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文字/菜菜

編輯/菜菜

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是個"倔脾氣",倒也不是處於叛逆期,而是長期喜歡跟父母作對,總是喜歡反著來,這一點讓很多家長頭疼。

很多家長就想問:孩子的倔脾氣到底從何而來?明明從小就教孩子要乖巧聽話,向來都是嚴要求,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這時候,家長先不要急著責怪孩子,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問題。

案例分析

生活當中,我還真遇到過令人頭疼的孩子和父母。我一個親戚就住在我們小區,經常帶孩子來我這兒玩,還常常分享自己的"虎媽式"育兒經。我這個親戚從來沒有鬆懈過對孩子的教育,孩子一天24小時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就連交朋友也要經過媽媽的把關。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可是這個孩子卻沒有他媽媽口中那麼乖,小小年紀就有了叛逆傾向,還常常鬧得讓老師請家長到學校。我這個親戚回家以後對孩子又打又罵,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她越打,孩子就越是反抗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味抱怨孩子,不如先走出自己的教育誤區

孩子犯錯,家長也會犯錯。我這個親戚很顯然沒有選對教育方法,才讓生活成了親子之間的"搏擊場",鬧得兩方都不好受。當孩子不聽話、逆反的時候,家長不妨先走出自己的教育誤區:

1、用暴力解決問題。

根據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具有家暴傾向的人大部分都生在一個不愉快的原生家庭。

如果父母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不但培養不出順從、乖巧的孩子,還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最後在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2、過於注重父母的權威性。孩子和成人一樣,具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也需要被尊重,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在家裡只會命令孩子、指使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本能性的反抗,或是最終失去自我,兩者都是很消極負面的狀態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3、缺少激勵式教育。很多家長在孩子考砸之後只會說:"這次又退步了,太粗心了",而不是幫孩子分析,鼓勵孩子找到進步空間。這樣一味打擊孩子的教育方式只會消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聯繫,由於無法在父母身上獲得想要的安全感和鼓勵,孩子慢慢地就不喜歡和父母親近了。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實,教育不是單方面的矯正,而是雙方促進。西方哲學家曾說過:育人也是育己。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總是挑孩子的毛病,也要發現自身的不足並及時改進,教育不是對孩子單方面的矯正,而是雙方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

改變心態,選擇這些教育的小技巧

在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時,先不要忙著責怪,家長要先改變自己的心態,不如試試這些小技巧: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孩子的視角和父母始終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代溝"。由於家長和孩子從小生活的背景不同,想法自然也有差距。在家長教育孩子之前,可以先試試融入孩子的"流行世界"。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就比如說,一個孩子如果喜歡追星,家長應該試著去挖掘孩子偶像的閃光點,聽聽孩子愛聽的歌,看看孩子喜歡的節目,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對他們的理解就更深一點。

2、 把命令轉化為溫柔的請求

孩子的獨立人格需要家長來維護,家長千萬不要"使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被壓制的不適。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著把"命令"轉化為"請求",例如想要孩子幫忙拿東西時,可以說:"寶貝,能不能搭把手呢?"這些日常中的措辭運用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需要且被尊重,孩子才會願意與父母平等交流

三、多給孩子一些發言權

很多時候孩子採取反抗的方式,是因為個人情緒的爆發。平時沒有給孩子說話的權利,孩子就會以別的方式反擊。父母應該採用更加民主的教育方法,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敞開心扉。

孩子的倔脾氣從何而來?家長不要忙著責怪,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文末總結

孩子會不聽話、愛反抗,不單純是由於孩子出了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如果家長們遇到孩子叛逆的情況一定要冷靜分析原因,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儘早解決問題,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

每天分享育兒身邊事,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菜菜寶貝育兒,為您答疑解惑!#育兒身邊大小事#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