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三)

6月15日 第6天

磨西鎮 康定 新都橋 190公里

昨天,貢嘎山海螺溝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今天就到康定溜溜山去陶醉一把。

西藏行(三)

87:30動身去康定情歌景區。可以從住地走榆磨路往西北,再往西直接到康定,80來公里。

我們走的路不對,是走從瀘定來時的S211,往東北方向回到瀘定橋後,再向西去康定,繞了個外圈,多走了百八十公里的路。

這已是本次出行後的第二次多繞路了。不能都怨導航,不管是高小姐還是度娘,她們是“死的”,我們是活的。一定要仔細核對線路、目的地的地址等,如可能要多張嘴問當地人。

西藏行(三)

到景區路過康定縣城,從縣城到康定情歌景區的路正在施工,很不好走, 17公里的路走了1個多小時。加之前面路上大貨車特多,不到200公里的路,跑了5個多小時,到景區的遊客中心時已12:40。我也挺疲勞的,跑這樣的路更費精力。

西藏行(三)

康定情歌景區,位於貢嘎山的北側,距康定縣城17公里,海拔從2600至3780米。

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冰川作用,造就了這裡獨特的地形地貌和獨到的藍天白雲。是集高山、湖泊、雪峰、森林、草原、紅石、藏族風情於一體,極具原始美、自然美。

西藏行(三)

那首康定情歌的旋律、畫面,或許會勾起你的記憶,也正因此歌而使此景名聞天下。景區大門口處的那塊,刻著康定情歌詞曲的招牌大石頭,就是很好的例證。

我們乘坐13時的景區大巴車,直接上到終點站,大約用了40多分鐘。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下車的位置就是木格措觀景臺,漢語名:野人海。是鮮水河斷裂帶形成的高山湖泊,水域面積約40平方公里,最深處80米,水源來自周圍雪山上的融化。

遠遠的可以看到湖岸山崖上,用漢白玉鑲嵌而成,120米高的蓮花生大師佛像。它的西側還有一尊80米高的釋迦摩尼像。

我們在湖邊的木棧道上拍了拍湖色後,便沿著石板步遊道,向溜溜山方向走。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這個叫格桑坡的山坡比較平緩,視野也很開闊。在藍的刺眼的天空中,飄著或近或遠、形態各異的白雲;地上是像毛毯一樣不高的綠草,間或零星或成片的格桑花以及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花。置身其中,或坐或臥心曠神怡。

再往上走就到紅海草原了,旁邊是一個不大的 “紅海湖”,海里已看不到水了。在這裡先後遇到了三三兩兩騎馬的當地藏民。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還有一處用木頭簡易搭起的房子,房頭上掛著的牌子上寫著“景區指定休息區,開水免費”。旁邊還拴著兩匹白馬,堆著一堆木柴。在院內圓木壘起的牆上,則有更明顯的牌子上寫著“藏餐吧”。

西藏行(三)

老K從這兒就原路返回野人海處的大巴車站了。我便沿此往東又走了一段,轉而向南,沿著山峪小溪邊樹林中的小土道,走向黃金海岸的沙灘。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用了10多分鐘的時間就來到這沙灘上。沙灘上矗立著一塊大石頭上刻著:“黃金海岸.海拔3780米”。

這兒的遊客挺多,可以戲水。老K她們3人都沒到這邊來,我請遊客幫忙給拍了照片,怎麼也得留下個到此一遊的證據吧。

西藏行(三)

獨自沿湖邊的步遊道回到車站處,和他們會合時,15時多點。

從野人海到七色海約8公里,可以沿著溪流峽谷的步遊道遊覽杜鵑峽、藥池、沸泉等景點。因時間原因,我們是乘景區大巴車,直接到蓮花山處的七色海景點。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七色海是冷泉和溫泉交融共存的湖,面積約20公頃,海拔2600米。

月牙形的湖面猶如一面五光十色的鏡片,鑲嵌在蓮花山腳下的森林與草坪之間。

蓮花山上雲霧繚繞,湖邊的樹木、花草、雪峰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隨著陽光、天氣、雲霧的變化,湖水色調呈七色變化。清幽、雅靜、美麗。

這裡是景區內重要的觀景點,來的遊客基本上或徒步或坐車都在這兒落腳。

我們在此停留賞景拍照約20分鐘,便排隊乘車回到景區的大門處,此時約16時。

計劃今晚住到新都橋,從這兒到新都橋鎮,還有106公里,需3小時左右的時間。所以康定情歌唱的就緊巴點,沒有來得及與其他景點照個面。

西藏行(三)

穿過康定縣城上到318國道,一路上遇到的主要是自駕、騎行、徒步進藏的遊客。

途經“情歌故里歡迎您”的觀景臺時沒有停留,我們是要離開的嘛。

西藏行(三)

17:30到達折多山埡口,海拔3200米的“折多塘觀景臺”停車瀏覽。

這兒距康定縣城不到20公里,是康定市的折多塘村所在地。

從海拔3200米的折多塘觀景臺,到海拔4270米的折多山最高埡口,只有22公里的上坡道,可想坡度還是很大的。

所以許多徒步、騎行進藏者,都在折多村住上一晚,休整一下。自駕遊的,一般都在此稍作停留,欣賞美景後去新都橋落腳。

在此停留約20分鐘後,繼續沿318國道爬坡前行。

西藏行(三)

