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豔紅用愛編織幸福之家

“同志,請寫寫我的兒媳婦,如果沒有她,可能躺在床上等到見閻王那天去了。”4月19日,雙峰縣花門鎮清和村71歲的舒右滿奶奶,情緒分外激動:“這麼孝順的好兒媳,打著燈籠也找不出第二個,趙家祖墳冒青煙了。”

趙豔紅用愛編織幸福之家

(趙豔紅與婆婆)

這麼懇求宣傳兒媳的,還是頭一次,這是怎麼回事呵?正在這時,從土裡做事的兒媳趕了回來,帶著泥土的芳香,笑著說:“歡迎呵!來客人了。”隨之向記者介紹:“我名叫趙豔紅,今年35歲,孃家就是隔壁的中坪村人。2008年元月與丈夫趙如蘭結婚,生育一男,12歲讀5年級了,全家4人,幸福美滿。”言語間透露出堅毅果敢的巾幗豪氣和女性純樸的心靈之美。聽說要採訪她,趙豔紅極力推託:“沒有什麼好寫的,孝順大人是應該的,不值一提。”

聞訊趕來的村幹部和鄰居的嬸嬸大娘們,七嘴八舌,擺起了“龍門陣”:豔紅是個苦命人,8歲喪母,與大一歲的哥哥相依為命,父親辦完母親的喪事後,就丟下兄妹倆外出打工,家裡只有年幼的兩兄妹相依為命。2005年11月,在廣州打工的豔紅,突然接到廣西北海一建築公司打來的電話,說父親因腦梗塞突發,不幸去世,速去料理後事。豔紅與哥哥急忙趕赴北海,將父親遺體火化,那年她剛20歲。與趙如蘭結婚後,公公婆婆身體差,隔三差五地住院治療,她乾脆把家搬到醫院裡,當起了“護理師”。“活了70多年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難以置信呵,弟弟弟媳好福氣。”71歲的伯母打響頭一炮,誇讚著侄媳婦。

“是呵,全村人都誇讚趙豔紅的孝順和愛心。”村婦女主任趙賽紅接過話頭:“2015年4月份的一天,正在犁田的豔紅公公突然昏倒在水田裡,人事不知,被發現後,家人請人將他送入當地醫院,後轉入雙峰縣人民醫院搶救,接到電話的趙豔紅連夜從廣州坐高鐵回來,一直照顧到公公病情好轉才再去廣州。2019年3月,公公病情加重,在縣人民醫院住院期間,豔紅像女兒一樣照顧公公。公公咽不下飯,她就煮粥一口口地喂,粥喝不下就喂牛奶。只要一聽到公公有不舒服的呻吟聲,她就馬上為公公做按摩。住院期間,她照顧公公每天寸步不離,為他擦身洗澡,照顧服藥打針,事事細心周到。2019年5月,公公懷著對親人的不捨離開了人世,但豔紅的所作所為,為全村尊老敬老樹立了榜樣,也為村裡的精神文明建設樹起了風向標。”

“侍奉老人是兒媳天經地義的份內事。”趙豔紅攏了攏秀髮,笑著說。“我在2001年讀完初中後,就踏上了廣州打工之路,與丈夫趙如蘭就是2002年在東莞打工時認識的。我們同在製衣廠的一個車間,他比我大6歲,人本份老實,不善言談,但做事穩重,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正是看中這一點,我才與他接觸,漸漸地友情發展成戀情。2008年12月26日,我們倆結婚。婚後我們繼續在廣州打工,不久後我們從廠裡出來創業,開了一家服裝店。2009年9月生下兒子後,我們把公公婆婆接到廣州一起居住,一家5口,其樂融融。2015年,年紀漸大的公公婆婆思念故土,執意回家。誰知當年的4月份,公公就突發重病,我只好先回來服侍公公了。2017年春季,公公身體尚未痊癒,婆婆在地頭做事又摔斷了4根肋骨。2018年,婆婆舊傷未好,又添新病,因高血壓引起中風癱瘓,生活無法自理。從2018年至2019年2年多的時間,公公婆婆先後輾轉長沙、婁底、雙峰等各醫院住院治療,醫藥費花了10多萬元。有時公公婆婆在醫院裡住在一個病房,我要輪流服侍他們,晚上基本上是不能睡覺。”

“趙豔紅了不起,還是一個有技術專業的‘保姆醫生’呢。”鄰居趙大媽對這個女強人讚賞不已:“豔紅為婆婆量身定製了療養套餐:每天為婆婆洗澡擦身至少2次;為婆婆按摩和熱水燙腳半個小時以上;扶著婆婆做康復運動4次以上。按時洗頭梳頭和煮飯餵飯,飲食起居都按科學配方進行,2年不到,創下了婆婆從臥床不起到坐著輪椅再到現在能拄杖行走的奇蹟。同時,還有她65歲的聾啞叔叔也要她照顧,在她眼裡,這些都不算什麼事兒。”

目前,在婆婆病情穩定的情況下,趙豔紅利用空閒時間,在保險公司跑點業務,補貼家用。“是趙豔紅的孝順心打動了我,我們全家才投保險的。”本村52歲的佘老闆告訴筆者。“感謝佘老闆等鄉親們對我的關心和厚愛,我的保險業務順風順水,今年已拿下了10多份保單,估計收入6萬元不成問題。只要婆婆在一天,我就要侍奉一天,讓她晚年幸福安康;無所謂苦和累,只要一家人和和氣氣,平平安安,這就是最大的幸福。”趙豔紅的一席話,說出了她的期盼和願望。

“這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娶了這麼一位通情達理,甘心奉獻的‘豔妹妹’,這是上天對我的恩賜吧,我一定好好珍惜。”丈夫趙如蘭臉上盪漾著歡樂的笑容,也道出了對妻子肺腑之言。(王玖華 趙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