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商業養老保險是滿足老有所養的重要手段!

養老,一直是社會中亙古不變的話題,因為每個人都會老去。

對於退休後的養老錢從哪裡來,很多人立馬想到的是社保養老金,但卻忽略了商業保險也能起到養老的目的。

近日,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便在中國壽險業峰會2020暨人身險專委會年會上表示:“商業養老保險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群眾老有所養的重要手段。”

銀保監會:商業養老保險是滿足老有所養的重要手段!


無獨有偶,人民日報海外版也曾發表了一篇《養老還是得大家一塊來》的文章。文章指出:

❶.單獨依靠政府來全面承擔養老是不現實的。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末,中國65週歲及以上人口已經佔總人口的11.4%,中國社會的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然而中國的老齡化卻又是“未富先老”: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全社會的養老資源相當有限。

❷.政府不是萬能的,社會也應承擔責任。

在歐美國家,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多種多樣的養老方式都是由社會來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政府則承擔監管的職能。與之相比,中國的社會養老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銀保監會:商業養老保險是滿足老有所養的重要手段!


在我們還在想依靠政府養老時,政府卻也想依靠商業養老保險的力量。

為了化解養老困境,社保之外,提早準備商業保險已成不二之選。

有人又說了,我這不還有子女嗎?

不管你有多不想承認,“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卻從來不是父母的家”這句話是真的既殘忍又現實!

而且,即便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孝順,一旦身體有恙,自己手上沒錢時,又有多少為人父母者能忍就忍、能扛就扛?為的就是讓子女少花些錢,醫院太貴,去不得。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從2015到2035年,中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佔比提升到29%。

這意味著啥?意味著:2012年五個人養一個老人,2030年兩個人養一個老人,2050年一個人就得養一個老人。

俗話說“養兒防老”,然而80後、90後在本該“三十而立”的年紀,對贍養父母卻倍感壓力。

據調查,九成80後確定自己無法贍養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後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當年都言“養老防兒”是笑談,而如今孰料一語成讖。

養老最怕觀念錯誤。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

銀保監會:商業養老保險是滿足老有所養的重要手段!


寫在最後

其實,很多人不是不知道養老不能靠別人的道理,只是習慣於逃避,好像不去碰它,它就不會來。

但事實是,你也許不一定會生病、不一定會發生意外,但一定會老去。

為了20年後、30年後,甚至40年後的“美好老年生活”,為了在不給子女增加負擔的情況下還可以想去哪就去哪、想怎麼活就怎麼活,退休養老生活,真該提早準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