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当年插队落户到陕北,至今难忘队长挑来的那担柴

一九六九年三月四日,那天好像是正月十六,十九岁的庞秀云、张书静和十几名北京知青一起,乘知青专列到达陕西,后又换乘汽车和毛驴车,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革命老区陕北的关家庄大队,他们一行十三人是到这插队落户的。

庞秀云和张书静都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她俩在六八年的年末就办好了到陕北插队落户的手续,原本六九年的一月末就可以启程,因为张书静的母亲舍不得女儿去那么艰苦的地方,过度担忧和焦虑一病不起,张书静只好等她母亲的病痊愈后,才和好同学庞秀云一起离开了北京。


知青往事:当年插队落户到陕北,至今难忘队长挑来的那担柴

庞沄老师摄影作品图片


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十三名北京知青,就有庞秀云和张书静两名女生,剩下的都是男生。他们来到关家庄大队后,十三人被分在了两个生产队,庞秀云、张书静和五名男知青分在了第一生产小队,另六名男知青分在了第二生产小队。这十三名北京知青虽然在两个生产队干活,可他们都在一起吃饭,十一名男知青住大队部旁边的那孔闲窑,庞秀云和张书静住一队队长关长栓家的一孔土窑。关长栓家离大队部很近,喊一嗓子就能听到。

关长栓家有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子,当年十八岁,小学文化,叫关豆根。二的是个女娃,当年十五岁,也读过三年书,她叫关槐花。关队长的婆姨勤劳又善良,一副菩萨心肠,庞秀云和张书静都管关队长的婆姨叫关婶。关队长家一共有三孔土窑,有一孔土窑是堆放杂物的。起先,关队长一家四口人住在一孔窑洞里,后来看儿子大了,就让儿子单住一孔土窑。庞秀云和张书静来了,关队长就把那孔堆放杂物的土窑腾出来,收拾了一下,让关槐花和两名北京女知青住在了一起。

关家庄大队有一百多户人家,人口423人,分成了两个生产小队,这一百多户人家就像一群羊,呈长条状散落在河道北侧的山坡上。关家庄大队的耕地以坡地为主,川地不多,多为社员们的自留地,以种植蔬菜和冬小麦为主。关家庄大队虽算不上陕北最贫穷的地方,但社员们的生活都不富裕,甚至连温饱都没有保障。

陕北阳历的三月初(正月中旬),天气还很冷,漫山遍野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河道里还有薄薄的冰层。那时田间还没什么要紧的农活,知青们安顿好自己的生活,到公社粮站领回他们的国库供应粮,就开始跟着社员们熟悉各种农具,熟悉周边的地理环境和耕地分布状况,偶尔也有一点零星的事情,比如往牛圈拉一些垫圈土,给牲口铡一些草料,修修农具等等。其他时间,知青们就跟着社员们到山上的悬崖边砍一些烧柴,搂一些茅草,当时的关家庄大队不光是吃粮紧张,烧柴也很紧张。

转眼就到了四月份,山坡上和河道两侧的川地全都开化解冻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农忙时节开始了。在陕北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春耕前的第一道工序大都是先往地里运送土杂肥。架子车拉不上山坡,运送土杂肥只能靠肩挑人抬。社员们都习惯了在羊肠小道上挑担行走,可北京知青没挑过担,也不会挑担,看他们挑着两半筐土杂肥走在田埂上像跳舞一样,女社员们都捂着嘴笑。一天下来,知青们挑的土杂肥连社员们的一半都没有,可他们回到窑里,一头倒在土炕上,吃饭都叫不起来。第二天肩膀又红又肿,连扁担都不敢往肩上搁放。那期间,多亏了关队长的婆姨悉心照料,知青们才感到了丝丝的温暖。


知青往事:当年插队落户到陕北,至今难忘队长挑来的那担柴

庞沄老师摄影作品图片


运送土杂肥还不是最苦的农活,拉犁耕地、刨挖地头,那才叫一个苦,一天下来,两手都是水泡,两腿僵硬的都蹲不下。春耕春播期间,不光是两个女知青累哭了,男知青也有累哭的、累病的。经历过了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知青们基本上把苦累的农活都尝了个遍,到了第二年再春耕秋收时,他们也就不觉得那么苦累了。

