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網評 | 厚培“得寸進尺”型年輕幹部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等人曾提出“登門檻效應”即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他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給他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會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好比登山,一步一步往上登就能登到山頂。讓人聯想到,培養年輕幹部何嘗不是要把握應用“得寸進尺”效應,堅持嚴管與厚愛,勾勒培養“藍圖”,循序漸進培養“得寸進尺”型幹部。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得寸進尺”的意思是得了一寸還想要一尺,與貪得無厭、得隴望蜀同義,常被稱為貶義詞。事實上,適度“得寸進尺”或分場合“得寸進尺”是有利於年輕幹部的成長成才的。從這個角度看,“得寸進尺”是一種精神、一種決心、一種態度。培育年輕幹部就要辯證地利用“得寸進尺”效應,設立細化培養的目標任務,因人施策,逐步培育一批在砥礪黨性心性、提升能力素質、錘鍊實幹作風上永不滿足、永不甘心、永不懈怠的奔跑“後浪”。

砥礪黨性心性,必須來點“得寸進尺”精神。古語講,身之主宰便是心。“心”即是思想,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指示牌”。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要的是磨練心性,樹牢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以忠誠之心涵養黨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選拔年輕幹部,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要把握年輕幹部成長規律,利用“得寸進尺”效應,從突破小目標、完成小任務、承擔“小擔子”入手,“階梯式”地提高要求,讓年輕幹部在歷練中挑起重任。在培樹過程中,尤為重要的就是砥礪年輕幹部的黨性心性,對年輕幹部黨性心性的要求必須要“得寸進尺”,要求越多越能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黨的宗旨要牢記,黨的方針要落實,黨的安排要服從,黨的事業要奮鬥。黨性教育是年輕幹部踏入工作後的必須課,也是終生課,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理想信念。年輕幹部砥礪黨性心性就要有“得寸進尺”精神,志當存高遠,立大志做大事,嚴以律己,淨化內心,築起廉潔“長堤”,把追求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

提升能力素質,不妨多點“得寸進尺”決心。西南地區喜種植獼猴桃,獼猴桃有個特性,要想果實碩大,必須人工輔助授粉,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獼猴桃這種“得寸進尺”的要求成就了“水果之王”的美譽。年輕幹部剛走出校園,雖富有知識文化、有朝氣、有幹勁,但缺乏經驗、缺乏閱歷,在處理群眾矛盾、應對突發情況等事件上是弱項。在提升能力方面就要像獼猴桃一樣“貪得無厭”,多點“得寸進尺”決心,練就“厚臉皮”功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七種能力是對年輕幹部的新要求和高標準,七種能力倘若能得到全面提升,年輕幹部定能擔起時代重任。必須要把提升能力素質作為培養的核心指標,讓年輕幹部在工作實踐中成就真本領。年輕幹部學歷普遍都比較高,也存在一些年輕人恃才傲物、眼高手低,認為基層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形成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的惡性循環。這對年輕幹部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必須轉變思想,把小事做精、難事做成、急事做好。不妨多培養點“得寸進尺”、爭強好勝的年輕幹部,在提升能力上甘心、不落後,讓七種能力成為年輕幹部的標配。

錘鍊實幹作風,何不加點“得寸進尺”態度。“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年輕幹部要想“出人頭地”,就要經歷千錘百煉,在困難危機中“焚燒”自己,鍛造實幹作風。作風是一個人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表現出來比較穩定的行為風格,年輕幹部要形成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的作風,成為做人做事的“實幹專家”。作風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黨組織的教育和引導,要在平時培訓教育、指導工作、談心談話中引導,在選拔任用中傳遞用人導向。一旦年輕幹部形成實幹作風,則能有效避免貪汙腐敗行為。年輕幹部要在自我作風建設上保持“得寸進尺”的態度,高度自律,時時自我深度剖析,用實幹作風促能力提升。作風建設一直在路上,不懈怠、不停滯、不放鬆,著眼細微,主動下沉,嚴守紀律,改變群眾對幹部“一杯茶、一張報紙”的固有印象。鄉村振興的號角已吹響,年輕幹部就是吹號人,以“得寸進尺”的態度強化作風,深扎基層大地,築牢信仰之基,以青春為墨,實幹為筆,抒寫青春奮鬥篇。(作者:王元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