爬到折多山最高處的埡口時,又有一個觀景臺,立著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折多山.海拔4298米”。

放眼望去的山坡上,有佛塔和經幡,藏味已很濃了,氣溫也有點冷了。

西藏行(三)

稍作停留後就上路了,從這兒起就開始下坡,一直到新都橋。

儘管折多山海拔高、坡度大,但這段路還是寬敞好走的,也算是自駕進藏的適應路段了。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19時多點到達新都橋鎮,在“雲朵客棧”住下。晚飯就在旁邊的“味在川西”吃的。小飯店看上去在當地挺高檔的,和住宿的店應該是一個老闆的。

6月16日 第7天

新都橋 理塘 巴塘 360公里

8時出發,沿318國道去196公里外的理塘,要翻越三座大山,依次是:高爾寺山、剪子彎山、卡子拉山。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9時多,路過一比較開闊的草坪時,看見有兩位騎行進藏的小夥在草坪上休息。不自覺的停車前往與其聊了聊。

倆小夥是山西代縣人,今年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騎行去拉薩。

有這樣的毅力和境界,一定會考得不錯。和他倆合照後言別,祝願他們邁進各自理想的大學。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行進到臥龍寺大橋時停車觀賞拍照。過橋後的318,一直沿著雅江的江邊走。

西藏行(三)

10時多,在一平緩的江邊觀景臺處又停車,欣賞大自然的風光。

正好看到一中年安姓哥們走來,便上前與其聊了起來。

安老弟47歲了,西安人,曾在拉薩當兵,已走了102天,到拉薩參加戰友們聚會,據他說還得走2個月。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他拉著一個自制的小地板車,車上還裝有一個太陽能裝置。車的四周都印刷著圖案和口號,如“踏祖輩足跡,徒步回拉薩”等,還有微信、快手的二維碼,看上去還很是精緻的。

唉…!我要是再年輕幾歲多好。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11時半左右到了“剪子彎山”腳下的“相各宗服務站”,是翻越海拔4659米的剪子彎山,必需經過的十八道彎起點處。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服務站和觀景臺。可以站在雅江邊上欣賞蛇一樣的十八彎天路。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有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在此開了個賣當地土特產的小賣部,品類挺多。

這裡有個“松茸山”,產松茸菇和蜂蜜,品質很好。我們各買了1瓶兩斤裝的蜂巢蜜。回來後又聯繫她買了2斤。

旁邊還有賣奶油茶的,我們也來一杯吧。

西藏行(三)

在這兒還遇到了掛魯A牌照的車,當時沒見到車主人,但我一直在注意那個車,若能結伴同行不是佷好麼。

過了一會,當中年男主人打開車蓋時,我湊了過去。他是和兒子一起去亞丁稻城方向,兒子剛參加完高考。

西藏行(三)

賞景、購物、吃飯,在此停留了半個多小時後,開始親歷天路18彎。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在這天路18彎的路段上,先後多次停車賞景拍照。

到最上部的觀景臺時,可以俯視18灣的全貌。

西藏行(三)

再往上走,就是在剪子彎山上看貢嘎雪山的觀景臺。

在一塊石頭上刻著“日照金山”的介紹。還有一個“高原反應便民服務診所”。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再往前走不多遠,就是海拔4281米的熊宗卡觀景臺。觀景臺位於剪子彎山與卡子拉山之間,可以看到遠處的貢嘎雪山和近處山坡上的草原,還有藍天白雲。

又往前爬坡10多分鐘到達一觀景點,光顧拍照了,已記不清叫啥了,似應是卡子拉山的頂部。

今日天公作美,這裡是藍天白雲之下,一眼望不到邊的,隨山勢緩慢起伏的綠色草原。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我們下到有經幡、還有三五匹正在吃草的馬兒處拍照賞景。

起伏的山脊、緩慢而平整的山坡、披著整齊劃一的綠裝;經幡綵帶的飄動、馬兒低頭漫步吃草,自近而遠地望去,堪比一幅美麗的圖畫,讓人心潮澎湃。

美景留不住,停留了20分鐘左右,繼續向前。不遠就到“尼瑪貢神山觀景臺”,這是自天路18彎之後的第5個落腳賞景的觀景臺了。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矗立的方形石塊上,正面刻著“尼瑪貢神山.海拔4668米.318進藏第一高原”,兩側分別刻著“聚財石”、“遇見倉央嘉措”。

蠻有意味的,字刻的也不錯。

下一站就到了“卡子拉山觀景臺”,駐足賞景。

西藏行(三)

首先看到了停車處不遠的草坪上,有一位藏民坐在搭著棚子的三輪車上,三輪車和地面間搭著一個供人上下的梯子,車斗的左前方還立著一個煙筒。

感到很好奇,便走向前與其打招呼,並拍合照。

他是從康定出發去拉薩朝拜的,已走了31天,在此休息。

看到過,走三步一匍匐磕頭前往朝拜的,這種形式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西藏行(三)

