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真的是節奏很慢嗎?

南風暖暖


《清平樂》開播已接近一週,服化道的完美,讓許多宋迷,忍不住好評不斷,然而看過數集之後發現,除卻王凱、江疏影的主線因自身熱度而看點不斷外,《清平樂》整體劇情真的是清湯寡水、索然無味。

01

對比曾經《琅琊榜》的成功,不難發現,編劇的功力所在便體現在劇情當中的“放線收線”之中,以江左梅郎梅長蘇為線放,以官場六部行首下臺為收,收放自然的同時,又製造了衝突升級,外加升級暗線,身世之謎,一步步用線索收緊影迷心上的絞帶,用衝突填滿影迷的腦海,想不成功都難,然而,《清平樂》卻什麼都看不到,69集的長度,放緩了劇情推進腳步的同時,卻沒有給出相應的故事、衝突、以及暗線。

《清平樂》最大的衝突便是趙禎的身世之謎,結果首集便被揭破,講無可講,最大的看點是的大娘娘垂簾聽政與小皇帝的日益強壯,結果毫髮無損的解決,看無可看。最新的劇集當中,趙禎更是完美處理了仁孝二字,雖然生母順容未能臨死相見,但仍舊享有死後殊榮,大娘娘雖不願放手無上權柄,但仍逃不過壽數將近,結果權柄平穩過渡,完美接力!

但恰恰是完美的劇情,卻清湯寡水、索然無味,只因為“全劇皆好人”的古怪設定!

02

一個壞人都沒有的劇,你敢想象?

雖說《清平樂》的仁宗時期仁義無雙,百姓皆歌舞昇平,但朝堂之上無好人的說法,也不是能隨便編寫杜撰的,以《琅琊榜》為例,護國柱石都能成為國之蟲螯,而《清平樂》卻國事、政事清明,晏殊起起落落卻初心不改,一心為皇上擔憂,處處家國天下事事操心,歐陽修不修邊幅,卻直言不諱國事過失,處處育人助人,皇帝生母雖常年幽禁,卻依舊不忘為兒擔憂,近在眼前的相見時機,也仍舊不見,大娘娘雖權利空前,也仍舊不忘國朝姓趙,事事國朝為先,這是清平,卻過於歡樂了。

放線無形,收線無味,觀眾們看不到衝突,內心一片平靜,讓我想起了曾經有些觀眾的評論“你看過了?看過了!你記著什麼?什麼也沒記得!”沒有暗線,全都是明朗燦爛的大白話,一串好人的王朝,真心太過於寡淡了,如同沒有孜然味道的羊肉串,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03

王凱的演繹,四平八穩,仁宗的內心獨白,像臺詞一樣寫在了臉上,從失去生母的大朝會上看,激烈的內心衝突不斷衝擊著趙禎的理智,但帝王的擔當卻讓他穩穩地站在了朝堂之上,王凱的演技是純熟的,帝王內心世界的獨白被確切的演出來了,而帝王的悲傷也流露出來了,而這無疑不是選角的成功!

而江疏影的擔當更是實實在在的明示出來,雖不喜歡被指婚,待嫁之人更是修仙求道,不問世事,但江疏影飾演的小姑娘仍舊壓金線,穿嫁衣嫁到了李家,只因為她明白,擔當是一個人必須有的,直到她拿到了夫君的和離書,方才離開了新姑爺家裡,徹底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一個英姿颯爽的女人,一個敢作敢當的女人,一個心房住著心愛人的女人,這是一個好女人!

對比劇情的寡淡,王凱江疏影的演繹出現才是不辜負觀眾的期待,一個謙謙君子,一個婀娜美人,一個國事擔當,一個家室擔當,劇是好劇,除卻清湯寡淡的劇情,便只有王凱江疏影的演繹值得一看,想要大火,想要好評,《清平樂》且得走著看著!


