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证?

关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证?


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共有33万人报考,导考大省四川报考人数就超过2万人!同时,目前全国持证导游人员将近80万人

关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证呢?

随着旅游业成为我国一个强大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就使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迅速变大。于是旅游从业人员———导游的需求就会大为增加


另一个方面,随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休闲旅游的时间将在生活中占更大比重。这样就造成游客数量大幅增加,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对导游员的需求,还有游客的维权意识及服务要求将大大增强,这就要求导游员对游客个体的关注更多,从一个导游带三四十个人的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导游带十人以下的精品团甚至专人服务。


那么导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呢?小编带你重新认知导游。

关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证?

做导游有什么好的地方?

首先,导游工作的实际收入水平并不低

导游薪酬不稳定,但是导游的收入实际上不低。就目前全国的导游薪酬水平来看,尽管底薪较低,相关保险福利保障也不足,但导游工作的实际收入水平是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

第二,导游工作的入行门槛较低

想要成为一面导游员的基本条件就是获得导游证,而获得导游证的最难门槛就是通过导游资格考试获得导游员资格证。那么,什么样条件的人有资格报考导游资格考试呢?只需要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力和健康的身体即可以了。

就目前的国内就业形式来看,没有学历、没有手艺、工作环境不用烟熏火燎、也不用较大体力付出就可以在私营类工作岗位中获得当地平均工资水平1.5至3倍的收入。从这点看,导游工作对于个体竞争力不是十分优越而又不甘于过低收入的小朋友来讲,也许不是唯一选择但肯定是不多的之一选择了。

第三,导游的工作状态较为自由


很多做过几年导游员的小朋友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很难再换其他工作来做。原因并不是其他的工作岗位不招收导游员或对其有歧视,而是这些小朋友自己已经将自由工作变成了习惯,很难适应朝九晚五、规章制度严格的工作模式。


很大一部分导游的工作状态其实是一种自由职业状态,工作还是休息基本由自己决定。尤其是北京、华东、云南、海南等旅游季节较长的地区,导游员基本是想工作就会有团队给你带的状态,所以很多导游员会选择连续工作之后的旅游淡季给自己放个大假,然后出去进行长线旅游。这意味着导游工作可以给你带来一种较高的生活质量。


第四,导游工作会带来更广博的见识,让你更快速的成长


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教师,每年我都会见到很多实习归来的学生,导游工作岗位的同学明显要比酒店工作的同学视野更开阔、表达更清楚、思路更灵活。这是由导游工作本身特征决定的。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一名导游员每年走过的路又何止万里,见过的人又何止百千。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建议年轻的朋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尝试这个工作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以旅行为主的工作,会见识各种名山大川、古往今来、市井繁荣,会与各色人等不停交流。一个人在导游岗位上摸爬滚打、见识人间冷暖,会迅速成长和成熟。


关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证?

导游的现实困境

当然,做导游肯定也有不好的地方。总有考生问我,现在社会上导游形象并不是很好,我们学习这个专业还有出路吗?或者导游是不是青春饭、没有前途?甚至还有考生直接问导游是不是不好找对象?这些情况存在吗?

先说结论,这些情况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的,这也是所有要从事这个工作的朋友必须面对的现实困境。

首先,导游这一工作的社会形象不佳

现实情况就是我们总能听到那些关于导游的负面评价,比如导游是如何黑心的、导游是如何骗钱的、导游说的都不能听之类。而媒体上每一次和导游相关的热点基本都是负面的,而关于导游的正能量新闻总是红不起来,比如之前云南导游大巴车上辱骂游客的视频能有几千万的播放量,而导文花枝这种为救游客受伤致残的感动中国人物只在主流媒体报道而不能成为流量热点。

这并不是说媒体有多么热爱报道导游们的负面消息,本质上是大众们更喜欢看这种负面消息。旅游业的问题是企业、导游、游客三方面各有问题,但这个矛盾却总是由导游买单。

第二,导游这一工作收入不稳定

很多小盆友不愿意做导游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这个工作收入不稳定。

首先就是季节性问题。比如秦皇岛的成熟导游员在旅游旺季的平均月收入是可以达到1.5万元及以上的,相对于这个最低工资标准只有1900元的三线偏下的小城市里大多数人这绝对是个相当不错的收入。但是,这座北方海滨小城每年的旅游旺季只有3个月的时间,全年来看这1.5万元并不是月月能够拿到的。

其次是收入结构问题。目前国内导游员多数的薪酬还是以底薪+导服+佣金构成的,薪资结构其实更类似一个销售员。底薪一般都是1千元左右,甚至无底薪;导服是按工作天数来计算,每天导服0-500不等;而佣金则是来自于行程内或行程外的游客自理项目及购物提成。这种薪酬结构特点是上团钱、下团就没钱;有佣金提成就收入高,没有就收入低。这使导游的收入保障性不足,没有旱涝保收,看起来并不稳定。

第三,发展空间窄,提升空间小

世界上大部分的职业都有着明晰的发展路径,比如HR,一般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人事专员-人事主管-人事经理-人事总监-常务副总-总经理。随着职位的逐渐提升,薪资也是水涨船高,而且,需要亲力亲为的粗活、重活却越来越少。

但导游不是,导游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不是:初级导游-中级导游-高级导游,因为导游升级并不容易,哪怕好不容易考到高一级的导游证书,基本的带团补贴不见得会提高,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还不如多带个团、多卖张团队票划算呢,嗯,跟销售有点类似。所以,导游的职业路径是:初级导游-领队or计调or转行。

第四,导游这一工作较为奔波,不太着家

导游工作有一个特殊性是需要离家陪同客人走行程,这使得导游大部分上团状态是不能天天回家的。行程短则1、2天,多则1、2周,这必然造成导游们照顾家庭时间减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导游小朋友结婚生娃后宁可减少收入也要转型做其他工作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