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通全國"再加力!207.2萬餘人已申領河北健康碼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不斷提速、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人員流動也更加頻繁。這一背景下,以二維碼作為展現形式,供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疫情防控卡口等綜合判斷個人健康風險等級,實現特殊時期動態健康認證的數字通行證——健康通行碼應運而生。

河北積極統籌規範全省健康通行碼建設,使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作為“河北健康碼”,全省多市也紛紛研發本地健康碼,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推進了全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河北健康碼多場所應用,方便又快捷

經常乘坐公交車上下班的石家莊市民劉妍,最近習慣了上車刷卡後用手機掃碼,並向駕駛員出示掃描後的健康碼信息。“自從復工復產以來,公交車上的乘客明顯增多了,使用健康碼也是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而且方便快捷,我很贊同這種方式。”劉妍說。

3月4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在職黨員志願者正在幫助居民通過“出行二維碼”進行登記。 河北日報記者趙傑攝

劉妍口中的健康碼,即“河北健康碼”。該碼分為紅、黃、綠三種顏色,對個人提供防疫健康風險分級。記者從石家莊市公交總公司瞭解到,全市已恢復運行的240餘條線路共2000餘輛公交車上全面實施了河北健康碼掃碼登記。

“有了河北健康碼,一旦發現有患者或疑似人員乘坐過公共交通工具,相關部門就能通過健康碼及時追溯信息,並且快速定位潛在被感染人員,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和早治療。”石家莊市公交總公司運營服務部副部長何瑞勇表示。

4月2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石家莊地鐵3號線石家莊站進站口看到,進入車站人員通過安檢前,在工作人員提示下,需掃描前方放置的顯示牌上張貼的出行二維碼,出示個人健康信息。車站工作人員表示,從3月底起,石家莊地鐵對河北健康碼進行了全面推廣宣傳,目前無論是車站廣播、站點公告欄、地鐵出入口電子滾動屏或者官方微信微博等都在實時推送河北健康碼相關信息,提示廣大民眾出行使用健康碼。

2月24日,進入石家莊太和電子城的商戶用手機掃二維碼核對信息。 河北日報記者賈恆攝

此外,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河北健康碼作為出入有效憑證之一,已在全省多家商場、超市、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推廣使用,有的場所還在較為開闊的位置張貼了健康碼掃碼登記“明白紙”,詳細顯示掃碼入場的操作步驟,助力廣大人員實現“一碼通行”。

自3月18日河北正式啟用健康通行碼以來,市民通過“冀時辦”微信小程序授權登錄領碼、掃碼、亮碼,在保障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時,也極大地助力全省各行各業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截至4月13日,全省共有207.2萬餘人申領了河北健康碼,為群眾出行和企業復工復產帶來極大便利。

促進健康碼跨區域通行,助力復工復產

3月20日下午4時許,兩輛搭載80名黑龍江籍員工的大巴順利駛入邢臺市,到達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大門口——這是該公司今年以來接到的首批外省返崗人員。短短几個小時,80名員工逐一掃碼註冊“邢臺健康碼”進行信息登記,實現了返崗“綠碼”驗證互認。

“今年受疫情影響,省外員工返崗受到一定的阻礙,自從有了互通互認的邢臺健康碼,外省員工只要註冊本地健康碼,就可以全面掌握員工的行動軌跡,順利實現上崗。”中建二局北方公司邢臺美的國賓府項目副經理張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共有300餘名來自黑龍江、四川等地員工實現返崗,他們全部註冊了當地健康碼。看著公司逐漸恢復活力,張巖的心裡也踏實了不少。

記者瞭解到,自2月26日起,“邢臺健康碼”正式上線支付寶,邢臺市成為河北首個啟用健康碼的城市。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來邢人員都可通過支付寶搜索“邢臺健康碼”或“一碼通邢”領取健康碼,作為返崗、返工、返學、出差及旅遊等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動態管理、跨域互認”。

河北省多地也紛紛加快推動健康碼應用全覆蓋,促進跨區域有序流動,全力支持復工復產——

張家口市印發了《張家口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工作指引》,對全市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工作給出詳細政策指引,加快與國家碼“互認、互通、共享”對接工作,儘快完成省市縣數據對接。

廊坊市按照國家統一標準,依託廊坊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政務服務平臺有效對接,在全市推廣使用“廊坊健康碼”。除來自高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外,對其他人員不實施上崗前隔離,做到“綠碼+體溫正常”即可返崗,實現跨地區互通互認。

石家莊市使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作為“河北健康碼”。該碼以國家數據共享接口為支撐,可實現京津冀及全國範圍內的互掃互認,確保一碼通行。查驗人員可通過掃碼獲得自主健康申報信息及軌跡,所有數據實時上傳至國家平臺,供跨區域掃碼應用時調用。

實施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重要舉措。河北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加快推進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目前已與湖北、河南、陝西、海南等多個省份建立了健康碼互認機制,促進跨省人員有序流動。

加快省內落實落地,升級跨地區互聯互通

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實際操作中,一方面,在不同場所,不同民眾對健康碼的態度不一,健康碼執行存在個別堵點,導致落地困難;另一方面,不同地區健康碼互聯互通還需要進一步升級加力——

“雖然在小區門口張貼了出行二維碼,鼓勵居民多使用健康碼,但是由於我們小區內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他們很少使用智能手機,對健康碼的認可度並不高,所以推廣起來比較困難。”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石家莊市長安區某老舊小區門口,發現門衛人員依舊採用測量體溫的方式管理防疫卡點。

3月4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在職黨員志願者幫助居民通過“出行二維碼”進行登記。 河北日報記者趙傑攝

“都通知了可以憑藉健康碼進小區,但是門衛不認。”家住石家莊市裕華區某居民小區的高女士表示,居民僅憑“一碼在手”,並不能“說走就走”。

此外,河北各地推出的地方健康碼,由於研發平臺各不相同,依舊存在數據不共享、互認機制不統一等問題,為人員跨地區流動帶來了不便,不利於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近日,邢臺市民吳謙需要去一趟秦皇島出差,然而一到秦皇島,吳先生手機上邢臺本地的健康碼就沒有用了,需要重新掃碼申請當地的健康碼,並且重新填報個人信息,這讓需要經常出差跑業務的吳先生感到有些無奈,“難道今後每到一個地方,都要重新申請、填報嗎?”

疫情防控是一場大考,數字化治理能力是考題中的一項。如何促使健康碼全面落實落地,惠及不同民眾的切實需求,推動健康碼跨區、跨界實現“長遊”,是促進當前疫情防控、人員流動、企業復工復產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內容。

日前,河北省發佈相關通知明確要求,依託河北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全省健康碼數據庫,存儲國家和河北省健康申報數據,通過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為全省各地提供數據共享服務。全省各地已建的健康碼要做好技術改造工作,充分利用省級提供的共享數據及查詢核驗接口,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安全便捷為原則,在微信、支付寶、自建APP以及省級平臺上拓展服務渠道,擴大健康碼覆蓋範圍,方便居民申領使用,滿足不同人群、場景應用需求。

此外,為讓健康碼發揮更大作用,河北省必須進一步打破各地區、各省份之間的信息壁壘,加快推進各地健康碼跨地區對接與互認,讓居民實現跨區域“一碼通全國”。(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