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荀子

荀子和孟子思想方面有很多相通之處。他們都認為人性是基礎,孔子不談人性,孟子和荀子為儒家把人性問題解決了。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性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下流一樣,人是可以為善的。
孟子說,人有四種天性,叫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四種天性人皆有之。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仁義禮智是人的社會屬性

人是社會性的,一個社會性的人一定會有仁義禮智這四種社會性,可以說是社會性的本能,是每個人都固有的,不是外部強加的,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注意罷了。

既然人性是向善的,怎麼會有惡呢?孟子說,這是條件和環境造成的,雖然人性是向善的,但外部環境逼迫人去做壞事,他也會做。

孟子的人性向善理論,解決了仁義道德的人性基礎,因為道德沒有人性作基礎是站不住腳的。

人為什麼會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呢?這些"心"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由荀子回答了。

  • 性偽有別
  • 荀子把人性一分為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做性,一部分叫做偽。

    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荀子的偽不是偽裝,不是虛偽的偽,是人為。"偽"這個字是一個人字加一個為字,人為的就叫做偽,天生的就叫做性。

    就是人的自然屬性,是人作為動物也有的東西,叫做性。

    是人的社會屬性,就是人作為人才有的那些東西。

    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天生的、作為動物也有的、自然的屬性是惡的。

    人善是因為有後天的改造——偽,性偽有別。

    荀子把世界上的存在物分成四個等級:

    • 最低的一等叫水火,就是無機物;
    • 高一等的叫草木,就是植物;
    • 再高一等的叫動物,即禽獸;
    • 最高一級是人。
    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荀子說:

    水火的特點是有氣而無生;

    植物的特點是有生而無知,有生命而沒有感知,沒有心理;

    禽獸的特點是有知而無義,動物有感知、有心理,沒有道德;

    人是有氣、有生、有知、有義。有物質有氣,有生命有生,有感知有知,有道德有義。他說只有人有物質,有生命,有感知,有道德,因此人是世界上最高貴的。

    高貴在道德,如果道德不是人性的組成部分,那人就不是人了。

    荀子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辯也。”

    意思是人與動物的區別難道僅僅就是他雙腿直立,身上不長毛嗎?當然不是,人有道德。所以荀子觀點是人性有惡。

    因為人性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其中的社會性部分是善的——偽,自然性的部分是惡——性

  • 仁義禮樂,荀子孟子各講一半。
  • 孔子仁義禮樂都講,孔子之後,孟子荀子各講一半。

    孟子著重講仁義,荀子著重講禮樂;孟子要為仁義找基礎,主張人性向善,荀子要為禮樂找根據,提出人性有惡。

    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

    人性有惡就要禮樂。

    荀子說:“人之慾為善者,為性惡也。”

    人為什麼要有禮樂,為什麼要有道德,是因為人的自然屬性,也就是動物屬性是惡的,如果不用社會性去改造他,人就會變成動物。變成動物又怎麼樣呢?

    荀子說,人要是變成動物就活不下去了,因為人的動物性的生存倫理是低於動物界的。人力不如牛,跑不若馬,講生存能力,人甚至趕不上蛇鼠,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結成一個群體或社會。

    人依靠什麼結成社會呢?

    1. 把身份弄清楚,就是有秩序;
    2. 有道德,大家都講道德;
    3. 講禮,因為直接表現道德、維持秩序的就是禮;
    4. 靠樂,有了等級社會,有了秩序以後,大家還要心情舒暢,這就是樂。

    所以禮樂是幫助人們組成社會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叫偽,而無偽則信不能自美,沒有這樣一個後天的改造,人不可能變好,不可能變得有道德,所以非有禮樂不可,而且荀子指出,由於人的自然屬性是惡的,所以人不能改造自身。

    改造自己要靠聖人。如果有了後天的改造,有了禮、有了樂、有了仁、有了義,我們就能由一個本來很不好的,像動物一樣的個體,變成一個優秀的,天下最高貴的物種――人。

    結果是"塗之人可以為禹",就是普通人,只要講仁義禮樂,就可以變得像大禹一樣。

    • 孟子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關注作惡的可能性

    中華傳統啟蒙讀物《三字經》開篇首句"人之初,性本善"被後世認為是儒家"性善論"的總結,這是值得討論的,孟子的本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歸納起來,孟子和荀子都認為人性是道德的基礎。

    孟子和荀子都認為人的社會性是善,區別只在孟子不談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認為人的自然性是惡。

    他們都認為人有兩種可能性——向善的可能性和作惡的可能性。

    區別在於,孟子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關注作惡的可能性。

    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像流水一樣,水是往低處流,而人是往高處走,只要合理引導人就可向善,所以孟子主張引導,顯然這是柔性的,靠自覺;

    荀子把人作惡的可能性看作火,如不加以防範就會造成災難,所以防範是第一位的,所以荀子主張對人作惡的可能性進行防範。

    表面上看兩家的觀點水火不容,實際上是殊途同歸,都認為人應該成為有道德的人,人應該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一旦加強了道德修養,或如荀子說的,你可變成大禹,或如孟子所說,你可變成堯舜。

    荀子的防範是剛性的,靠強制,這個強制的過程,荀子稱作化性起偽,化就是改造,性是人的自然屬性,起是興起,偽就是人的社會屬性,也就是說要用人的社會性去改造人的自然性,這要靠聖人。

    荀子說法是: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也就是說,人的惡是自然帶過來的,是很頑固的,必須靠教化來改變。

    • 首先樹立君子的威望,用君主的力量來強制改變;
    • 第二點要建立禮義,就是道德;
    • 第三要建立法度,就是法令;
    • 第四還要有懲罰。

    這就是荀子的四大法寶:君權、禮義、法度和刑罰。

    這與法家的專制理論很接近,在先秦諸子中韓非是真正的人性本惡論者。

    自從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和儒家學派,他和他的學說與學派就成了後世無法迴避的話題。墨家、道家、法家群起而攻之,儒家自己則一面繼承維護,一面修正發展。墨家、道家、法家之間,包括儒家內部不同派別之間,也各抒己見,相互批判。由此,引發了一場歷時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紀辯論。

    簡要概括為:儒墨之爭,爭論的焦點是"仁愛還是兼愛",儒道之爭,爭論的焦點是"有為還是無為"以及儒法之爭,爭論的焦點是"德治還是法治"。

    參考文獻: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荀子·性惡》

    《荀子•非相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