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Sun:一度炙烤英特爾與微軟

“世界上只有兩個行當稱自己的客戶為‘用戶’,一個是毒品販子,一個是軟件。”

這是Sun公司創始人斯考特·麥克尼利早年諷刺微軟的話,他有些偏激地把賣軟件與賣毒品相提並論。他的意思是人們需要不斷地購買微軟軟件的升級版,漸漸地陷入誘惑而不能自拔。

對於微軟提供贈品爭取開發人員之舉,他評價:“你可以從黑暗處拿贈品。第一次注射海洛因總是免費的。”


落日Sun:一度炙烤英特爾與微軟

圖注1:曾是反微軟鬥士的Sun公司CEO斯考特•麥克尼利

首輪對手選上英特爾

麥克尼利曾是蓋茨的校友,他後來曾說:“至少我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以此來譏笑蓋茨沒有完成哈佛大學的學業。

麥克尼利和蓋茨的左膀右臂鮑爾默在哈佛校園裡也有過交集。不過兩人的交鋒可以上溯至中學時代的冰球比賽,麥克尼利唸的是當地一個貴族學校的中學,高大、挺拔的他是學校冰球隊的前鋒。而鮑爾默當時唸的是條件較差的鄉村走讀中學,他本身是籃球隊員,但卻是學校冰球隊的啦啦隊骨幹。他的一位同學曾回憶對方的啦啦隊是一群人,而自己的啦啦隊只有一人,那就是鮑爾默,但他一個人的聲音往往壓過對方為麥克尼利助威的聲浪。

1982年,麥克尼利與威諾德·考斯拉及另外兩個年輕人一起創辦了“斯坦福大學校園網”,其英文首個字母縮寫為Sun,隨後Sun公司成立。起初是由威諾德擔任公司CEO,麥克尼利任公司生產部經理。兩年後,公司董事會炒了威諾德的魷魚,由麥克尼利代理CEO。麥克尼利說自己多次向董事會提及另選高明,可董事會回覆說,“抱歉,我們只能還得麻煩您繼續幹一段時間,我們還沒有找到更滿意的人選。”

創業之初,Sun的目標是生產高檔工作站,客戶可用之進行電腦輔助設計、製造和圖形處理。Sun有一句著名的口號:“網絡就是計算機”,它是1984年由Sun的第五位員工約翰·伽格提出的。1986年,Sun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當時的股票代號是SUNW,即太陽工作站的縮寫。麥克尼利回憶:“當時Sun的發展速度真可謂是一日千里,但那時也有一些強勁的競爭對手和我們進行殊死的搏鬥……”

威諾德稱麥克尼利總是知道Sun獨特的商業策略應該是什麼樣子。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的思維空間之內成長,一個企業的成長被其經營者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所限制!”

麥克尼利:“如果我們不能成為這個行業前兩名或第三名廠家,我就不做這生意!”

Sun工作站起初採用的是摩托羅拉的芯片,但很快開發出自己的RISC架構的SPARC芯片,並以此為核心推出新的工作站產品,接著廢掉了原來的以摩托羅拉芯片為基礎的產品線。Sun此舉打亂了原有的工作站市場格局,讓所有的競爭對手措手不及。不久,工作站領域原有的龍頭老大阿波羅電腦公司被Sun打得一蹶不振。

接著,Sun毫不手軟地將槍口瞄在自己的“老師”摩托羅拉身上,在隨後的一年裡,打得它節節敗退。此時的麥克尼利志滿意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生活彷彿巧克力派一樣甜蜜”。酷愛打高爾夫球的他說每做成一筆大生意都“象打進一個球一樣刺激”。

80年代後期,橫掃工作站市場之後,Sun計劃涉足個人電腦市場,兵鋒直指直CPU芯片霸主英特爾。

“我是坐在高處大聲傳教的人。”麥克尼利說,“微處理器芯片的發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將把英特爾和摩托羅拉的芯片統統消解為沙粒!”