卡子拉山,位於雅江縣和理塘縣分界處,海拔4718米。因海拔較高,樹木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

遠遠望去層巒疊嶂一層比一層更遠,一層比一層顏色更淺,直至與天際相連。

卡子拉山說是山,但卻感覺不到它是山,好像是在一個美麗的牧場上。

又走了一個半小時,到達理塘縣政府所在地高城鎮,海拔4014米,被喻為天堂之坡。

沿318國道進到縣城時,看到路標向北1公里處有個理塘寺,便拐了進去。

西藏行(三)西藏行(三)

這個理塘寺還是很有名氣的。是由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1580年創建,又名“長青春科爾寺”,在中莫拉卡山的南山坡上。

是康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黃教寺廟。

長青春科爾為藏語譯音,意為彌勒佛法輪。佔地500餘畝,常住曾侶800多人。

16時半,我們快到理塘寺的街上時,就遇到從寺廟出來的年輕僧侶好幾波。

從寺西側的坡道進入寺廟內,沒見不到任何人。大殿開著門,用布簾擋著。

過了會看到有個別僧人撩起布簾進出,我們也沒敢進。當看到有個當地俗人撩起布簾進去時,我們也起意進去看看,不讓看再出來唄。

掀起藏式的布簾進門,有位僧人站在那兒雙手合十,我也雙手合十低頭示意,僧人也如此相應,相互沒有吭氣。

大殿很高、很宏偉,滿堂金壁輝煌。一尊19米高的彌勒佛像,坐北朝南的矗立在那兒。

滿堂坐滿了僧侶,手持經書在誦讀,原來他們正在做法事。

我們站在大堂的門口處,看了幾分鐘便退了出來。

西藏行(三)

之後,我們走正門出來,走到停車的地方,開車回到318國道,看到路南有“理塘縣藏醫院”,想去解手,便把車停放在路邊,老N看著車,我們三個去了趟。

此時約17時,到理塘縣還有165公里,約需3小時車程,這是段比較平緩的下坡路。

途經海子山的姊妹海觀景臺。這裡已是巴塘縣的地界了,照舊落腳賞景。

西藏行(三)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山峰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不一的海子,故名海子山。

西藏行(三)

這一帶沒有樹木、河流,連野草也是偶爾見到。

只見到了大大小小的漂礫石和遠處山峰上的白雪,顯得有些蠻荒。

但這一帶確是自然保護區,是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遺蹟”。

冰帽、雪帽的俺不懂,略顯養眼的,還是那山腳下大大小小的花崗石之上的姊妹湖。

兩處碧藍清澈的高原湖,相依而獨立,遠遠望去,像一雙美麗閃亮的大眼睛,還是蠻有吸引力的。

我們沒有到湖邊去,此時已近19時了,到巴塘縣城還有85公里的路程,稍作停留便上路了。

西藏行(三)
西藏行(三)

走了不多一會,看到一個拉著地排子車徒步的,遠遠看上去車子的後邊大大地寫著“(搜索)徒步華哥(西藏)”,下面寫著“山東臨沂徒步華哥”。

嗬,見到老鄉徒步的了,眼前一亮。立馬讓老N放緩車速,我便放下車窗玻璃拍照,路過他時,問他出來多少天了?說:“過完年就出來了,4個多月了”。

這一段的路很窄,雙向2車道,旁邊還有鐵護欄。我們的車後面也還跟著車,既沒法停車,也沒法多聊。問他還有水嗎?他說:“有”。只好說再見了。

本想往前走一段,有好停車的地方停下休息等他,好再聊聊。但走了好長時間,也沒有可以停車的地方,只好作罷。

西藏行(三)

往前走了一段後,又遇到了一位徒步的爺們兒,這裡就可以在路邊的土地上停車了。

停車後,我便過去和這位拖車上寫著“徒步二興,江蘇泗陽”的老弟聊了聊。

老弟48歲了,已走了120天。問他需要幫助嗎?一再說:“不要不要,都有,到前面不遠就住下”。

這兩位老弟的徒步裝備,比前面遇到西安的那位老弟的相對要粗糙些,但款式和裝飾都差不多,看來這也是徒步進藏的標配了。

我之所以遇到徒步進藏的,就心不由衷的想停車和他們聊一聊,是我發自內心的一種敬佩和讚賞。

就說臨沂那位老鄉,從臨沂火車站算起,到布達拉宮廣場3712公里,若走半年180天,平均每天得走20.62公里。

他們都是帶著帳篷、炊具、太陽能畜電池等裝備,可以野外住宿、做飯、燒水。走上幾天後,就到能洗澡的小店住一晚。

這種堅毅的精神和膽魄,能不讓人佩服讚賞麼!每當看到他們,我就有一種也想試試的衝動。若能徒步或騎行丈量一下這條神奇的天路,那該多好啊!

西藏行(三)

穿過德達隧道、列衣隧道,20時40多分到達巴塘縣郊的獨角龍村,住到了“古桑石大酒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