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不上學能有什麼出息?」

「爸爸媽媽辛辛苦苦上班就為了讓你讀個好學校,你竟然不去上學?」

「你今天要是不去,以後就永遠別去了!」

一大早就聽到鄰居扯著嗓子訓斥兒子,而他兒子全程都是撕心裂肺地大哭,大概知道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會被父母拖到車上送到學校門口吧。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這樣的場景隔三差五地上演,我們都習以為常了。剛開始的時候還會適當地勸勸,方式別太強硬了,問問孩子有什麼苦衷,可換來的永遠是:

「小孩子還不是貪玩,不想上學。」

「我這是對孩子負責,不上學的話,這輩子就完了!」

作為局外人,我們也只能一笑而過,「孩子的未來」我們可擔待不起啊。

孩子要不要上學?

當然要。

只有上學,只有讀書,才會有更多的見識,才會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才有能力、有機會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但是,在每一個當下,孩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總有不想上學的時候。

此時,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那些人生大道理,而只是父母的理解和傾聽。如果一味強制孩子去上學,只會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前幾天,女兒也是一大早吵著不要上學,不要洗漱,不要換衣服,不要吃飯。

老公是每天早上送女兒上學,然後再去上班的。

他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女兒:

「快點,快點,你上學要遲到了,爸爸上班也要遲到了」。

可女兒就是很執著,堅持不去上學。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後來我問女兒:「不去上學要去做什麼呢?」

她說:「媽媽,你昨天不是說要把點點(我家狗狗的名字)送到奶奶家嗎?我今天想在家多陪陪點點。」

那一刻,我突然有點心疼這個可愛的孩子。

孩子不想去上學,背後可能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原因,絕不僅僅是父母口中的「貪玩」。

孩子不想上學,可能是不適應學校的生活。


電視劇《陪讀媽媽》中,在加拿大讀書的丁一一總是籌劃著回上海,還不惜跟同學上演了一場「校園暴力」事件,只為被學校退學,可以名正言順地離開。

媽媽李娜總是想當然地以為兒子不願意上學,是青春期的叛逆,殊不知,兒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他根本適應不了這裡的生活:「上課根本聽不懂」「在這一個朋友也沒有」。

於是,兩人的矛盾日趨激化。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孩子不想上學,可能是在學校受到了欺負。


我小時候特別胖,還戴著副眼鏡,受盡同學的嘲笑。

班裡的女生不喜歡跟我一起玩。

班裡的男生給我起過很多外號「書呆子」「小四眼」「胖豬」。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那時候,我特別不想上學。

可是我爸媽是那種特別重視孩子教育的人,完全不理會我為啥不想上學,只是一味地逼著我去學校,不去的話就各種訓斥。

多年後,我跟我媽提起那段往事,我媽特別心疼地抱著我,嫌我不告訴他們。

可是,他們從來沒問過我為什麼不想上學啊,一直以為我「不喜歡讀書」。

孩子不想上學,可能是在尋求父母的關注。


同事小凡說,她小時候不上學是為了讓媽媽陪著。

那時候,父母特別忙,早出晚歸,完全顧不上她,都是爺爺奶奶接送她上下學。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覺得父母不要她了。

有一次,她感冒了沒去學校,媽媽知道後趕回來陪了她一天。

從那以後,她常常想盡辦法讓自己生病,只為留在家裡,媽媽可以回來陪著她。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奧巴馬曾經在一個開學典禮上說:

「我想無論你有多大、在讀哪個年級,許多人都打心底裡希望現在還在放假,以及今天不用那麼早起床。」

孩子不想上學,也可能只是像我們「不想上班」那樣,單純地不想去學校。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前幾天,媽媽群裡,一個媽媽吐槽說:「我家孩子怎麼天天都不想上學呢?」

另一個媽媽調侃道:「這說明你家孩子比較正常。」

調侃的背後,道出了一個真諦——孩子不想上學,太正常不過了。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與其以父母的權威逼迫孩子去上學,不如去試著傾聽孩子的心聲,去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引導。

傾聽,關注孩子心底的願望


紀錄片《鏡子》中,高一學生家明不想去上學,一心想去做一個流浪歌手。

「望子成龍」的父親又急又氣,他想不通兒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更不敢想象兒子如果不上學,憑藉著初中文化水平如何在社會立足。

當他們為孩子的未來擔憂時,卻不曾想,孩子只是賭氣。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家明哭訴說:「他們說考完試,我可以想幹嘛就幹嘛,可是考完試以後,他們說等他們有時間請假再帶我去。他們說話不算話,就跟逗小孩一樣。」

他想去四川做揹包客,想去做一個流浪歌手,只是想要一種自由,想要父母兌現「自己可以想幹嘛就幹嘛」的承諾而已。

後來,得知這一切後,家明的父母允許他先在武漢當地體驗做一次揹包客。

家明也重新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開始迴歸正常的生活。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孩子不可愛的時候,是最需要接納和愛的時候。

傾聽,會讓你更直接地瞭解孩子的想法,從而去接納孩子的情緒,以共情的方式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引導,讓孩子知道上學得來不易


面對「孩子不上去上學」的問題,泰國一位媽媽的做法曾刷爆了朋友圈。

這位媽媽在勸說無果後,對兒子說「你可以不上學,但從今天開始,你就要撐起家庭的擔子,掙錢」。

於是,她請了一天假,帶著兒子去撿垃圾。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這個5歲的孩子跟著媽媽撿了一天的垃圾,賺了2泰銖。

孩子想坐公交車,媽媽告訴他「錢不夠」。

孩子想吃冰淇淋,媽媽告訴他「錢不夠」。

後來,這個孩子自己喊著「好累好熱,我要去上學」。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優秀畢業生何江的父親,也曾這樣對待「不想上學」的兒子。

湖南衛視的一檔家風類節目《兒行千里》同時請來了何江的弟弟,也是一名碩士研究生。

節目中,他講述了自己不想上學、父親帶他去田地裡幹活的經歷。

他不會幹農活,父親也不教他,又讓他做完。

累了一天後,父親告訴他要麼上學,要麼就幹農活。

他二話不說就回去上學了。

讓孩子親身去體驗「不上學」的後果,效果遠遠大於給他嘮叨數百遍的大道理,而有了這樣的親身經歷,孩子會更珍惜上學的機會。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創意「儀式」,激發孩子上學的樂趣


作家劉繼榮曾經提到自己和兒子之間的小互動,她和兒子在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會有一段創意滿滿的表演。

比如,兒子進校門的時候,會很莊嚴地宣稱「我去拯救阿爾法星球了,媽媽保重」,然後開開心心地去學校。

而兒子放學以後,媽媽劉繼榮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大聲地宣佈:「我謹代表媽媽,歡迎你回地球」。

他們之間互動的臺詞,一般會根據當下熱播的動畫片來更新。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我看到這段描述後,也曾試著跟女兒進行這樣的小互動。

在她上學的時候,我會跟她說:「親愛的愛莎公主,去拯救你的冰雪王國吧,媽媽等著你的好消息」。

她會歡呼雀躍地跟我告別:「母上大人,等待我的好消息吧」。

作家王小波說:趣味是感覺這個世界美好的前提。

給孩子一個創意有趣的上下學儀式,激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會讓孩子保有一份渴望和期待。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父母們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面對「要不要上學」的問題,我們只有一個答案:讀書,才會讓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面對「想不想上學」的問題,我們卻可以給孩子提供100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