麥克尼利決定效仿IBM開放PC標準從而打垮王安、擊敗蘋果那樣,準備採取開放和結盟的策略。他代表Sun宣佈:凡有意開發SPARC芯片的公司,他們都可以提供最詳細的資料,結果該技術很快就授權給一大批半導體廠商。他甚至派員到中國臺灣遊說,希望依託那裡新興的半導體工業園醞釀出SPARC國際聯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對於英特爾的重要盟友微軟,麥克尼利也準備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摧毀微軟是我們每個人的任務”。

槍口轉瞄微軟

在Sun的一場發佈會上,麥克尼利扮成能夠用牙咬住射來子彈的大俠,從一臺大服務器旁一躍而出,跳到臺上。掌聲響起,舞臺燈光投向了麥克尼利,他吐出了嘴裡的“子彈”,上面寫著:“比爾·蓋茨”。

麥克尼利說:“他(指蓋茨)很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危險、最強大的產業資本家。”

屢屢抨擊微軟壟斷霸權的麥克尼利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生活在一個只有微軟的世界裡。不希望他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微軟的影子。不希望商業壟斷伴隨著他們。”他不僅這樣說了,而且付諸行動,他遊說美國司法部對微軟進行反壟斷調查。“正如沒有人能把英語佔為己有一樣,計算機語言也不是某個人的私有財產。”他說。

麥克尼利在接受美國CNN採訪時指出:“壟斷者設計襯衣、襯衣的紐扣、褲子、鞋子、賣這些東西的商場,還要提供所有的服務。他完成所有的工作。”

他還說:“聽著,我從不拒絕與蓋茨和鮑爾默會面。在許多情況下,我向他們提出挑戰,要他們到臺上來一對一的進行有理的辯論,但是,他們總是拒絕。那是因為他們甚至都不願意考慮說真話了。如果我像他們一樣保護壟斷,我也不願意講真話。”

抓住一切機會調侃蓋茨的他在得知蓋茨和妻子梅琳達將為人父母時,一語雙關地說:“梅琳達要生孩子是件好事,但願它會準時。”他藉此嘲弄當時微軟一些產品推出的延期。

Sun的核心利益是賣裝有自己操作系統和芯片的工作站、小型機以及後來的服務器,理論上講可以在操作系統上與微軟合作。可麥克尼利認為,“和微軟合作有很多的條件。而不管什麼公司,只要與微軟合作,他們自己都會受到很大傷害,自己公司的規模就會變得越來越小。”隨後,“別與微軟合作”成了他的口頭禪。

“必須有人站出來,對著微軟公司又跳又叫,”Sun前經理克勞福德·貝弗利奇這樣說,“微軟像是一隻龐大的沉重的球,正朝山下滾去。人們都站在山腰圍觀,希望有人能擋住它,感謝上帝終於賜予了我們這樣一個人。”

美林集團的執行董事史蒂夫·米洛諾維奇說:“好的戰略就是要與眾不同,這樣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Sun一直就是這種‘逆向思維’的代表。這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使公司股東惶惶不安,然而這是該公司增加利潤的唯一的方式。”

在Sun內部,也有人認為麥克尼利過於將目光聚焦在蓋茨身上有些不妥。“在計算機領域,我還沒有遇上什麼人能像蓋茨那樣靠機遇和運氣來領導企業,”高管盧思·亨尼根說,“麥克尼利擁有很成功的公司,他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公司的發展上,而不應該過多地去強調打敗蓋茨。”

但麥克尼利我行我素,《最大對手》一書的作者凱倫·索斯維克分析:“他自認為是反微軟的權威,媒體絕不會輕而易舉地放過他。雖然他承認一談到微軟時,他就感到噁心,但是他胸中的確燃起了一把不滅的篝火。”

“疊鼓遙翻瀚海波。”面對麥克尼利的挑釁,微軟曾推出了一個針對Sun的廣告片:在輕鬆詼諧的音樂中,鮑爾默駕車載著蓋茨出行。途中,他們發現路邊擱著一臺Sun計算機,他們將之搬上車後座繼續前行。隨後這臺計算機散出一股“惡臭”讓他們受不了,最後他們扔掉了這臺計算機,繼續快樂前行。

“Sun公司裡有一致的看法,就是除了微軟和英特爾公司,他們已經打敗了每一個競爭對手,與微軟和英特爾的競爭將是一場滑鐵盧戰役。”曾任Sun首席技術官埃裡克·施密特這樣說,此君日後成為谷歌CEO。


落日Sun:一度炙烤英特爾與微軟

圖注2:1999年,Sun刊發的調侃微軟NT操作系統的廣告

不是“過家家”

“在(微軟)NT上運行你們的大型應用軟件嗎?那你們這些人平時過家家時玩什麼?”麥克尼利這樣調侃使用Windows NT操作系統的大型商業用戶。

Windows NT是微軟為企業級用戶開發的操作系統,其價位比Sun 的要便宜,但其早期版本性能要比Sun的UNIX操作系統遜色。麥克尼利把使用NT軟件之舉戲稱為“過家家”,認為正規的企業不會用微軟產品來執行重要任務。

