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文化之河" 從這處孔廟開始流淌

4月的武威,春光明媚,桃紅柳綠。

走進武威文廟,院內綠樹成蔭,清幽遍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武威文廟位於涼州城區東南,是一組造型雄偉、佈局對稱的宮闕式建築群,佔地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

武威文廟整個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壯,明清時即被謄為“隴右學宮之冠”,堪稱絲路古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河西走廊

圖為武威文廟大成殿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武威文廟主體由文昌宮、文廟、涼州府儒學院三部分組成。其承襲了中國傳統的四合宮殿體系,由南至北分別由萬仞宮牆、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東、西兩側配殿等組成。

河西走廊

圖為武威文廟特有的欞星門門樓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文昌宮在整個建築的東邊,以桂籍殿為中心,前有山門、戲樓,後有崇聖祠。

文廟居中,其西側是大成殿,前有泮池、狀元橋。

“天下孔廟有泮池”,泮池就是半圓形的水池,是文廟建築規制的特色,而池上的橋,就是狀元橋。

大成殿外正前方院內,立著孔子像,殿內正中供奉著孔子的畫像,旁側供著孔子得意弟子顏回、子思、曾子和“亞聖”孟子的牌位。

大成殿之後的尊經閣,是兩層土木結構樓,重簷歇山頂,坐落在高達2米的磚包臺基上,據說是武威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築。

河西走廊

孔子像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武威文廟內的匾額,保存在桂籍殿內,最為引人注目,多達44塊。這些匾額涵蓋了從康熙到民國的各個歷史時期,盡是文章能手、書法大家匠心獨運的傑作。

這些匾額書法,飄逸瀟灑、樸拙雄健,堪稱藝術珍寶,美不勝收。

匾額內容有“天下文明”“書城不夜”“聚精揚紀”等,其中“聚精揚紀”“書城不夜”兩匾,被收入《中華名匾》—書。

如今,從這些匾額優美的行、楷、篆、隸的氣息裡,我們依稀能感受當年飽學鴻儒們的翩翩身影。

武威的一位文友說,這些匾額,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實屬偶然。

民國末期,國民黨設武威縣參議會,參議會辦公室選在文昌宮桂籍殿。由於殿內屋架高大,冬天寒冷難耐,有人便主張打起了頂棚,這些高掛在簷下的匾額遂被全部隱蔽了起來。直到70年代末,社會關注保護文物,撥款維修文廟及文昌宮古建築,這些匾牌才得以“重見天日”。

河西走廊

武威文廟桂籍殿內的匾額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武威文廟一直是涼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聖地,也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

據《涼州衛修文廟暨儒學記》碑載: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年),迄今已有500餘年。

也有學者說,武威文廟的修建與祭奠活動可追溯至西夏。

西夏在建國之初,即摹仿中原制度,崇尚儒學,建立大漢太學。

西夏仁宗皇帝還常常親臨太學祭奠“至聖先師”孔子,追尊孔子為“文宣皇帝”,並下令西夏各州郡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廟。

甚至有研究者認為,武威文廟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建立並開始有祭奠孔子活動的。

這種觀點,雖說還需考證,但涼州文化的確底蘊深厚,源遠流長,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對中國文化的反哺,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也每每為學者所大書特書。武威文廟,僅是武威歷史文化光芒的衍生品。

武威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自東而西進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東大門。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橫掃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自此,歷代王朝曾在這裡設郡置府。

東晉十六國時,中原亂成一鍋粥,甘肅西部的前涼、後涼、南涼等五個割據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中前涼、後涼、北涼和隋末的大涼政權先後在武威建都。

五涼政權的統治者們謹修內政,安民保境,發展經濟,促進文化,使武威一度成為長安以西的大都會,更重要地是開創了在中國歷史上獨具一格、史不絕書的“五涼文化”。

尤其是前涼時期的涼州刺史張軌,他是一位有學問的儒家學者,張軌的出現似乎是上天特意安排。

張軌到任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針對當時社會混亂、學業荒蕪的狀況,設置崇文祭酒,管理文化教育,同時,厚禮徵聘境內知名學者任職或講學。

張軌重視儒家文化的措施,奠定了五涼時期以敦崇儒學為基礎的文化教育政策,其餘四涼皆沿襲不變。

五涼政權尊儒興教,使涼州成為人才濟濟的“多士之邦”,特別是當中原大亂的時候,涼州居然把中原文化保存得很好,然後又輸入給了隋唐,這實在是中華文化之幸。

河西走廊

圖為武威文廟內景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這種文化的興盛一直在延續,也影響了後來的西夏、元、明、清等朝代,所以在後來明成化、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國年間,武威文廟都曾被重修擴建。

不過,再結實的建築,也抵不住戰亂、天災人禍,武威文廟能在無數次災難中安然無恙,的確是個例外,也可以說是幸運至極。武威雖說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但像文廟這樣的古建築群,還是少之又少。

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在武威文廟舉行盛大的祭孔儀式,一時間,武威文廟成為全球華人關注的焦點,武威文廟也因中央電視臺的直播而名揚四海,走向了世界。

來源:鳳凰網甘肅綜合 作者:楊文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