二毛從影記


《清平樂》講述的是宋仁宗在位41年間在朝堂與後宮經歷的事情,這輝煌的“仁宗盛治”怎能用寥寥數集概括呢。

這部劇故事主線為宋仁宗在位41年的故事,劇情衝突不強,重在講述朝堂與後宮發生的不同的事,所以,這部劇不會像破案、探險類電視劇節奏快、劇情衝突強烈。

人物角色複雜,理清故事脈絡需要細細道來

電視劇《清平樂》講述宋仁宗一生的故事,他在位期間,北宋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該劇要把宋仁宗在位期間,朝堂和後宮中的事情講清楚,那就非常宏大了,要知道,唐宋八大家中有6位都出現在宋仁宗在位時期,而且都是在朝為官了的,單單是講述這些文人豪客都需要很長的篇幅說清楚。

在後宮內,少年時的仁宗又有生母李宸妃、太后劉娥的故事,經過廢郭皇后、另立曹丹姝為新後,又經歷張貴妃獨寵後宮、長公主趙徽柔和內侍梁懷吉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單單是後宮內發生的故事都很多。

人物角色之多,關係之複雜,使這部劇不能以快節奏的形式展開,如果加快故事節奏,就不能展現出仁宗在位期間的重要事蹟。

單獨的場景拖延了劇情節奏

故事節奏慢的原因在於增加了冗長的劇情,而這類劇情對推動故事情節雖有作用,但其作用也不是很大,只是用來表現出人物角色的特點。

因為故事主線是宋仁宗在朝堂和後宮中的經歷,而圍繞在仁宗身邊的臣子、妃子、宦官眾多,這些人之間的聯繫也錯綜複雜。為了講述清楚這些人,導演在鏡頭佈局上,著重埋下伏筆,但這樣的伏筆過多則讓故事節奏降低。

比如賈教習與夏竦私通的場景,縱然展現出了賈教習與夏竦之間的苟合,但對推動劇情發展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這裡就顯得有點多餘了。

《清平樂》是一部需要慢慢看的劇,劇中的服化道都非常精緻、美觀,還原了宋朝鼎盛時期的繁榮昌盛,演員臺詞對話中也彰顯宋詞之古韻。

能在這部劇中看到范仲淹、韓琦、司馬光、晏殊、包拯等名人,本身就是一種觀感享受,試問,有哪一步電視劇能夠集齊這麼多宋朝的名人呢?

電視劇故事節奏是一個主觀感受,有的人認為節奏剛剛好,有的人認為節奏太慢,這都需要自己觀看了才知道,節奏是否很慢。


閒人來看劇


這部由王凱主演的北宋時期歷史劇,看過的人最大的觀感應該是文言文臺詞,整部劇節奏是很慢,很張開宙(張開宙:清平樂的導演)。張開宙是出了名的“慢”,前部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足以證明,節奏不快,但好在隨著女兒家的愛恨情仇劇情發展,最後也變成了真香現場。前些時日看到這麼一張圖來形容他:

但同時也必須替部分網友發言一下:如果節奏太快,我就看不懂了!因為這部劇的出場人物和臺詞太優秀了!在看百官們上班之餘,他們那些脫口而出的文言文你看懂了多少?所以節奏不是不快,是真的不能太快!

人物一:富貴宰相晏殊忙於政務之餘,創作了《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人物二:著名的文學家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上傳便是之乎者也,和書院小兒辯論,朗讀並背誦全文的《岳陽樓記》,你是否還能背得出裡面的千古名句?在《清平樂》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范仲淹的仕途多麼不容易,幾乎一到朝廷就被貶,所以范仲淹也得了一個“範憨憨”的名號。

人物三:大文豪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不僅文學修養為後人所認可,更是當時宋朝成功的政治家。《清平樂》中的歐陽修由演員張本煜出演,在劇中的前幾集的歐陽修,還未嶄露頭角,還在自己的職位上默默耕耘。

人物四:司馬光,我們雖然對他的文章作品不熟悉,但我們都知道一個故事——司馬光砸缸,必須是一位聰明絕頂的人物啊。相對於上面幾位來說,司馬光屬於後輩晚生,但是他在歷史上的名氣卻是北宋時期最高的幾人之一。

就這些大文豪、大才子聚集在一起,夠養眼嗎?而且《清平樂》最被大誇特誇的服化是更優秀,簡直神還原,所以還是非常值得慢下心來看這部劇!如果不同意我說的請繼續看下面的貼圖:

好了,請為這麼優秀的我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