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黎明也曾靜悄悄,膠東最大的三都河戰役始末

這裡的黎明也曾靜悄悄,膠東最大的三都河戰役始末

推開老舊的木窗,清風湧進屋內,泥土的幽香中,總有一股淡淡的古韻,隨呼吸沁入心肺...

1943年9月7日,一聲槍響,打破了這裡的平靜,著名的三都河戰役,就此拉開了序幕。

早在一個月前,駐紮在海陽縣的偽軍閻茂文部2000餘人,被八路軍襲擊傷亡慘重,向日軍求救未果後,被迫投靠駐紮在三都河的山東保安獨立第一旅。

收編偽軍閻茂文團後,第一旅與駐即墨日軍的矛盾瞬間白熱化,日軍從濟南調來巖本少將指揮,並集結駐濰縣、青島、萊陽等地的日軍五千餘人、偽軍三千餘人,配備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和優勢兵力,秘密向獨立第一旅駐地運動。

此時,三都河據點,由旅部及新編閻茂文的第四團、訓練大隊、第二團(駐東三都河)駐守,柘家莊一帶由第三團駐守,第一團駐萊陽待命,隨時增援各據點。

9月6日夜12時,從三個方向會師的日偽軍,已對三都河形成包圍的態勢。9月7日凌晨4時,日軍炮兵猛轟三都河的防禦陣地,同時出動日軍飛機輪番轟炸。

藉助炮火的掩護,日偽軍對三都河外圍發動了進攻,獨立第一旅的第二、三兩個團,紛紛與日偽軍展開激戰。

拂曉時分,6架飛機一邊轟炸獨立第一旅指揮所,一邊掃射圩外陣地,許多防禦工事先後被摧毀。

9月7日下午3時,獨立一旅外圍各團傷亡慘重,失去戰鬥能力。唯二團三營,憑藉東三都河的優勢地形,屢創日偽軍。

日軍指揮官則集中兵力,對獨立第一旅第二團部進行攻擊。日暮時分,三營漸漸不支,遂向北突圍。

一番血戰後,獨立第一旅團長孫仁九、營長江崇傑、孫秀山等相繼陣亡,獨立第一旅外圍防線,基本已被日偽軍掃除。

9月8日上午10時,日偽軍試探性向三都河核心防禦地帶進攻,接近前沿陣地約200公尺時,原本安靜的守軍突然開火,日偽軍死傷慘重,殘部迅速退出戰場。

9月8日11時~16時,日偽軍沒有再向三都河防禦區進攻,開始以火炮、飛機、迫擊炮等重武器,轟擊三都河。

當日,三都河至少遭受炸彈八十餘枚,迫擊炮彈千餘枚,興建於清代乾嘉盛世時的古村落,幾乎被炮火毀於一旦。

日偽軍停止炮擊後,獨立第一旅加緊戒備,搶修被炸燬的圍牆,構築掩體嚴陣以待,為避免遭日軍突襲致使陣地陷落,天黑後守軍各部清點人數。

全部官兵不足兩千人,能戰者近一千二百人,繼續死守已無意義,獨立第一旅決定突圍。

9月9日上午,日偽軍成功佔領三都河,此時的三都河早已成為一座空城,敵指揮官(日軍從濟南調巖本少將)非常惱怒,分兵數路在即墨境內搜尋第一旅殘部,結果卻一無所獲。

三都河戰役,山東保安獨立第一旅所部,傷亡三千多人,日偽軍傷亡近千人。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守軍寸土必爭,與日寇殊死作戰,成為自抗戰以來,膠東地區與日軍,展開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本文來源:即墨市政協文史委 劉永輝

參考文獻:《七七憶往》張曉古 著

《魯青抗戰紀實》李先良 著

《即墨文史資料》

《山東文史資料》

《青島文史資料》

《即墨縣誌》

(略有刪減改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