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文|杉杉育兒

孟子————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自古百善孝為先,為人子女,理應孝順父母。但是現在慢慢的有很多人忽略了自古重孝的禮儀,傳統美德淡薄了,更多的以孩子為主,家裡所以人都圍著孩子轉,孩子說一不二,像一山霸主,所以人都得聽他的,這讓孩子無法清晰地認識自己的錯誤。

坤寶是家裡的心肝寶貝,聽名字就知道他是萬千寵愛集一身,乾坤是他,寶貝還是他。他是貴子晚來,富貴不減,父母年近四十才有了他,本來以為這輩子與子嗣無緣了,老來得子,所以格外的寵愛。

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在爺爺奶奶眼裡,坤寶就是土皇帝,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真的是含著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吃飯要喂,穿衣穿鞋都要侍候著,捨不得他動手。一天晚上快十二點了,坤寶想吃烤地瓜,爺爺說:“現在太晚沒到得賣了,明天我們再買好嗎?坤寶馬上說,我們上次去的那個步行街很晚都有。那個步行街離家裡有二十公里呢,但是爺爺還是開車出去給他買回來了。爺爺奶奶常說:“我的孫子值得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想吃什麼都可以。”寵的坤寶無法無天了,如果有什麼不能及時滿足的話,就睡在地上撒潑打滾,大喊大叫,我還是你們的寶貝嗎?這也不給我買。他一哭,所有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坤寶的父母也不覺孩子有什麼不對,覺得他年紀還小,無所謂,再說自己的家庭條件也不錯,不差他這一點,好不容易才有的兒子,格外的珍貴。

隨著坤寶的一天天長大,要求也隨著提高了,特別是上小學以後。每天變著花樣的跟父母和爺爺奶奶提要求,今天想要多一點的零花錢,明天想買名牌的球衣球鞋。坤寶的口頭禪:我的同學都有,我也要有,我要做到,我有別人無,別人有的東西,我要比他的更好。”

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一天坤寶一回家見到爺爺就獅子大開口地說:“爺爺我想要一個火箭模型可以給我買嗎?也不貴,才兩萬塊錢。”爺爺一聽就噎住了,慢吞吞的地說,坤寶啊,一個模型兩萬塊錢,太貴了,我們買了小的吧,或者換個別的。坤寶一聽就炸了,怎麼沒錢了,你不是說我值得最好的嘛?你們死了以後,東西不也是我的嗎?我只是提前預支了而已,說著摔門而出。留著兩位老人面面相覷,心裡苦啊,這就是自己從小寵到大的孫子。把最好的都給他,他卻想讓我們早死。

古語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們從小就的教育好孩子,不要總以為他們還小不懂事。孩子不孝順、不懂事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幾個特徵,家長要留心了,很有可能是不孝的信號,要及時糾正。

1、隨意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

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裡的寶貝,父母、老人都比較疼愛、基本的願望都回滿足孩子。偶爾一次的不滿足他的要求,就開始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

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在言語上,常常對父母破口大罵;在心裡,可能也缺乏對父母最的尊重。

當然,這並不是說孝順就是對父母百依百順。

當察覺孩子開始頂撞自己的時候,父母也要開始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如果真的只是孩子耍耍小脾氣,那父母就要開始引導孩子,找機會跟孩子談一談,瞭解孩子為什麼喜歡頂撞,然後再耐心的開導他們。

2、經常動手打人

在家裡客廳上玩耍時,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一幕,有些孩子在跟爺爺奶奶甚至父母玩耍時,一不順心就隨手打人,雖然說孩子還小,打人不疼,但我們往往忽略孩子動手打人是個不好的習慣。等孩子再大些,如果再有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動手打人就會產生很危險的後果,甚至將來可能有暴力傾向。

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3、愛攀比,不知足

像上文的坤寶,別人沒有的,我也要,別人有的,我要更好的,更貴的。孩子總想用不同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考慮父母的經濟條件。

當孩子有上面這些情況出現時,父母們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其實最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相對平等的才能更好的相處,父母一方一味的付出,會讓天平失去平衡,那麼就會出現問題。

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所以想要孩子長大孝順,就需要從小開始正確教育、引導:

1.不要溺愛

我們要做到疼愛而不溺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2.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自強

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讓孩子明白體會到通過自己勞動得來的果實是最甜的。

孩子身上這三個特徵,是將來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可要及時干預

你們對於今天的話題,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