,

  太平万岁字当中。

  这里取其“太平万岁”的吉言,以促病愈。宫词为王建带来了诗名,也差点被人弹劾。

  刚刚任职渭南尉之时,王建遇到宫廷官员王守澄,两人在一起饮酒,王建有点贪杯,酒多之后,竟然谈起汉朝宦官的丑事,王守澄认为是在嘲讽自己,深感不适,问道:“吾弟所作宫词,天下皆诵于口,禁掖深邃,何以知之?”是啊,你王建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宫中之事,当心我弹劾你。王建一时无语,后来写了一首诗,题目为《赠王枢密》,这才摆平。诗云:

  三朝行坐镇相随,

  今上春宫见小时。

  脱下御衣先赐著,

  进来龙马每教骑。

  长承密旨归家少,

  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

  九重争得外人知。

  诗末两句是说,我宫词的所有素材,都承蒙您——我的本家提供。要不是您,这九重之内的逸闻秘事又怎么能够为外人所知呢?言下之意,您别弹劾我,否则会牵连到您阁下。

  王建写诗为主,偶尔写词。他有一首词《宫中调笑·团扇》,后人赞曰:结句抵《宫词》百首,而凄艳过之。咱们一起来欣赏:

  团扇,团扇,

  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

  春草昭阳路断。

中华词坛演义·第十二回:宫词一首能医病,转应三台可润身

  开头以咏扇起兴,绘出一幅宫女“团扇遮面”图,而这扇又别有含义。有首《怨诗》云: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古人常以扇来比喻女子,两者命运相似。被人需要的时候就“出入怀袖”,不需要的时候就“弃捐箧笥”。那时许多女子的命运决定于男子的好恶,随时可被抛弃,这正和扇子差不多。

  “团扇遮面”并非是为了故作姿态,显示“因病致妍”,而是由于“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美人之“病”乃是心病,“憔悴三年”,多少痛苦,多少辛酸。“谁复商量管弦!”可见曾经有人与之共赏管弦之声,尽享愉悦之乐。往日的承恩,如今的失宠,对比鲜明,反差极大,打击至深。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点明怨恨之由。“昭阳”,汉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等殿。”不说“君恩”已断,而言是春草萋萋,遮断通往昭阳之路,含怨于不怨,形象而婉曲。

  宋黄昇云:“王仲初(王建字仲初)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余技也。此词即属《宫词》之余。词调三换韵,仄平仄间换;而此词内容上亦多转折照应,大体一韵为一层次。

  再看王建的另一阕《宫中调笑·杨柳》:

  杨柳,杨柳,

  日暮白沙渡口。

  船头江水茫茫,

  商人少妇断肠。

  肠断,肠断,

  鹧鸪夜飞失伴。

中华词坛演义·第十二回:宫词一首能医病,转应三台可润身

  折柳赠别,古代习俗,诗词中常常以杨柳为别离的象征。刘禹锡《杨柳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是别之景,依依惜别,情在其中。“日暮”别之时,暮霭沉沉楚天阔。白沙渡口,别之地,离愁恰似长江水。“渡口”、“船头”,皆是让人增添愁绪的别离景物。“日暮”送别,至“夜”不眠,从此之后如鸟“失伴”。“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鹧鸪这种鸟,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文选·左思〈吴都赋〉》:“鷓鴣南翥而中留,孔雀綷羽以翱翔。”商人妇心中时常念叨“行不得也哥哥”,可商人重利轻离别,别时容易见时难。

  王建的《江南三台》中有一首与之相似,甚至地点都是一致的。

  扬州池边小妇,

  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

  各自拜鬼求神。

  据《词律》载,《三台》作为词调,其前身为唐教坊曲,所赋不论何事,皆以所赋之事冠于“三台”之前,如:咏宫闱者称“宫中三台”,咏江南者称“江南三台”。

  这一首《江南三台》开头是两个人物,两个地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首句“扬州池边小妇”,“池边”一作“桥边”,“小妇”,或作“少妇”。点明女主人公的娇小美貌,年轻可爱。次句“长干市里商人”,对应开头,说明男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位商人。“长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刘逵注:“江东谓山冈闲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闲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后指代南京。

  第三句,“三年不得消息”。“三年”对于恩爱中的年轻夫妻来说,这实在非常漫长。古人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年不见,似乎隔离了三生三世。扬州与南京距离并不远,可为何没有消息?难道是女子遇到了渣男,落到被遗弃的悲惨命运?最后一句有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各自拜鬼求神”。原来他们都在为对方的失联而焦虑不安,去拜求鬼神来保佑对方。苦苦相思,心心相印,深深相爱,令人动容而垂泪。

  王建另一阕《江南三台》写出了人生的感叹:

  树头花落花开,

  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

  百年几度三台。

  开头由景及人,叙写自然。树枝头花开花谢,开后即谢,谢完再开,如此往复,周而复始;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走南闯北,如此匆匆,究竟为何?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三四句转入对人生的思考。朝亦忧愁、暮亦忧愁,不知不觉,人已苍老。即使活到百岁,一生又能做上几次大官?(“三台”,汉因秦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时光如水,往事如烟。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就要打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总是经过得太快,领悟得太晚。作者在另一首里似乎给出了答案,劝诫人们“强健且为”“齿落难追”,莫让年华付水流。

  贞元二年(786年),王建在邢州遇到了他一生的挚友,两人志趣相同,作品风格也相似,下回咱们细说王建这位有故事的朋友。

中华词坛演义·第十二回:宫词一首能医病,转应三台可润身

中华词坛演义·第十一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