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季度商品類網絡購物同比增長19.1%

新華社上海4月18日電(記者周蕊)疫情給不少行業帶來了挑戰,但也為不少在線新經濟提供了逆勢發展的新機遇。上海市商務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商品類網絡購物逆勢增長,一季度交易額達1343億元,同比增長19.1%。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一季度,上海生鮮電商累計交易額88億元,同比增長167%,訂單量增長80%。“越來越多的居民使用智能手機線上買菜,40歲以上的用戶增長加速,生鮮電商平臺疫情期間的訂單客單價由原來的40元增加到100元以上,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長一倍多,線上訂單的比重也大幅增加。”

商業復甦,從電商平臺的數據中可見一斑。通過O2O模式、提供1小時商品到家服務的達達集團聯合創始人楊駿說,近段時間,上海地區消費者選擇“無接觸配送”訂單量日均增長高達130%以上,通過基於大數據和AI算法打造的智慧物流系統,訂單與快遞員調配得更好。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說,自3月15日以來,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經穩定在5000萬件以上,較去年同期增長60%。“在線經濟的強勢復甦,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勁的韌性,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先後與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等多個地區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展開深入合作,聯合近百名市縣長,通過‘市縣長直播’和永不落幕的線上展銷會的形式,帶動各地區的消費品對接6億用戶的需求。”

“上海將持續打造新零售的創新高地。”劉敏介紹,下一步商務部門將推廣直播電商、社群電商、“小程序”電商和音頻、視頻分享平臺等新業態,鼓勵電商平臺與商場超市合作,推動傳統商業的數字化升級改造,與農貿市場合作打造“數字菜場”,同時積極加速“無接觸”配送發展,支持冷鏈物流、限時速送、夜間配送等新型物流配送模式。

本文源自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