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歐洲腹地的東南歐巴爾幹半島,從古至今一直是民族衝突,戰爭頻發的多事之地。

巴爾幹半島歷史悠久,而地處歐洲文明,阿拉伯文明亞洲大陸文明交界點,從羅馬帝國開始,先後被羅馬、拜占庭(東羅馬帝國)、阿瓦爾(柔然)、奧斯曼土耳其等帝國所統治。

匈奴人,阿瓦爾人,倫巴第人,保加利亞人,羅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你來我往,後面“綠羅馬”和“第三羅馬”俄羅斯又因為巴爾幹大打出手,說是“歐洲火藥桶”,一點也不為過。

時至今日,巴爾幹半島上仍然亂象叢生,前有南斯拉夫的解體,一分為七。比蘇聯解體還慘,蘇聯解體俄羅斯好歹保住了 大部分國土,而南斯拉夫解體真的像當初的奧匈帝國一樣灰飛煙滅。

最尷尬的是後面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塞爾維亞的一個省科索沃又要獨立,那不是二次解體?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前南斯拉夫現狀


而科索沃戰爭後科索沃逐漸事實上取得了獨立地位,2008年宣佈獨立到今天,世界上已經有108個國家給予承認,但中國從沒有承認過它,國際科索沃問題也一直懸而未決。

中國為什麼不認科索沃?讓我們來梳理下科索沃的歷史脈絡,探討其中緣由。


前世篇:早期歷史

塞爾維亞王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

雖然科索沃民族成分複雜,但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那就以阿爾巴尼亞人為正統吧,你塞爾維亞就靠邊站了。

阿爾巴尼亞人最早在4~5世紀就定居在科索沃地區了,6~7世紀,歐洲流氓斯拉夫人來了,他們在科索沃建房子,修樓子,當然開始壓榨科索沃本地人的生存空間了。

斯拉夫這個民族,無論是東斯拉夫還是西斯拉夫,典型代表波蘭和俄羅斯,歷史上哪個是和平發展的了?

就地緣政治說來說,統治了科索沃就等於抓住了巴爾幹的“七寸”,公元12世紀,塞爾維亞王國統治了科索沃,今天的塞爾維亞堅決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之地位,說是“自古以來”應該沒問題吧?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科索沃和塞爾維亞


早在1170年,塞爾維亞抓住了歷史賦予它的便利,戰勝了早就日薄西山的拜占庭帝國,塞爾維亞開始同化了一部分生活在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

科索沃首先成為了塞爾維亞領土。

隨著歷史的進程,拜占庭帝國的老態龍鍾和新興的奧斯曼帝國矛盾開始不可調和,新興帝國取代老舊帝國越發的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嚴格說起來,塞爾維亞王國起來後拜占庭就退出了塞爾維亞地區,包括科索沃。

而地處巴爾幹的科索沃由於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了當時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注意。

1389年6月15日,科索沃荒野成為了塞爾維亞人抵抗奧斯曼帝國的流血之地,奧斯曼蘇丹更是被善戰的塞爾維亞人刺殺身亡,但是並沒有拯救塞爾維亞。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拜占庭和奧斯曼的對抗


基督教(其實主要是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從科索沃戰役開始了在此地幾百年間的反覆爭奪。

蘇丹的兒子為父報仇包圍了塞爾維亞軍隊,並將其擊潰,塞爾維亞被迫向土耳其納貢,成為其附庸。

這樣算來科索沃成為了奧斯曼附庸的附庸,用西方國家的素質水平來看,自己的附庸的附庸還是我的附庸。

所以,科索沃開始歸屬奧斯曼帝國。

從15世紀後半葉起,塞爾維亞經受了土耳其長達400年的統治。

人們的居住地被劃分成一個個行政區。許多基督徒被迫改信伊斯蘭教。

17世紀末,德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征服了塞北部地區。以薩瓦河和多瑙河為邊境,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和哈布斯堡這兩個帝國瓜分殆盡。

當時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和奧斯曼對巴爾幹分而治之,奧地利帝國控制北方,南方由奧斯曼帝國控制,而奧斯曼帝國為便利其統治,採取措施讓皈依天主教的阿爾巴尼亞人接受伊斯蘭教。在這種情況下,不願意接受伊斯蘭教的塞爾維亞人許多開始遷徙到西方或者奧地利,就算留在本地的也為後世的民族,宗教問題挖了一個大“坑”。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三大帝國對於巴爾幹的爭奪


奧斯曼統治下的巴爾幹是愚昧、腐敗、混亂和暴戾的同義詞,塞族的大量離去導致阿爾巴尼亞人佔據了科索沃地區,填補了塞族留下的真空。到19世紀,科索沃已成為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的地區。

