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漢武帝是和秦始皇並列的千古一帝,後人常用“秦皇漢武”並稱。漢武帝時人才濟濟,人們常常會想到:霍去病、衛青、李廣、張騫等,在眾多電視劇電影中都有這些名將名相的身影。而關於“質直之士”卜式的形象刻畫卻很少,以至於很多人對他知之甚少,大家所熟知的故事是“卜式牧羊”,意指卜式重義輕財,待人寬厚。以牧羊出身而發家致富的卜式因為主動捐獻財產而被漢武帝樹立為愛國的榜樣,從而官至御史大夫,實際上他是一位腳踏實地、關心國事、有經濟頭腦和一定政治見解的人。明朝的江南首富沈萬三曾捐助過朱元璋建築都城,據說他富可敵國,其聚財的能力可稱之為“奇”,而吃苦耐勞的商人卜式在“算緡令”下依然能多次主動捐獻個人財產給國家,其行為可稱之為“奇”。漢武帝的用人標準是“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和“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李白在《悲歌行》中寫道“卜式未必窮一經”,意思是卜式未必讀完過一本經書,也就是說卜式的才能並不突出,僅憑捐財而得到高官俸祿,但卻得到漢武帝的高度讚賞,成為那時的商賈典範,也可稱之為“奇”。

關於對卜式的歷史記載,主要來自於《史記》八書之一的《平準書》中的《卜式輸財言治》。卜式是戰國時著名文學家卜子夏的第六世孫,卜式死後被葬在鉅野縣,現今僅存一座御史卜公廟碑。在《古聖賢像傳略》中有一幅卜式像。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卜式像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卜式廟碑

卜式是河南人,以種田、畜牧為業。他只有一個弟弟,父母逝世後,等到弟弟成人了,卜式便與弟弟分了家,他只拿了一百多頭羊,其餘的所有財產都讓給了弟弟,自己到山裡去牧羊。十多年後,卜式的羊達到一千多頭,他也置買了田地和房屋,此時他的弟弟已敗光了所有家產,於是卜式又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弟弟一些。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卜式牧羊”的國學故事。在山東鄒城黃路屯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就有關於卜式牧羊的浮雕,卜式對待弟弟的方式正是體現了儒家的“義”字,這在漢武帝時期是很受尊崇的。在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弟子規》中有一句:“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也常以卜式牧羊的故事做例子進行解釋。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卜式牧羊圖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漢畫像石中的卜式牧羊

如果說卜式只是一個待人寬厚的商人,那就錯了,他的家國情懷更是令人尊敬。他後面所做的事情,因為“奇”而引起漢武帝的注意。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電視劇中的漢武帝

我們知道漢武帝是一位開疆擴土奠定中國版圖基礎的一代帝王,他做了54年皇帝,而對匈奴作戰卻有44年之久。在漢武帝屢次派將領去攻打匈奴而導致國庫空虛之時,卜式上書給天子,希望允許把自己家產的一半給朝廷,用於資助邊防。武帝覺得很奇怪,便派一名使者去問他捐獻家產的原因。使者問:“是想做官嗎?”卜式說:“我從小放牧,沒學過做官,不想當官。”使者又問:“難道你家有冤情想要申訴嗎?”卜式說:“我和人們沒有糾紛爭鬥,我鄉邑的人,誰貧窮我就借貸給誰,不善良的人我就教導他,使他和順,我居住那地方的人都願聽從我的話,沒有什麼要想申訴的。”使者又問:“既然這樣,您這樣做是為什麼呢?”卜式說:“天子討伐匈奴,我認為賢能的人應該在邊疆盡忠效死,有錢的人應當捐獻錢糧支援國家,都這樣做那麼匈奴就可以消滅了。”使者把卜式的話原原本本講給天子聽,天子又把這些話講給丞相公孫弘。公孫弘說:“這不合乎人的常理,他是不守本分越軌辦事的人,不可以作為教化的榜樣而擾亂了正常的法度,希望陛下不要准許他。”於是武帝很久不答覆卜式的請求。幾年後就讓他離開京城,卜式回到家鄉繼續種田放牧。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1963年臺灣郵票中的卜式輸財

