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企業收票時,一定要做這個判斷

從實操層面講,匯票分為銀票和商票。

其中市場上流通較強的就是銀票,銀票和商票在市場上的比例大概是20:1,這個是根據票交所的統計粗略估算的。

既然銀票較多,而且用處廣泛,我們就簡單說一下收到銀票的時候的處理辦法。

銀票根據承兌人大概分為5類;為什麼要首先根據承兌人來分呢?主要是承兌人代表的是最最基礎的風險。

例如前邊我們把票分為銀票和商票一樣,也是根據風險的大小來分的,銀票有銀行機構承諾到期無條件付款,商票由開票企業承諾到期無條件付款,那銀票的風險普遍自然比商票低一些。

而根據金融常識,風險大,利率就高,風險低利率就低。所以銀票的流轉的利率啊貼息價格啊就會低一些。

相同的邏輯,我們把銀票根據承兌人分為5類的時候,也是根據銀行的大小情況來的,雖然正常情況下,我們國家很少有銀行發生倒閉的情況。


實體企業收票時,一定要做這個判斷

但是,最近也確實發生過的。例如有的農商行居然開出幾百億的匯票,而這個小農商行整體的資產一共才沒有100億元呢。

當開出的票的金額遠遠高於其資產水平的時候,那這張銀票的風險就加大了很多。

銀票根據承兌人分為哪5類呢?第一肯定是國股啦,包括18家大型的銀行,基本上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那些大銀行。

他們是1中國銀行、2中國農業銀行、3中國工商銀行、4中國建設銀行、5中國交通銀行、6國家開發銀行、7中國進出口銀行、8中國農業發展銀行、9中信銀行、10平安銀行、11光大銀行、12浦發銀行、13興業銀行、14華夏銀行、15招商銀行、16民生銀行、17廣發銀行、18郵儲銀行。

這18家銀行的票,在票據流轉市場上基本上是硬通貨哈,拿著這些票,到哪裡都可以用的。

由於風險低,因此,這些票在市場上的貼息價格就比較低。

但是這些票佔整體銀票數量的比重是五分之一啦,也就是說,銀票的大頭,不是這些流通性強的國股票。

銀票裡,佔據五分之三以上的比重的是城商票。怎樣快速知道一張票是不是城商票呢?

這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如果這個承兌行不是國股行,而且這個承兌行不是奇奇怪怪的外資行,而且的字裡面,沒有帶農村、村鎮、財務、合作社等這樣的字眼就好啦。

實體企業收票時,一定要做這個判斷

正常情況下,所謂城商行,就是城市商業銀行,基本上都是某個城市的名字。

當然,省的名字的,基本上也是城商行。例如天津銀行、棗莊銀行、營口銀行等,就是城商行,而江蘇銀行、湖北銀行、寧夏銀行、新疆銀行,肯定也是城商行。

一般情況下,省份名字的城商行的票更好流通。

而經濟富裕的城市的票也很好流通,例如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的票,就非常好流通。

甚至與這些非常好的城商銀行等票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就是“大商”票。“大商”票有時候還包括渤海銀行、徽商銀行等。

這些為數不多的大商票之外的城商票就是小商票啦,行業把這兩種票叫做“大商”、“小商”。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幾個大民營公司也可以成立銀行,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蘇寧的蘇寧銀行,騰訊的微眾銀行,以及阿里的網商銀行,其中,蘇寧銀行的票,還是比較多的,這些也是城商行。

除了民營公司成立的銀行之外,還有一些是民營的銀行,例如重慶富民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海南三湘銀行、安徽新安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武漢眾邦銀行、中關村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山東藍海銀行、遼寧振興銀行、吉林億聯銀行、上海華瑞銀行等。

民營銀行的票不多,偶爾可以看到三湘銀行和振興銀行的票。

實體企業收票時,一定要做這個判斷

所以在收票的時候,優先的要儘可能收國股票,之後是大商票,再之後是小商票。

前邊也提到過,有一些小農商行開了幾百億的票,這種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城商行裡面,而發生在國股票裡面的情況很少。

發生在城商行裡面的情況時,這種票的流通性就比較差,就會被歸到網紅票的類別裡面。所以,企業最好不要收網紅票。

現在大家比較認可的網紅票大概有包商銀行、營口銀行、錦州銀行、哈爾濱銀行等,這些票,其實風險也不高。

但是,行業很多人就是這樣認為這些是網紅票的,因此這些票的貼現價格一直相對比較高。

甚至當時錦州銀行在風口浪尖的時候的價格是年化12,那就比商票還高很多啦。

除了城商票之外,那就是三農票了,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這些票比較雜,但是在票據裡佔據的比例並不是很大。

其貼息價格也比一般的城商票高一點。

三農票之外,就是外資銀行。

實體企業收票時,一定要做這個判斷

外資銀行包括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等。

有一些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或者名字很陌生,不同於中國的城商銀行的起名字的習慣的,那八成就是外資銀行啦。

外資銀行的票的價格正常情況下和三農的票的價格差不多,在年化4到5左右。

要特別注意的是,銀票不僅包括銀行承兌的票,還包括財務公司承兌的票。

其實財務公司也是央行批准設立的有開銀票權限的金融機構。

財務公司承兌的銀票就是財務票,全國目前有230多家財務公司,有大有小。有的是央企國企,有的就是大型的實體企業公司。例如中建財務票、一拖財務票、鐵建財務票等就是國企背景。

而創維財務票、長虹財務票、海信財務票等,這些公司其實有可能也是國企公司,這個我沒有查,但是看名字的話,也和那些明顯的中子頭的財務公司有區別的。

財務公司的票的價格是年化5到6左右。有一些開票太多的財務公司的票的價格可能更高,到達年化20,這種票就千萬不要收了。

所以,看到票之後,第一要判斷的就是要收好流通的票。如果自己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詢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