而在科索沃,奧斯曼改變了阿爾巴尼亞人的宗教信仰,這是奧斯曼的成就之一,不過對於塞爾維亞來說是不堪回首的痛苦。

近世篇:民族獨立風起雲湧

從18世紀開始,巴爾幹各族反抗奧斯曼統治的民族起義一浪高過一浪。

1.塞爾維亞人

1815年,歐洲大陸上不管是俄羅斯還是奧斯曼都捲入了拿破崙戰爭的漩渦中,塞爾維亞此時乘奧斯曼無力兼顧,渾水摸魚,於兩次起義後建立公國,塞爾維亞民族意識覺醒。

2.阿爾巴尼亞人

1878年塞土戰爭後,阿爾巴尼亞的民族復興運動不斷高漲,大有向塞爾維亞人學習的良好勢頭,而奧斯曼由於擔心塞爾維亞過分強大而對阿爾巴尼亞人採取縱容的態度。科索沃地區的塞爾維亞人受到阿爾巴尼亞人的排擠,在奧斯曼帝國崩潰前期,已經有6萬塞爾維亞人被排擠出科索沃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今天的科索沃問題,其實就是塞爾維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的民族問題,還有就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問題,典型的民族宗教問題。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巴爾幹戰爭


3.巴爾幹聯盟

其實奧斯曼不死,巴爾幹各族還能為了同一個目標,為推翻奧斯曼這座大山而聯合起來。

1912年,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組成的巴爾幹聯盟向正處在崩潰前夕的奧斯曼帝國宣戰,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被奧斯曼帝國統治5個世紀的科索沃迴歸塞爾維亞,不過它早就就阿爾巴尼亞人佔主體了。

這也為後來的科索沃獨立埋下伏筆。


現代篇:曲折獨立路

從南斯拉夫開始,一直到後面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民族問題一直是困擾其國家的主要矛盾所在。

1941年,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吞併,科索沃一心想歸入墨索里尼拼湊的“大阿爾巴尼亞”,導致10萬的塞爾維亞人逃離家園。

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以致於在法西斯入侵科索沃的時期,一度被認為是阿爾巴尼亞人民的解放者。

1945年,南共中央不顧阿爾巴尼亞的強力反對,將科索沃併入了南斯拉夫治下的塞爾維亞。塞族和阿族的民族矛盾並沒有解決。

鐵托在的時候還管得住,不過1980年,一代偉人鐵托逝世,南斯拉夫失去了具有個人權威的領袖,各個加盟國分離勢力逐漸羽翼漸豐。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1992年,南斯拉夫聯邦解體,不過擁有“大塞爾維亞主義”的塞爾維亞又和黑山組成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科索沃被迫又和塞爾維亞綁到一輛戰車上。阿族人在南斯拉夫聯邦內部建立共和國的希望就這樣被塞爾維亞抹殺了。

塞,阿兩族之間矛盾不減反增。

波黑戰爭後,強勢的塞爾維亞開始有組織的向科索沃移民,更是引發了阿族人的生存憂慮。

塞阿兩族矛盾最後終於兵戎相見,更是招致了北約13國的武力干涉,戰爭結果是“塞爾維亞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塞爾維亞軍隊撤離科索沃地區。

沒有了塞爾維亞軍隊的駐紮,科索沃的獨立進程開始加快,歷史證明了塞阿兩族不可能在同一個屋簷下和諧的生活。


“科索沃”塞爾維亞之痛,細品前世今生,解讀為什麼我們絕不承認

塞爾維亞軍隊


2008年科索沃終於實質獨立,西方國家108個陸陸續續給予承認。

結語:

科索沃的獨立,首先塞爾維亞是發誓永遠不承認的,不過說句老實話,塞爾維亞如果在處理兩族問題上給予阿族更多的民族自治權,科索沃也不至於憤而離去。

國際上,除了中國,俄羅斯,西班牙,還有以色列不承認,雖然態度一致,不過出發點不同。作為一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它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大力支持,因此以色列不會去承認。

對中國而言,一個主權國家內的自治省份,搞所謂的“全名公投”,造成國家的分裂,中國絕對不會認同這樣的獨立方式。

如果認同,難保中國自己的“科索沃”不會有樣學樣。

西班牙分裂勢力也很強大,包括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出於自保,也不會承認。

一個小小的科索沃,折射出了西方大國對巴爾幹無盡的貪婪——不惜屍山血海也要達到戰略目標。

科索沃的獨立,是南斯拉夫分裂解體這場悲劇一個沉重的音符,而西方勢力在此地始終存在大國間博弈的身影,更為科索沃的未來,塞阿兩族的未來增加諸多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