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落花落果該怎麼辦?

棗樹落花落果原因

落花原因

1、營養不足。我國棗樹想要具有較高的坐花坐果率,就必須要保證棗樹具有充足的營養。但是,棗樹的枝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因此,在棗樹開花之前需要哺養大量的枝葉和花蕾,在生長時期和營養時期會展開一場營養的爭奪戰,這就導致棗樹營養的需耗量較大,進而出現營養供應不足的問題。

冬棗落花落果該怎麼辦?

2、花粉受精不良。棗樹在進行授粉和發芽時都需要良好的天氣。如果天氣比較寒冷,溫度比較低,就會阻礙花粉的萌芽,並且較低的溫度不利於昆蟲進行傳粉活動。而且一旦趕上陰雨天氣,花粉在吸收雨水之後容易炸裂,這會讓花粉受精率非常低。

落果原因

按照棗樹果實的生長髮育期,通常在花謝之後兩三週開始結果,一般在以下幾個時期容易落果:錐形果期落果、硬核前落果、果實發育後期的採前落果。1.營養不足。在錐形果期,棗樹的營養主要來源於棗樹樹體的儲藏,但一旦出現生長和結果互相爭奪營養的情況,營養肯定先滿足於棗樹枝葉、花芽的需要,所以結果就會缺乏營養。因此,錐形果期常常會因為缺少營養而導致落果。除了在錐形時期,這樣營養不足的問題還會導致其在硬核前落果。

2.天氣的影響。在錐形果期,一旦遇到大旱的天氣,棗樹根部所獲取的水量不足,就會容易發生大量的落果現象。但是,如果天氣陰雨連綿、缺乏日照,氣溫比較低,也會造成落果。

3.施肥失衡。如果對棗樹長期施加大量的肥料,會導致樹冠閉合,並且光照條件差,進而導致棗樹出現輪紋病或者炭疽病等,進而導致棗樹大量落果。

冬棗落花落果該怎麼辦?

改善的有效對策

改良土壤,合理施肥

臨夏回族自治州海拔高達約2000m,環境惡劣,土壤質量比較差且土層比較薄。為了確保棗樹不會落花落果,必須對當地的土壤進行改良,以保證棗樹所需營養充足。改良土壤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如修整梯田、刨樹盤等。

還可以在早春時節土壤開始解凍時,在距離棗樹1m處到樹冠投影的外圍區域內進行土壤翻新,翻新後進行耕耘,並將其中的浮根剷除掉,讓根能夠更好地扎到泥土中,這樣既能夠使得土壤更加肥沃,又能夠提高棗樹的抗旱能力。此外,種植棗樹的棗園必須及時進行澆水,並進行合理施肥。施肥的標準為產1kg棗需要施加1.5~5.0kg的肥料。盛果期還要加大施肥量,每株棗樹最低要施肥50kg,還要適當施加一些磷鉀肥。而對於施肥時間的選擇,一般以下雨時或者雨後為宜。

適當修剪棗樹,保證通風和對光照的吸收

棗樹喜陽,對其進行適當的修剪,更有利於其結果。因為對棗樹進行修剪,有利於其對光照的吸收,通風效果也比較好,能夠加速花芽分化,讓果實結得更多。因此,減少棗樹落花落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對棗樹進行修剪。特別是在棗樹的生長與花芽分化時期,必須及時開展抹芽等工作。

冬棗落花落果該怎麼辦?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棗樹開花結果時期,病蟲害的多發也是造成棗樹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棗鏽病就會導致棗樹發生嚴重的落花落果現象。還有桃心食心蟲、棗粘葉、金龜子等害蟲對於棗樹的侵襲,都會讓棗樹落花落果。因此,必須加強棗樹病蟲害防治,保證棗樹健康生長。

補充營養

在棗樹種植和管理過程中,為了促進棗樹開花結果,需要對其補充營養,做好營養分配工作,保證棗樹健康生長。例如,在開甲時期做好地下營養的供給,保證枝葉和花芽分化過程的營養均衡。

開甲因品種的不同,所選擇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具體應以當地作物的實際栽培時節進行適當的調整。而且一般是在主幹直徑超過10cm後進行開甲,這不僅不會抑制棗樹的生長,還會提高坐果率。

來源網絡平臺

棗果的生長髮育

冬棗環剝的誤區!看看你犯了幾個

冬棗花期要做好這幾項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