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这三家重庆上市医药企业为何扣非后“断崖式”亏损?

随着上市企业三季报披露,今年国内的医药行业整体向好,但重庆12家上市医药企业传出喜报的并不多。其中仅有智飞生物、博腾股份、华邦健康3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增长,余下9家企业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趋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太极集团、莱美药业、ST天圣三家企业净利润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亏损。


三家医药企业亏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重庆医药企业未来的盈利点在哪?


销售费用占比高 吞掉利润


从三家亏损医药企业三季报看,前三季度ST天圣营收9亿元,同比下降28.97%,净利润亏损1.23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5.48%;太极集团营收86亿元,同比下降3.85%,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69.62%;莱美药业营收10.71亿元,同比下降17.51%,净利润亏损2700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52.89%。


前三季度,这三家重庆上市医药企业为何扣非后“断崖式”亏损?

(点击查看大图)


为何扣非净利润出现了“断崖式”大跌?界面重庆梳理发现,这三家企业的销售费用占比,在重庆12家药企中排在前列。


前三季度,这三家重庆上市医药企业为何扣非后“断崖式”亏损?

(点击查看大图)


前三季度,ST天圣投入销售费用2.02亿元,占营业收入22%;太极集团销售费用25.58亿元,占营收的29%;莱美药业投入销售5.47亿元,销售费用占比高达51%。对比来看,今年净利润增速第一的博腾股份销售费用占比仅为3.90%;增速第二的智飞生物销售费用占比仅7.41%。


从往年年报来看,三家企业销售费用高与其市场维护开拓费占比较高有关。一般而言,市场维护开拓费包括广告费、宣传费、考察人员考察期间的交通费等费用。


其中莱美药业2019年销售费为9.52亿元,用于市场开拓费用为7.9亿元,占销售费用的83%。太极集团2019年销售费用为37亿元,市场开拓费用为21亿元,占比55%。ST天圣2019年销售费用为4.1亿元,市场开拓费用为3.04亿元,占74%。相比而言2019年,智飞生物销售费用投入10亿元,市场推广费用1.8亿元,占比为16%。


重庆国泰君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赖艺蕾表示,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比高并不少见,这是医药企业的“顽疾”。但是在国家政策调控下,药品利润下滑,这种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不再吃香,医药企业还是应该回归产品本源。


研发投入占比低 后劲不足


前三季度,这三家重庆上市医药企业为何扣非后“断崖式”亏损?


除了销售费用占比高“吞掉”利润,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也影响到三家医药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


前三季度莱美药业研发费用投入占比为2.69%;ST天圣研发占比1.90%;而太极集团的研发费用占比仅为0.8%。


其中研发投入占比低的问题在太极集团已存在多年,2017年到2019年,太极集团的研发占比分别为0.77%、1.14%和1.52%。太极集团扣非净利润也出现“十年九亏”的情况。


“现在已经‘不是一款药吃天下’的时代了,市场在年轻化,老品牌的认知度在下降,注重新品研发才是医药企业的正道。”赖艺蕾说,“以博腾股份为例,前三季度申请了10款新药,已上市了57款新药,这样成绩在医药企业中非常不错。”


博腾股份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19亿元,同比增长76%,位列扣非净利润增速第一,其研发费用投入占比为7.67%,同样位列研发投入占比的第一。而另外两家利润增长的重庆上市医药企业智飞生物和华邦健康,其研发投入占比均在3%以上。


疾病预防和康养将成新盈利点


前三季度,这三家重庆上市医药企业为何扣非后“断崖式”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亏损,上述三家医药企业今年来都有股权转让,引入战投等动作。


今年1月,莱美药业大股东与中恒集团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中恒集团成为单一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大的股东,广西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3月,莱美药业在联合交易网上转让旗下4个子公司股权。同时,莱美药业发布定增计划,根据后续进展公告,中恒集团拟以9.39亿元认购莱美药业2.11亿股。


2月,ST天圣与重庆医药签署了《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拟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部分医药商业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重庆医药。目前,《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有效期延长至2020 年 12 月 15 日。


10月28日,太极集团引入中国国药集团增资入股,实控人变更为国资委。


对此,赖艺蕾表示,“重庆的医药企业‘小而散’,资金压力必定让部分药企出现研发投入不到位,销售占比过高等现象。而自身研发创新也并非易事,而且面临劳而无获的风险。通过收购兼构重组整合上下游,是医药企业壮大的必然趋势,这种现象未来也会持续。未来重庆医药格局会以龙头企业并立为主。”同时他表示这样的兼并重组并不是坏事,“资金技术的加持也可以让医药企业降低研发风险。”


谈及未来的医药市场,他表示医药行业仍然潜力巨大。“国内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和新药市场仍可挖掘,产品思维也可以从治病转向预防、康养等,这些都会成为未来药企盈利的新增长点。”

文|杨雪

图|图虫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