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率學習?一篇也許能幫你緩解焦慮的文章

舉個例子:

有人問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是什麼?”

愛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邊一小時,感覺就像一分鐘,而夏天你在火爐旁坐上一分鐘,感覺就像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1. 這就是學習。

再舉個例子:

微積分裡面的導數是什麼意思,數學上的解釋是,當自變量的增量趨於零時,因變量的增量與自變量的增量之商的極限。

如何高效率學習?一篇也許能幫你緩解焦慮的文章

但是用汽車類比的話,假設時間是自變量(x軸),行駛里程是因變量(y軸),隨著汽車的行駛,會在座標軸上劃出一條連續的曲線,速度快時曲線就會陡峭,速度慢時曲線就會平緩,而某一個時刻汽車的速度,就是這個點在座標空間的導數。

(參考Scott Young --《如何高效率學習》)

2. 好像明白什麼是學習了,但是學習到底是什麼呢?

可以先簡單理解為非機械性記憶,有人會說機械性記憶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啊,沒錯,但不是核心,就比如小學的學習,主要就是機械性記憶,加法減法,99乘法口訣,都是在把有限的例子通過記憶存儲起來,考試的時候也主要通過調取記憶來回答問題。

(參考YJango-學習觀01: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搞清什麼是學習)

但是長大以後,所學的東西越來越沒有辦法通過窮舉來了解到所有情況,必須通過有限的例子去推測無限的情況。

比如學會乘法以後,23*56就不能通過記憶來求解,而必須首先掌握一個方法,然後按照方法求得正確的答案,這個方法在編程領域叫一個函數,在AI領域叫一個模型,在生活中叫發現事情的內在規律,甚至某些時候也可以叫潛規則。

3. 那怎麼高效率學習呢?

說起來有點好笑,我覺得學習就和打遊戲一樣。

分3個步驟:

首先了解遊戲規則,效果同完成新手任務,逐漸熟悉遊戲;

其次,熟悉了之後會明顯感覺遇到技術增長的瓶頸,這時候就會想查攻略,尋找技巧,看別人的遊戲視頻,學習操作技巧,然後自己實踐,直到自己也學會這些技巧;

最後,技巧練到了一定程度,也會感覺到天花板,好像大神的操作就都是心神合一,並不是一個個技巧的堆疊,於是開始各種覆盤,總結,旁徵博引,甚至學習心理學、研究生物系統等跨學科方法,最後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形成自己的風格。

放到學習上:

  1. 瞭解學習的原理:建立知識和知識間的聯繫,就好像城市內部的道路
如何高效率學習?一篇也許能幫你緩解焦慮的文章

  1. 形成學習技巧:比如類比,視覺化,將抽象的知識梳理成快捷方式
如何高效率學習?一篇也許能幫你緩解焦慮的文章

  1. 融匯貫通:搭建知識和知識之間的高速公路
如何高效率學習?一篇也許能幫你緩解焦慮的文章

4. 遊戲也沒打明白,是不是就更沒法學好了?

終極武器--費曼學習法,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教懂別人來深刻理解。

(這段可忽略)費曼(Richard D Feynman),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運用費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鐘就能深入理解知識點,而且記憶深刻,難以遺忘。費曼挑戰任何一位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教授,即不管這些教授告訴費曼多麼複雜難懂的數學知識,只要他們使用簡單的術語(不得使用費曼覺得生僻複雜的單詞或術語)去描述,費曼就一定會得出同樣的結果。

為什麼教懂別人就能學會一個東西呢?因為在和別人表述的過程,首先就需要把龐大的知識凝練成1-2句別人能聽懂的內容,其次還要舉例子論證,再其次還要適當的深入展開,每一個環節無不需要你首先對知識有深入的理解,所以是一個很好的檢驗學習成果的反饋機制。

5. 學習有什麼用?又不如做生意掙錢來的直接。

這一點是這兩年感受最深刻的,身邊好多焦慮的朋友,很想做成一件事兒,而且其實是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兒的,但就是因為鋪天蓋地的噪音,淹沒了他想靜下來好好鑽研一件事兒的初衷。

而我則是在慢生活中感受到了學習的魅力,比如以下幾點。

5.1 從生物學角度,學習才能讓身體更健康,而純粹的花錢很容易導致過度治療

比如中國的醫療體系存在著嚴重的過度治療,急著掙錢的人就想著快速解決自己的疾病,於是過度用藥,多花了錢,同時也打破了人體系統的生態平衡,很容易在將來形成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於是再接著過渡治療,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而學習的目的就是知道在什麼時候看醫生,醫生的建議應該多大程度的接受(畢竟醫療體系也是個商業系統),哪些症狀應該通過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來調節。

(參考王東嶽-混沌大學《人體哲理淺談》第95課-就醫用藥原則)

5.2 從物理學角度,學習可以讓人更長壽

影響人類發展的物理學定律,除了能量守恆定律,還有一個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在一個獨立系統中,熵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宇宙的死亡-熱寂,描述的就是熵增的結果。

就比如我和自己的房間是一個系統,如果不打掃房間,每天東西亂丟,那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會經常發現找不到東西了,而如果一直不打掃,你就會發現根本沒法住了。而打掃衛生就是一個減熵的過程,會幫助我在這個房間繼續住下去。所以換到人體物理系統和精神系統也是一樣的道理。

熵代表的是一個系統的複雜性,科學點說:描述的是一個宏觀態下對應的微觀態的數量,通俗點理解就是一件事你越不確定,覺得可能的情況越多,一般就代表著熵越高。

(暫不展開,有人感興趣可以單獨寫)

5.3 學習可以獲得更多滿足,學習是一種延遲滿足的行為,而延遲滿足可以獲得更多“糖”。

上世紀 60 年代,美國有個著名的“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馬上獲得一樣獎勵,比如 1 個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時間,得到 2 個棉花糖。實驗發現,能忍耐更長時間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例如,更好的考試成績、更強壯的身體、更高的收入等。這就是典型的延遲滿足感。

今日頭條的張一鳴就是延遲滿足的終極信徒,而他做的今日頭條就是給大眾用的即時滿足的產品,不妨仔細想一下這其中的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