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坐斷東南、掩有半壁,自然權謀非常,這裡試圖通過一點舉例來說明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按照清朝御用文人趙翼的說法是三國之主用人各具特色,較少雷同。那麼,孫權的用人特色是什麼呢?我以為是厚武薄文、以武統文。下面作一個必要的解讀。

孫權手下的武將集團的地位一直是相當高的,從周瑜(算是半個武將)、呂蒙到後來的呂岱、全琮。這些人不僅地位高於一般的文臣,而且,出將入相,威風得很。國家大事,孫權往往就商於這些人,像呂岱在交州乾的缺德事,連孫盛那樣的迂夫子都說他“其後不昌”。可是,孫權卻公開表揚呂岱的功勞。後來,呂岱官至大司馬是僅次於諸葛恪的人物。

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再有,淩統是祖孫三代世襲兵權,淩統死後,孫權撫養他的兒子,有人看見了,孫權自豪地給人介紹:“此我虎子也。”已經到了動用親情的地步了元老韓當的兒子韓綜不爭氣,孫權也只是小處分,沒想到這小子太狠,居然投奔曹魏,反過來攻打東吳,把孫權氣個倒仰,直到後來東吳殺了韓綜還把他的首級送到吳大帝的廟裡以告慰孫權的在天之靈副將周泰、陳武起於寒微,但是孫權對於他們信任有加,陳武的兒子陳表以庶族的身份和顧譚、張休、諸葛恪等貴公子一起侍奉太子,天下奇之。武將潘璋,史稱:“然性奢泰,末年彌甚,服物僭擬。吏兵富者,或殺取其財物,數不奉法,監司舉奏,權惜其功而輒原不問。”他死後,孫權還讓他的侍妾殉葬。

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最為說明問題的是就是孫權對周瑜、魯肅、呂蒙的評價,以魯肅的政治家的身份在孫權眼中尚不及吳下的呂蒙。呂蒙之所以備受孫權的重視,甚至把他和周瑜並論,除了荊州事件上一樣的孫權缺乏政治眼光以外,還有就是他屬於孫權一手栽培提拔的大將,包括周瑜在內都是前朝老臣。魯肅是周瑜的故舊,只有呂蒙是他發現並且器重的並且辦了大事的。趙諮在回答曹丕的提問時單獨把呂蒙的事情作為孫權會用人的例子提出,可見在東吳政權內部,此事一直是最高統治者津津樂道的。

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再看孫權的哼哈二將,一個全琮,一個步騭。

步騭為人比較幹練,他是東吳收取交州的始作俑者,而呂岱不過是順便摘了桃子而已。但是,步騭這個人很會討得各方面的歡心,有兩件事比較能夠說明問題:個是中書校事呂壹事件。步騭不惜抗言犯上,而此時他是和陸遜等人站到一處的,史稱,他和陸遜的關係很好,然而,孫權雖然誅殺了呂壹,但是對豪族的戒心絲毫沒有懈怠,步騭是深諳此中道理的。所以,在孫和、孫霸兄弟相爭的時候,雖然此二子都是出自步騭的同族步夫人名下,但是,步鷺見孫權意在孫霸,立刻放棄多年以來和陸遜的關係,站到了全的邊,成為魯王一黨的中堅分子。

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三國志》說步騭“被服居處有如儒生。然門內妻妾服飾奢綺,頗以此見譏。”陳壽是一貫喜歡用小事的描寫來作答他對人物的真正意義上的臧否的,所以,可以看出來作者對步的才千儘管讚不絕口,但是,於其私行則不以為然。步鷺還不算是離譜,而全琮的表現已經是十足佞幸的味道了。全是孫權的女婿,他對荊州的見解不在呂蒙之下,所以後來孫權表彰襲取荊州的功績的時候,專門提到了全琮一句:“君前陳此,孤雖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封為亭侯。後來孫權準備圍攻臺灣之時,全琮勸阻,孫權沒有聽從,果然得不償失,孫權以此自悔,全琮巧妙地回答:“當是時,群臣有不諫者,臣以為不忠。”把皇帝的責任完全推給臣下,讓孫權備感欣慰。到了孫權晚年,全琮已經是重量級的人物,和步騭、朱然共掌大權,而且他的兒子全寄直接參與魯王爭奪皇位的鬥爭。全琮也在和陸遜的對抗中扮演了不很光彩的角色。而全寄則公然給陸遜製造謠言,利用參拜長沙王廟的事件一舉打倒了陸遜。全琮的妻子魯班(此人後來多次興風作浪,居然和侄子通姦,真是不堪)是幕後的直接策劃人。

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以武統文,不單純是指用武將管理文臣,主要是武職壓過文職,只要看一下東吳內部的領導人物排名就可知道,第二號人物的實際不是丞相而是坐鎮荊州的上大將軍兼都護。

至少孫權時代一直是保持這種狀況的,比如步騭,以車騎將軍進而為丞相,全琮雖則沒有晉升丞相,但是以大司馬的身份主宰著後孫權時代的格局。丞相一職在孫權的手下不過是個秘書長而已,事權無法和將兵的話將相提並論,所以孫權以此授予好好先生顧雍而非張昭。以武統文的另一佐證就是武將的結局一般都算是善終,而文臣如張溫、朱據等雖是孫權走向晚年黑暗的傑作但是,虞翻的遠竄不是很好的說明嗎?

解析:大帝孫權的早年和末期的異同

其實從魯肅的蓋棺定論我們就可以看出,孫權是一箇中國早期的封建極權主義的早熟者,他需要的是聽話的草莽,而不是智慧的化身,雖則在創業期間他可以使用乃至重用他們,但是,一旦事態明朗以後,孫權還是要回到起點來,所以,才有了陸遜驚悸而死的悲劇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