转眼就到了一九七二年的秋天,那年因为夏季少雨,特别干旱,田野里的庄稼大都被旱死了,高粱和玉米几乎没有收成,黍子、荞麦和黑豆还好一些,也就有一半的收成。因为干旱,山上的野草也都干死了,就连山顶上和沟崖边的酸枣树灌木丛也没长出枝条来。看看这情景,社员们愁坏了,不光是一年的口粮没有着落,这烧柴也成了大难题。

秋收结束后,有一名男知青应征入伍离开了关家庄大队,一名男子被推荐上了大学,还有一名男知青被招聘到公社当了干部,十三人的口粮十个人吃,知青们的粮荒问题多少还是得到了一些缓解。可烧柴却成了一个大问题,知青们不擅长砍柴,当年的秸秆又少的可怜,生灵的饲料也成了问题,知青们怎好意思再烧队里的秸秆?

记得那天是阴历十月初一,久违的雨水不紧不慢下了一天一夜,知青们堆放在土窑外边的那些茅草和一些酸枣树枝全被雨水浇湿了,庞秀云和张书静早晨来到男知青居住的窑洞点火做饭,灶坑里的那点干柴全烧完了,锅里的玉米面馍还没有半熟。张书静跑到院子里抱来一抱湿柴,弄的满窑洞浓烟滚滚,灶膛里就是不起火苗。

大家躲在窑外等窑里的浓烟散去,回到窑里揭开锅盖一看,玉米面馍只有半熟,根本就不能吃。实在没办法了,庞秀云和张书静一边抱怨男生们不在下雨前把烧柴抱进窑里,一边去关队长家求援。

因为那场雨之前没有征兆,关队长家也没有多余的干柴。没有更好的办法,关队长的婆姨关婶只好把自己家早晨刚蒸的半箩筐菜馍,端到了男知青们居住的土窑里,还把家里的暖水瓶也送了过去。不然,知青们连一口热水也喝不上。


知青往事:当年插队落户到陕北,至今难忘队长挑来的那担柴

庞沄老师摄影作品图片


到了晚饭(一天两顿饭)时间,知青们在为烧柴的事情愁肠,关队长突然挑来了两捆干秸秆(玉米秸秆),他是从生产队里的秸秆(饲料)垛底部一根一根抽出来的,上面的秸秆也被浇湿了。

入冬前一天那场突如其来的秋雨,关家庄的乡亲们都没有防备,好多人家都因为烧柴问题断了炊,好多人家一天都没吃上一顿饭。只有在那插队落户的知青们按时吃上了热乎饭,关队长一家也挨了一天的饿。

一九七四年的秋天,庞秀云和张书静同时被推荐上了大学。离开关家庄大队前,庞秀云、张书静和几名男知青专程坐车去了一趟县城,打听有关建造沼气池的事情。县里的领导说正准备派人去四川学习,暂时还不懂建造沼气池的技术。有了那次烧柴荒,庞秀云和张书静一直在为乡亲们的烧柴问题担忧。离开关家庄大队那天,庞秀云和张书静扣除车票钱,把身上仅有的一点钱都留给了男知青,希望能为乡亲们建沼气池做一点贡献。

到了第二年的秋后,也就是庞秀云和张书静离开关家庄一年后,她俩终于听到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第二故乡的亲人们用上沼气了,乡亲们再也不用为烧柴愁肠了。听到这个消息,庞秀云和张书静她俩把平时省下来的几十元生活费通过邮局寄给了关队长,她俩说这是她俩的一点心意,祝贺乡亲们用上了沼气。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半个世纪的时间恍惚就在转眼间,每每想起那次没做熟的早饭,北京知青们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好在第二故乡的亲人们现在都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中国人民实现了全民小康,知青们对第二故乡的亲人们也就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祝福和感恩。


作者:草根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