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貫之地同形式主義鬥爭到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進一步把廣大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便擔負起“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百年曆程矢志不渝、奮鬥不止,形成了人民的主心骨、畫出了黨群間的同心圓。其制勝的密碼之一,就是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建黨初始,社會鏡像紛繁複雜,面臨封建宗法社會與幫口行會思想的侵蝕、黨內小資思想的蔓延等現實態勢,一些黨員幹部由此染上“老爺式”特權思想,在做群眾工作時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在面對群眾困難時敷衍搪塞、流於形式,習慣“指手畫腳”、做“甩手掌櫃”,生活中趨於享樂。這對革命事業造成極大危害。對此,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強烈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與之進行堅決的鬥爭。井岡山時期,全軍進行三灣改編、實行官兵一致;查處“于都事件”、強化權力監督;反對本本主義,把握實際情況、貫徹正確的策略與路線。延安時期,注重調查研究,講求實事求是,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實施精兵簡政、反對官僚主義,積累民主建政的有益經驗,得到人民的擁護與呼應;加強整風運動,全黨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加強黨內教育、著力培育黨內平等人格關係、先鋒隊覺悟及共同革命理想的政治文化價值,彰顯“魚與水”的黨群關係。解放戰爭時期,針對部分根據地出現官僚主義、地方主義、自由主義等不良風氣,一些黨員幹部缺乏鬥爭意志、流於形式等問題,全黨重溫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確立報告制度、健全黨委制,反對教條主義、糾偏黨內“左”、“右”傾向。發揚實事求是作風,正確把握土地改革和群眾運動中的政策問題,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謹慎務實重視敵人。貫徹黨規黨紀上的堅決、行動上的堅定,突顯黨內“民主意識”、大眾“服務意識”、革命“大局意識”。在黨性教育的鍛造中自覺增強“公道正派”的責任意識、“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的宗旨意識、“實事求是”的求真意識。中國共產黨秉承人民立場,凝聚起磅礴的群眾之力,並將其始終貫穿於革命大業中,最終取得了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環境從戰亂轉型到和平安定中,中國共產黨人以弘揚“兩個務必”的優良作風為己任,在全黨開展思想整風運動。在“兩個轉變”的歷史背景下,全黨靶向治理部分黨員幹部中滋生的居功自傲、貪汙腐化的官僚主義問題,以“三反”、“五反”運動為抓手,吸納群眾參與監督,構建自我反省機制,及時清除黨內腐化墮落分子,純潔黨員幹部思想。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全黨靶向治理一些黨員幹部不抓業務、好大喜功、文牘主義盛行的問題,繼續發揚“趕考”求實精神,激發人民集體主義精神,弘揚艱苦奮鬥精神,領導人民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如火如荼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響應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經濟文化需要的夙願。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均旗幟鮮明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一是依靠黨規國法機制的完善與健全,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決不允許有任何超越法律和紀律的特殊人物”。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靶向治理“濫用權力、貪汙腐化,脫離群眾、精神懈怠、奢靡之風”等現象,加強監督與懲治,有力遏制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問題。二是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為群眾辦實事,把握改革節奏、彰顯執政實效,滿足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訴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強調,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讓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一個時期以來,部分黨員幹部不同程度地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重說功、輕做功”、“重痕跡、輕實效”、“重加碼、輕減壓”、“重問責、輕激勵”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等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問題。有的搞雁過拔毛,挖空心思虛報冒領、剋扣甚至侵佔惠農專項資金、扶貧資金;有的在救濟、補助上搞優親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視群眾疾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執行八項規定精神破題,為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全黨秉承人民立場,又相繼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切實解決好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問題,激濁揚清、祛邪匡正,增強了黨的領導公信力,贏得了黨心民心。近日下發的文件更是明確要求,中央層面繼續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守住精文減會的硬槓槓,對各地區各部門發文開會情況實施動態監測,對出現超發超開苗頭的及時預警,確保比2019年只減不增。

黨的自我革命破題之後便是“立”,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突出高標準與嚴要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抓住“關鍵少數”,不斷完善黨員幹部擔當、作為、考核評價、激勵、容錯、執政能力及黨規與國法有機銜接等“制度機制”系統建設,強化黨規制度執行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細化、量化黨員幹部權責關係,樹立其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與群眾觀。強化日常監督,突出政治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實現監督、執紀、問責三重功能的有機結合,綜合運用、形成合力。全黨上下持之以恆,整治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頑瘴痼疾對症下藥,彰顯了實效。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下,更加需要以優良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國共產黨人要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進行偉大斗爭。要繼續承載人民夢想,準確回應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期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徵程譜寫新的篇章。(作者: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朱海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