在漢武帝之前,漢朝與匈奴之間依靠略帶屈辱性質的聯姻政策來維持和平,但匈奴卻多次侵犯掠奪北部邊境地區,直到漢武帝真正掌握大權之後才開始以軍事手段來解決匈奴對中原的威脅。連年征戰使中央財政接近崩潰的邊緣,而富商大賈卻富可敵國,漢武帝為此採用各種手段來打擊大商人,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頒佈了“算緡令”和“告緡令”,由此富豪們全都藏匿財產與政府進行對抗,而卜式卻橫空出世主動要求捐出一半家產,他的這一做法在當時是“奇怪”的。

公元前120年,崤山以東地區遭受水災,漢武帝讓七十多萬災民遷移到函谷關以西去居住,衣服食物由政府供給,國庫基本都掏空了,卜式拿出二十萬錢給河南太守用來供給移民費用,河南太守向朝廷報告上報了當地富人資助貧民的名冊,武帝看見卜式的名字,記起了他,說:“這就是從前想捐出一半家產資助邊防的那個人。”就賞賜卜式四百人戍邊的費用錢,卜式又把這些錢全部交給了朝廷。武帝於是尊崇彰顯卜式用作榜樣來誘導百姓,命他做中郎,賜爵左庶長,賞賜良田十頃,頒佈告諭天下,讓人們都清楚地知道這事。

在國庫極度空虛的情況下,富裕的奸商大買賣人,有的趁機囤積財物,不肯出錢解決國家的急需,連諸侯都要低頭依靠他們供應,武帝自然希望樹立一個天下人的榜樣,扭轉這種奢侈的風氣,公孫弘身為宰相,蓋著粗布被子,只食用一般的菜,想成為天下人的榜樣,但並沒有什麼用處,而武帝此時將普通商人卜式做為商賈榜樣,大概也有著“出奇制勝”的目的吧。

最初,卜式不願作中郎,武帝說:“我有羊在上林苑中,想要你去放牧。”卜式才肯上任,穿著麻布衣服草鞋放羊。一年多,羊長得肥壯且繁殖得多。武帝路過看見了這群羊,誇獎他。卜式說:“不單是牧羊,治理百姓也猶如這樣。讓它按時起居來勞作,按時休息,出現壞種就淘汰,不要讓它敗了一群羊。”武帝認為卜式是奇人,經過一番考驗,讓他做齊王的太傅。卜式後面做到御史大夫的職位,但官場並沒有改變他正直忠厚的本性,更體現了他忠君愛國的情懷。

平淡無奇的牧羊人卜式,“反乎常情”的疏財救國情懷世代傳承

蔣介石題寫的風高卜式

自卜式開始,百姓慷慨解囊為國分憂的精神就被世代傳承下來,卜式輸財的精神為世人所傳頌。三國時期魏國學者劉邵所著《人物誌》中提到“疑非人情,公孫失之卜式。”,可見劉邵認為仗義疏財的卜式是個人才。清末詩人林大璋曾寫過“輸粟幾曾師卜式,拔毛翻恐到楊朱”,雖然詩句中借用卜式“輸粟”、楊朱“一毛不拔”的典故來諷刺當時官員沒有卜式為國分憂的才能,卻有楊朱“一毛不拔”的自私之心,但卜式輸財的這種精神的確一直被稱頌。在周恩來的早期文集中的廣募救國儲金致友人書(一九一五年六月)中讚道:“男兒愛國事叢叢,豈必槍林彈雨中。卜式毀家抒世難,義聲喚起待洪鐘。”1939年,秘魯的華僑們曾募集5000元秘魯幣寄回祖國,接著又連續三次舉行義演、義賣,購買救國公債,為祖國籌募抗戰軍餉,獲得蔣介石、周恩來、孫科、馮玉祥等歷史人物嘉獎或親筆題贈,其中蔣介石題寫的是“風高卜式”的四字楷書。現今,每當國家發生災難時,名人、明星乃至平民都會慷慨解囊,正是對卜式輸財救國精神的傳承,所以說:家國情懷的卜式真乃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