90年代初,基於微軟操作系統的PC年銷量在1000萬臺左右,而包括Sun在內的基於UNIX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年銷量在百萬臺左右。微軟在數量上佔優,但利潤豐厚的高端把持在Sun手中。

Sun原準備挾橫掃高端市場之威,向下覆蓋桌面級的PC領域。為了防止Sun下探,蓋茨決定先敵而動,及早發力高端市場,其武器就是Windows NT。微軟在產品尚未成型時,就開動宣傳機器,推廣Windows NT,顯然,微軟的影響力大於Sun。Sun為了保有高端市場的地位,不得不就地防守。

在90年代中期的一次IT界大會上,麥克尼利向與會者展示了Sun的新產品,當需要輸入口令時,他告訴觀眾口令是:“Say No2NT(對NT說不)”。

對於大眾來說,Sun 的產品高深複雜,離他們很遠,可是麥克尼利辛辣活潑的語言,如“微軟的壟斷把用戶牢牢繫住,這好比銷售汽車,但不安裝剎車裝置。用戶購買時,需要額外安裝並收取費用”,則讓大眾印象深刻,這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Sun的知名度。

麥克尼利也承認這一點:“如果說我在‘競爭上的攻擊性’,那麼我想,這或許就是我的特立獨行吧。我希望我和我的員工能夠生活在一個輕鬆隨便的企業文化中,而不是去追求所謂的空泛的禮節和官腔。我喜歡評價競爭對手,這有時候是最有效的推銷公司的方式。”

Sun公關部的職員經常勸自己的老闆出言謹慎,但麥克尼利說:“有時我在臺下聽到那些所謂的教授和專家們在臺上喋喋不修地信口雌黃時,實在是忍無可忍,於是,我就會憤然起身,義正嚴詞地把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講給所有在場的觀眾。”

“我只想說明一點,真話往往會讓人覺得滑稽可笑和刺耳難聽,可它卻是真實無偽的,而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被虛偽的假話所哄騙,所以,當他們冷不丁聽到一些真實的話語時,反而會條件反射式地發笑,這實在是人類的悲哀。”他甚至說了段有哲學思考意味的話。不過,美國辯護大律師路易斯•尼察說過:“用一根手指指著別人的時候,別忘了剩下四根手指正在指著自己。”

麥克尼利雖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口水和汗水,但在PC領域,英特爾與微軟聯盟實力強大,他無法突破對方的防線。因此,他決定從更廣闊的消費電子領域發起衝鋒,他的有力武器是Java。

“抓住重點,集中力量。”麥克尼利說,“商海無坦途,不是勝利就是失敗。”

Java風雲初起

“Java到現在一共虧了多少錢?”1995年下半年的一天,麥克尼利問他的首席技術官施密特。

“大約100萬(美元)。”施密特回答道。

“聽著,”麥克尼利嚴肅地說,“把預算增加10倍,你要給我虧1000萬才算完成任務!”這一年,Sun公司的Java正式對外發布。麥克尼利撥出了充足的費用來作推廣。

Java的開發目標是繞開電腦,設計一個在任何設備都能運行的軟件系統,起初想在消費電子領域取得突破,但計劃落空。隨後,施密特建議麥克尼利將Java轉向互聯網,“當他確信這項技術能通過互聯網扼制微軟對我們的吞併時,他毫不猶豫地成了這項技術的最堅定的支持者。”起初,蓋茨對Java不屑一顧。

“微軟的產品如同孤立於一個漆黑一片、煙霧繚繞的房間裡,”麥克尼利反擊,“而Java技術則賦予我們最好的產品。”

甲骨文公司和IBM都表態支持Java。“既然我們已經有了電梯,那麼為什麼還要選擇樓梯呢?”IBM公司高管戴維·吉這樣解釋為什麼加入Java陣營而不是另起爐灶。

到了1995年末,Java有了800萬名用戶。蓋茨對Java的看法也在改變。 這年的12月6日晚,在微軟對網景宣戰前夜,在連續高強度工作之後,疲憊不堪的蓋茨躺倒在西雅圖中心禮堂的彩排現場。微軟員工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老闆是在思考,還是惱火他們的準備工作不利。這時與Sun談判的人員給蓋茨傳來了好消息,對方簽署了允許微軟獲得Java許可證的協議。蓋茨振作起來,若有所思地說:“我們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絡了!”

