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盛開的三角梅,春意盎然的翠湖……

近日,

記者在金鳳梅園看到

和煦的春光下

不少市民在景區

踏青賞景、休閒娛樂

有的和家人沿著遊步道

欣賞著各處的人文景點

有的在智能健身驛站

體驗各項智能交互健身器材

有的約著三五好友

在紫藤長廊下放聲歌唱,

一派熱鬧光景。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01

“工業廢地”變身園區“綠肺”

金鳳梅園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金鳳梅園位於金鳳路兩側,2017年1月開工建設,2018年1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區的一處核心景觀,總佔地面積約83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約68萬平米,水域面積約5.4萬平米),分為梅林風情及防護綠地兩大板塊,梅林風情板塊包含梅花潭水、梅林花坡、花田喜事、樂活梅林、梅林秘境五個人文景點,防護綠地以梅花和三角梅為主要樹種,梅花總量近萬株,三角梅灌木8萬餘株。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這裡兩側原來是高壓走廊,是一塊‘工業廢地’,為了方便市民健身休閒,改善生周邊的態環境,我們‘變廢為寶’,利用大面積的花卉和綠植進行生態修復,並對其進行開發打造,就有了現在的金鳳梅園。”贛州麗景旅遊公司副總經理賴雲告訴記者,為保持景區的生態環境,發揮好其園區“綠肺”的作用,景區分為道路、水域、綠地三個保潔小組,及時對路面和水上垃圾進行清理,如今環境優美、綠植景觀豐富的金鳳梅園成為了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首選。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以前這附近幾乎沒有什麼休閒場所,現在這裡基礎設施完善起來了,綠化面積很大,湖水也很乾淨,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白天可以賞花踏青,晚上可以散步休閒,生活在這裡越來越愜意了!”家住附近的徐先生滿臉笑容地向記者說著這裡的變化。

02

“景區+就業” 助力脫貧攻堅

經過兩年多的開發運營,金鳳梅園已完成主體建設和防護綠地綠化景觀設計,建成仿古商鋪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客家大院、贛州禮物等商業主體陸續進駐,贛州首個智能健身驛站在這裡落戶,一個集旅遊休閒、客家文化藝術、美食購物於一體的特色景區已然呈現。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在提升贛州經開區城市品質的同時,金鳳梅園景區還吸納了不少周邊群眾和貧困戶來這裡就業,貧困戶劉金瑞就是其中一員。“以前在蟠龍做點小工,比較辛苦,現在在這裡做巡邏員,工作不會很累,每月工資有2800元。”劉金瑞對現在的這份工作非常滿意。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目前景區的各類業態還在逐步完善過程中,進入全面運營後,將面向周邊貧困戶提供更多工作崗位。“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在脫貧攻堅中大有可為,對於有就業意向的貧困戶,我們將優先安排他們從事保安、保潔、花草種植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下一步,我們將探索扶貧與旅遊發展的有機融合,最大範圍的惠及百姓,讓貧困群眾也鼓起錢袋子。”賴雲說道。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03

提升景區品質 打造3A景區

開園至今,金鳳梅園共接納群體性活動80餘次,接待人數突破3萬餘人次。

為進一步提升金鳳梅園景區的品質,豐富園區梅文化內涵,增強景區的可遊性,金鳳梅園正在通過提升景區環境衛生、增設遊客中心、配備專職導遊、設置引導標識牌、新建停車場等,全力創建3A景區。“創建3A景區的工作正有序進行,在現有基礎上,我們將增設綠雕等人文景觀,結合梅文化增加景區觀賞性驛站景點來聚集景區人流量,努力提升金鳳梅園景區的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進一步完善景區生態環境,將這裡打造成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賴雲介紹道。

贛州金鳳梅園:打造工業園區裡的一葉“綠肺”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王芊芊 區經發局肖輝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