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大清銅幣收藏價值的八大技巧,實用乾貨!

辨別大清銅幣收藏價值的八大技巧,實用乾貨!


大清銅幣,銅元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正是因為它的存世量太大,也成為銅元收藏必不可少的入門種類。很多人都說自己家裡有大清銅幣,那到底值不值錢呢?其實大清銅幣的版別很繁雜,怎麼分辨價值,要記住這八種技巧.....



1、看面值:在大清銅幣中,發行量最大的當屬十文版,佔所有總量的90%,可謂爛大街,所以基本上都是不值錢的品種。其中二十文稍微少一點,從幾百到上千,算得上還不錯的品種。如果是一文、二文或五文,那都要值得注意,因為大多是試鑄幣,很稀少也很貴!



2、看鑄地:因每個省份所鑄造的錢幣存量都不同,因此看鑄地也是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大多數大清銅幣都會在中央中央鐫刻簡化地名比如"淮","粵"等等。其中,像"吉"字十文,"川滇"十文,"淮"字二十文,"粵"字二十文,"皖"字二十文等,都是存世量極少的昂貴版別。


3、看年代:由於事例太多,在此便不一一贅述了;總之記住,標註宣統三年的大清銅幣肯定要拿下就是了!


4、看龍紋:基本上流通版本都是部頒龍。但也有例外,如"鄂"字的就有部頒龍與湖北龍之分。而"湘"字的則更加精彩了,有部頒龍,雞腳龍,乙字龍,掃帚龍,駝背龍等等等等。當然,當年的鑄幣廠肯定沒有現代技術那麼高超,所以也經常發生一些員工錯鑄的情況,也就是錯版幣的產生的原因,錯版肯定價值要高不少。



5、看周邊:銅幣一般是光邊的,鮮見有齒邊。對此也可注意一下;


6、看是否有錯誤:大清銅幣中的錯誤,主要存在於背面的英文之中。挑選銅元時,可以看看英文之中是否存在有"跳字"與"錯拼","錯字","漏字"等情況;


7、看材質:大清銅幣一般為紅銅質。若遇見黃銅質的,切記,一定要立刻拿下。此外,還有白銅,紫銅等質地,只是這些已經是千古之尤物了,無望;



8、看品相:當然了,品相是錢幣的生命,再稀少的版別,如果品相爛的話,比如字體都磨掉了,邊角變形,龍紋被磨成光溜溜的銅板,那就別下功夫了,因為肯定是賣不出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