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寺博物館推出國際古蹟遺址日系列活動

中國寧波網訊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今年的主題是“共享遺產、共享文化、共享責任”。圍繞這一主題,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通過線上線下雙融合方式,線上推出鳥類文物遺存展、防災科技展,線下推出免費參觀、專家講座等系列惠民活動,讓公眾零距離參與古建保護、共享文化遺產。

18日上午9點至10點,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推出限時限量免費入館參觀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踏春和參觀的遊客不少,不過沒有到達限量人數。

天王殿廣場的防災設備科普展示,由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和寧波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聯合推出,展出了隱藏在古建築中不為人熟知的各類精密儀器,比如用來監測古建築溫溼度、傾斜、沉降、材質、水文、氣象、影像等的傳感器和各類預防性監測設備,以及防震、防颱、防汛等災害應急設備。該展覽吸引了眾多孩子,“我之前很好奇保國寺為什麼能夠千年不倒,原來有這些高科技的防震防災設備在保護著呢,讓我學到了課本里沒有的知識。”來自海曙中心小學的周同學告訴記者。

“現在科學技術在古建築保護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古代人們是怎麼來保護古建築的呢?”為了解答現場觀眾的疑問,保國寺博物館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步推出題為“保國寺的古代防災理念和措施”的在線展覽,共同探索和解密古人在預防災害、應對災害方面的智慧。

“鳴·飛羽之美——野生鳥類科普展”則向公眾介紹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牙雕鷹首”,以及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等,帶大家邂逅大自然的精靈。記者獲悉,在4月16日-5月18日期間,這個科普展以“雲展覽”的形式在保國寺博物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

作為本次國際古蹟遺址日系列活動之一,4月17日,從事文物保護工作20餘年的符映紅在保國寺博物館非遺中心舉辦了題為《寧波保國寺遺產的保護與研究》的講座,分享她多年來在遺產保護方面的研究與心得。寧波晚報記者陳曉旻 通訊員張璐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