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滿油,向著明天出發!——記三位奔馳在路上的勞動者

新華社瀋陽5月1日電題:加滿油,向著明天出發!——記三位奔馳在路上的勞動者

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4月30日,午後的瀋陽溫度逐漸升高。“疫情期間就沒休息,五一前夕單量更持續走高。累是累點,但我覺得生活很充實。”京東物流瀋陽片區亞一配送站的快遞員李偉擦掉額頭的汗水,脫掉外套,騎上自己裝滿包裹的三輪車。小三輪車奔馳在派件的路上,也奔向幸福的明天。

隨著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李偉需要派送的快件越來越多。“做這一行幾乎沒有假期,但腳踏實地幹活賺錢讓我心裡很踏實。我對自己的收入挺滿意,幸福感超級強。”李偉說。

一直堅守在崗的,還有瀋陽安運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11線路駕駛員慈君。“111線路是大線,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停運。當時我每天往外跑,家人很擔心,4歲的孩子非要和我一起出來,妻子告訴孩子說外面有大怪物、有病毒,孩子就問,那爸爸怎麼不害怕病毒呢?我聽了心裡酸酸的。”

慈君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奮戰在一線崗位上。每次出車前,他都會認真做好車輛清潔、通風、消毒等各項防疫工作,並對上車的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叮囑乘客佩戴好口罩,隔位就座。

“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早晚高峰乘客又多了,家附近的小飯店重新開業了,街上的車也多了。”慈君說,“每天駕駛著公交車,看著一座城市從睡夢中逐漸甦醒,讓我覺得生活很踏實。”

4月30日晚,慈君6點40分左右下班。“今天跑了4圈,下班算早的,五一我不休息,我要趁著晚上的時間多陪陪孩子。”慈君說。

跑在路上的人,都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瀋陽出租車司機於卓也是如此。“疫情嚴重的時候,出車等於賠錢。”於卓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平時我一個班能拉400多塊錢,疫情那陣子有200元就不錯了,再去掉成本,不剩啥了。”

明知可能賠錢,但於卓一直堅持出車。“不出車市民出行就不方便了,萬一有醫護人員要坐車呢?”他將一張寫著“醫護人員及抗疫一線工作者免費乘坐我的車”的紙條貼在了車內顯著位置,一直堅持免費拉載醫護人員。

最近出行的人多了,於卓又忙碌起來。“現在不賠錢了,一切都好起來了,每天我都會盡量多跑一會兒。”於卓笑著說,“久違的堵車又出現了,以前一堵車那個鬧心,現在不一樣了,堵車說明城市又‘活’了。”

綠燈亮了,於卓踩下油門,繼續前行。和於卓一樣,李偉和慈君也一直奔馳在路上,向著他們心中更美好的明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