微軟的認可,讓Java得以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推廣。Java為Sun帶來了榮耀,並帶動了公司的服務器和操作系統的銷售。

到了1996年,Sun成為硅谷最強大、最富有的公司之一,一度差點買下蘋果公司,蘋果當時正深陷許多分析師口中的“死亡漩渦”。 Sun前高管埃德·詹德透露,Sun當時可按照6美元每股的價格併購蘋果,並且只有“數小時之遙”。

隨後數年是互聯網泡沫膨脹期,大量的.com公司每天從Sun那裡購買大批服務器。這種局面讓Sun有些飄飄然,2000年的一天,麥克尼利在接受採訪時稱:“當我向後看時,很欣喜地發現我們至少領先大多數對手20年。”

不久,互聯網泡沫爆裂,用戶對高端服務器產品需求開始萎縮,提供廉價的、中低端產品的戴爾公司異軍突起。“我想部分行業企業將永不復蘇,原因是他們的業務建立在人們不再購買的產品上。”戴爾公司CEO邁克爾·戴爾曾這樣評價Sun。

Sun對戴爾充滿了滿腔怒火。2002年11月18日,在COMDEX Fall 2002大會上,麥克尼利當眾貶低戴爾電腦公司不是IT技術企業,“只是一個流通渠道”,在聽眾中引發陣陣鬨笑。

Sun在工作站時期的一些對手,譬如DEC、SGI,經過大浪淘沙,此時都已退出了競爭序列。而另外一些對手,如惠普、IBM則變得強大起來,成為Sun在金融等領域裡的強有力競爭者。麥克尼利的炮口再次瞄向了他們。也是在COMDEX Fall 2002大會上,惠普CEO卡莉·菲奧莉娜和麥克尼利相繼發表了演講。兩人早上在休息室裡還見過面,當時卡莉對麥克尼利打招呼,後者回應說:“你好,卡莉。你今天看上去真美。”但是一轉身,上了演說臺,麥克尼利就開始嘲笑惠普與康柏的合併,“在我看來,惠普和康柏的合併是兩家非常不好的公司的合併,因為這兩個公司已不再想從事UNIX的業務,已不再做有關架構方面的工作。他們已經不是計算機公司了。”

對於IBM,麥克尼利也多次譏諷,他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稱:“我很希望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也能用Sun的產品。從架構角度來說,中國有三種選擇:一種是微軟的封閉架構;一種是Sun公司Sun One的開放架構;最後一種是IBM的架構,其實IBM本沒有什麼架構可言。”

在這個時期,Sun的操作系統、芯片、服務器在市場上都碰到了強大的阻力,Java雖然繼續得到推廣,但Sun無法從中建立起一個直接的有效的收益模式,微薄的許可權收費對它來說是杯水車薪。

2006年後, Sun開始走另外一條道路——將軟件全部開源,甚至在日子不好過的時候還花了10億美元購買MySQL開源數據庫廠商。Sun有兩個設想:首先,軟件開源後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使用,從而有可能讓更多的客戶選擇購買Sun的硬件產品;其次,將開源軟件交與社區,全球無數的愛好者加入到軟件的開發中可降低開發成本。

遠水不解近渴,Sun的市場繼續萎縮。有資料顯示,2008年前後,Sun服務器超過四成的收入源自於金融中心華爾街和美國嚴重趨於飽和的電信市場,所以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刮起來以後,Sun面臨致命打擊。麥克尼利說:“我們的商業模式對經濟很敏感,經濟好時我們會尤其好,經濟不景氣時我們會尤其不好。”

麥克尼利曾說過不可能有公司出得起錢收購Sun,但隨著其股價持續走低,在其市值極速萎縮後,開始有公司出得起這筆錢了。起先是IBM,但雙方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拉鋸戰式談判之後,Sun拒絕了收購要約。

2009年4月20日晚,甲骨文宣佈以74億美元收購Sun,Java也隨之歸到其麾下,這埋下了甲骨文未來與谷歌爭霸的伏筆。

落日Sun:一度炙烤英特爾與微軟

圖注3:麥克尼利與埃裡森在甲骨文併購Sun發佈會上

歷史的頭條

“你們應該把關於我的報道放到你們的頭版頭條。”2008年11月,麥克尼利訪華時,曾對採訪的記者這樣說。

在這次採訪中,他還說:“今天你可能會說微軟比我們成功,但是Sun未來會更成功,50年後才會有答案。”

《銳智號》老薑 著有《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雷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微軟王朝危機》、《谷歌風雲》、《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等書,願意給大家講述科技傳奇,歡迎大家關注 今日頭條 的“銳智號”。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訂閱《喬布斯暗黑史》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