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力推特惠贷款,精准驰援中小微企业

“很多很多中小企甚至可能活不过1个月,形势异常严峻,速度才是王道”

香港力推特惠贷款,精准驰援中小微企业

香港力推特惠贷款,精准驰援中小微企业

文 | 《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从4月20日起,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下简称“香港特区”)内一项新贷款安排开始接受申请,其全名为“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而从5月1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简称“金管局”)所推出的另一项“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亦将正式实施。

作为“组合拳”,二者初衷皆为减轻新冠病毒疫情对香港特区内的企业所造成的冲击。其操作方式亦分别体现出了商业化运作,“无需申请”、“无需审批”等一系列特点,均可谓“对症下药”。

“目前中小企经营压力接近‘爆煲’,纾缓其经营压力必须争分夺秒,我每周都有收到来自会员暂停营业或结业的消息。很多很多中小企甚至可能活不过1个月,目前形势异常严峻,速度才是王道,希望政府能加快政策落实到民的速度。”香港某创业协会的负责人近日公开呼吁称。

以香港零售行业为例,据香港零售管理协会发布的最新零售业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逾九成的零售公司录亏损,而按公司无能力经营比例推算,年底前或会有逾万间零售店结业,以全港约六万多间零售公司计算,即近四分之一存在结业危险。

对于正处于生死存亡线上的大量香港中小型企业来说,先后两场金融扶助“及时雨”若能落到实处,或将起到决定性效果。

商业化运作“及时雨”


受多重因素影响,香港部分中小企业生意近日大减,周转困难。为此,作为香港特区政府应对疫情对经济持续影响所推出的新政之一,在近期公布的“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安排当中,进一步优化了特惠贷款的相关安排,措施包括优化“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八成、九成及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由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下简称“按证保险公司”)与银行商讨执行细节后推出。


按证保险公司由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下简称“按揭證券公司”)全资拥有。后者于1997年3月时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外汇基金全资拥有,以商业原则在市场上运作。按照按揭證券公司官网简介,其使命包括促进银行业界稳定、市民置业安居及本地债券市场发展等。主要业务是购买以位于香港的物业或其他抵押品作抵押的按揭或贷款组合,以及经营一个平台,让香港特区政府为银行借予本地非上市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提供财务担保等。


为协助中小企业及非上市企业从参与计划的银行等机构取得贷款,按揭證券公司于2011年1月起推出了“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在本计划下,该公司会为合资格企业的贷款额提供五成、六成或七成的信贷担保。而在推出本次申请期延长至1年的“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时,每个申请获批的企业可获贷款额由原定的200万上升至400万,且“还息不还本”年期延长至1年,贷款利率为优惠利率减2.5%。


一位香港金融界人士对《财经》记者解析:按照相关安排,该贷款计划由政府出资,银行只是协助处理申请,并不涉及信贷审批,银行取态因此可以宽松。若企业资料齐备且无其他问题,料银行两三日内已可完成处理,再交予按证保险公司作最后审批。按证保险公司也曾透露,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的所有产品,从贷款机构交妥申请文件后,3个工作天内就会批出申请,故估计由申请至获发放贷款最快可于一周内完成。


按照香港的实际利率计算,获得贷款优惠后,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2.75%左右,担保费全免。前述人士也分析称:因贷款利率较低,若还息不还本期涵盖前12个月,借款100万元每月只需还息约2300元左右;借款400万元,每月还息亦仅9000元左右。


但作为审核条件:申请企业——必须为有限公司、独资公司、合伙公司或非法人团体,并于香港有业务运作及根据《商业登记条例》(第 310 章)登记不可经营贷款业务或经任何途径提供资金作贷款业务;不可为贷款机构的关连公司;不可于香港交易所(包括主版或创业版)或其他香港以外的交易所挂牌上市——必须在2019年底前已最少营运3个月,并自今年2月份起任何1个月的营业额较去年任何1个季度的平均每月营业额下跌三成或以上。每宗申请的最高贷款额为有关企业的6个月雇员薪金及租金的总和或400万港元(推出前的计划阶段设定为200万),以较低者为准。


截止4月20日下午4点《财经》记者发稿时,包括香港三大发钞行在内,总计有10家银行参与该项计划。另外亦有部分其他贷款机构愿意加入。


为方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以某家参与该计划的银行为例:其在近期主动联系了部分中小企业,设立了超过百人的团队处理相关申请。为方便申请者获得信息,不少银行均在官方网站内增设专页。


“疫情发生前,银行提供予小型企业的借贷利率大约是6厘至8厘一年,现在的利率合理。银行在跟我联络表示:审批完成后,一个月内贷款即会到手。似乎申请手续不算太繁复。”香港新界一家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难题就是如何熬过4月。5月份一是贷款应该到账了,二是相关抗疫安排也有望解禁,人流会多起来。”


但亦有相关人士指出:希望香港特区政府和银行宽松处理,甚至放宽申请要求,剔除营业额跌幅须达三成的“无谓阻力”。例如,有物流企业在过去三星期的营业额才急速下降,难以在帐面上证明收入已下跌三成。


“还本不还息”无需递交申请

4月1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简称“金管局”)联同“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则宣布:针对合资格的企业客户,将于5月1日起推出另外一项“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特别安排。其计划重点包括:

其一,该计划涵盖年度营业额在8亿港元或以下,及现在没有逾期还款或逾期不多于30日的企业客户(符合资格客户),估计可覆盖香港银行八成以上的企业客户;其二,符合资格客户于202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6个月期间的所有贷款本金还款获自动延期,一般贷款(包括循环贷款)的本金还款延期6个月,贸易融资贷款因应其短期性质,本金还款延期3个月。

值得提及的是:该计划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日所推出的类似计划一样,均采用了“客户无需递交申请”的方式。银行会尽早通知符合资格客户,客户无需递交申请,只需在接获通知14天内联络银行,确认贷款延期细节。

此外,与中国内地的相关政策相比,香港特区的此项安排只对贷款性质有要求,并未对具体行业作出界定,亦并不筛查受疫情影响严重与否,具有无需审核无需核准的特点。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来得既快且猛,令不少通常有盈利的企业都有财政援助需要,有关计划有助与借贷企业共渡时艰。”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指出。

金管局已发信要求所有银行参与计划,并指出鉴于疫情严峻,银行业认为应争取尽早推出计划,以减轻企业面对的现金流压力。亦提醒银行应调配足够人手确保计划运作畅顺,并设立专线方便客户查询,该局会密切监察计划运作情况。根据该局现行的贷款分类指引,按照此计划延期偿还本金,并不构成贷款被降级的理由。

截止4月20日下午4点《财经》记者发稿时,该计划已经得到协调机制内的11家主要银行支持。所谓协调机制,全称为“香港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于2019年10月成立,金管局为召集人,当中包括香港银行公会以及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该机制至今已推出多轮支持企业及个人客户的措施,包括企业及住宅按揭“还息不还本”安排、延长贷款还款期及贸易融资贷款额转为现金透支额。

在该协调机制内的几家相关银行近日均表态将采取相关措施,例如除了为客户网上预先登记、让其提交正式申请后可获优先处理外,亦会联系中小企及各个商会,安排专责团队跟进,加快程序;还包括客户可到各分行或致电热线查询计划详情,可透过商务理财中心、分行递交申请表格或网上申请后,会有专人联络跟进。

据多位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特惠贷款的吸引力更大,因帮助更大。后者对于企业的的要求较高:有需要的企业可能早已向银行提出相关要求;对于优质客户来说,即使不提出要求,银行亦会主动向其提供协助。“但不管怎么说,值此艰难时势,多一项纾困政策总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