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俗話“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意思是說,人窮的時候,不要做三件事,人富的時候,不要結交三種人。有道理嗎?由於時代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古人的俗語不一定實用現代人,但很多類似的俗語,本質上都是教人為人處世的道理,是勸人學好的。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窮不碰三藝

藝,就是藝術、技術、手藝的意思,說白了就是你用來吃飯的本事。和很多人說的做生意沒什麼關係,其實三件事情,是說不要做冒險的事情、不要做違法的事情、不要從事低賤的事業。

冒險的事

有人說富貴險中求,所以為什麼不能做冒險的事情呢?

這實際上是古人求“安穩”思想的一種體現,哪怕如今,為什麼很多人擠破了頭要進編制內、要考公務員,因為一旦你進入了,就有了鐵飯碗,特別這次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體會到了這一點。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但假如說所有人都這麼想,人類文明必然停滯不前,我們不會有支付寶、不會有網購、不會有快遞,因為從來沒有先例證明這些事能成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肯定是冒險去做這份事業的。

更多的時候,當一個人窮怕了,會想辦法搞塊錢,聽說炒股賺錢就去炒股、聽說炒幣賺錢就去炒幣,實際上連K線都看不懂,自然是底褲都要輸掉的。

所以說,不冒險,是指你要在你啥都不懂的時候,隨意涉足一個行業。而當你學習了足夠多的相關知識,為什麼不能去冒險呢?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違法的事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不得不承認,有相當一部分違法犯罪的人,是被逼無奈。窮到要餓死了,只能去搶劫,記得以前看新聞,一個老爺們兒去搶劫,結果窮人搶窮人,錢一分沒有,只搶到一根菸,還被判了刑。

還有近期比較火的格瓦拉同學,名言“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上班的”。

所以你看,很多被逼上絕路的窮人,真的不是賺不到錢,而是懶。現代社會賺錢的路子那麼多,雖說不能都賺大錢,但是養活自己一個人還是足夠的。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有時候真的有道理。

人窮不可怕,懶才可怕。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不從事低賤職業

古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職業也是分三教九流的。

你命好,生在貴族,天生就是上等人,命不好生在戲子家,天生就是下賤人,所以古代人考科舉那麼難,為什麼還要考呢?范進考了一輩子,四五十歲才中舉,結果高興得瘋了,為什麼呢?

因為對古人來說,學而優則仕,是實現階級跨越的唯一途徑。

對范進來說,他如果不能中舉,只能一輩子受白眼,他老丈人不過是個屠夫,也屬於低賤職業;再如韋小寶,如果沒有那段奇幻之旅,他的命運也多半是隨著妓女母親在青樓過一輩子,長大了當個皮條客就完了。

低賤職業,是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古人勸你好好學習,光耀門楣。

當然,現代社會是不存在這些事的,人人平等、行業平等、哪兒哪都平等。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富不親三人

富不親三人,是指小人、情人、貴人。

小人很好理解,是人不是人都不會親近小人啊,但是當你富有之後,應該具備一雙慧眼,很分辨出誰是真小人、誰是真君子。因為小人總是善於偽裝的,他們偽裝成君子接近你,如果你不能分辨,必然吃虧。

情人也不用說,話說男人有錢就變壞,一旦有了錢就去沾花惹草,對身體的傷害且不說,君不見無數家庭就是這樣破碎的嗎?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最後這個貴人就很奇怪了,按理說人生在世,都需要個貴人扶持,那為什麼不能親近貴人呢?實際上,這裡的親近應該理解成“過分依賴”。很多人都是這樣,得到了貴人的扶持,富貴起來之後,本來就該靠自己奮鬥了,然而心裡總想我就算不努力,貴人也會幫我呢。

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永遠脫離不了窮人思維,一旦離開貴人,終有一天還是會敗光家產,做回窮人。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哪三藝哪三人,真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