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為什麼一定要生一個兒子?

有人說,農民生二胎甚至三胎、四胎的唯一目的只是想生個男孩,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但是,農村夫妻非要生個兒子,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嗎?其實,這是有諸多原因的。

“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這句農村名言流傳了千百年,在今天仍然被不少人奉為經典。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雖然說養兒不一定防老,女兒照樣可以贍養。在生活中很多女兒對贍養父母比兒子甚至照顧得更好。特別是個別不孝順的兒子,不承擔贍養父母義務,造成老人晚年生活淒涼。可是有些農村家庭已經生了幾個女兒,為什麼還堅持一定要生個兒子呢?

農村人為什麼一定要生一個兒子?

因為在農村如果沒有兒子,有時候自己都會覺得低人一等,常常被村民看不起,甚至說成是“絕戶頭”農村本就對傳宗接代很在乎。特別是有時候在和村民鬧矛盾時候,如果被人戳中痛點,更是幾天想不通。久而久之,在村裡被村民輕視,失去應有的話語權。口水星子淹死人,可農村人又在乎這個,因而在生活上就不願與村民有太多交集,交流。在一個群體生活,誰都不願意被當成異樣眼光看待。在農村人看來,兒子是家裡未來的希望,更是精神寄託,一輩子就是為了小孩以後能夠有更好的生活而辛勤勞動,很多農村人為兒子勞碌一生。如果沒有兒子,就會覺得沒有了生活原動力,甚至還自己還覺得“我反正沒有兒子,憑什麼要辛苦勞作呢?”村裡一些老人甚至說,沒有兒子就算你再成功都是沒有用的。有時候覺得不敢恭維,但是細想又不知道到底有無道理。

農村人為什麼一定要生一個兒子?

就拿前些年我們村裡修路建橋籌錢,在農村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結果還是有幾戶沒出錢,理由是沒有兒子,而村裡居然沒有人有意見,覺得很正常。不能否認農村人生兒子傳宗接代還是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農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流傳很遠,誰都不想自家絕了種斷了香火,背上不孝的“罵名”。

農村人為什麼一定要生一個兒子?

以前的農村,哪戶人家生的兒子越多,在村裡就越有“勢力”更有面子,俗一點說男的多不受欺負。當村里人討論起誰家媳婦懷孕的時候,祝福的話一般是‘祝你生個寶寶兒子’,生了兒子後的往往都會高興的回覆,而生了女兒的只有含糊應答,最後別人才勉強安慰道“女兒兒子都一樣”。雖然現在農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早就根深蒂固,而且養兒防老的憂患意識早已深入每個農民的心底。

農村人為什麼一定要生一個兒子?

其實隨著觀念的改變,大家慢慢都會更加接受,而農村老人的關心也不無道理,農村需要勞動力,很多體力活像犁田耙田等女人是幹不了的,繁重的農業生產性質就決定了家裡需要個男孩。所以請大家不要再笑話他們一定要有個兒子的思想了。

當然瞭如今新一代農村青年對於生男生女相對更理性,兒子也好,女兒也罷,並無太多偏見。所以像重男輕女這種狀況只會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