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再婚,你幫她養孩子怎麼了?”“要養你養,我離婚!”

“我姐再婚,你幫她養孩子怎麼了?”“要養你養,我離婚!”

夫妻是感情是婚姻的基礎。夫妻彼此理解恩愛,那麼婚姻勢必幸福美滿,家庭的其他成員也過得更加舒心,尤其是孩子,能夠在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中長大。而如果夫妻之間感情產生了裂痕,或者是因為感情不和而分道揚鑣,那麼不僅僅是關係到夫妻兩個人,對雙方家庭的其他成員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若沒有孩子還好,若是有孩子,那麼受到傷害最大的無疑就是孩子了。


雖然說,現在很多單親父母帶著孩子,也可以過得很好,可以保障孩子的物質無憂,但是孩子的情感上總是欠缺的,得不到父母完整的愛。也有人在離婚後帶著孩子再婚的,看似給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但也有這樣一句話“有了後媽(爸),也就有了後爸(媽)”,已經破碎過的東西,再怎麼重組也不會回到原本的樣子。


“我姐再婚,你幫她養孩子怎麼了?”“要養你養,我離婚!”

還有一類人,離婚後帶著孩子,為了自己的未來著想,再婚的時候未必會把孩子也帶過去。而是把孩子交給家人或其他親近的人撫養。這樣,受到傷害的不僅是孩子,就連身邊親近的人也受到了連累。小越便是被離婚的大姑姐拖累的那一個。


小越今年三十三歲,是一名幼兒園老師,老公是小學教師,夫妻結婚多年感情一直很好,現在有一兒一女,生活算是挺幸福的。但一切的變化都是當大姑姐回孃家住以後。


大姑姐嫁得比較遠,平時很少回來,小越自從結婚後,也就見過大姑姐三次,所以並不熟悉。而這一次大姑姐一回來就是常住,同時也把6歲的兒子帶了回來,小越心裡也犯嘀咕,但是老公和她說沒什麼事之後,她也沒再猜測。反正大姑姐住在鄉下婆婆家,對自己也沒多大影響。


“我姐再婚,你幫她養孩子怎麼了?”“要養你養,我離婚!”

但是,最近小越發現,老公為了大姑姐兒子上學的事情到處奔走,並且找的學校就是自家旁邊的。在小越的再三追問下,老公才說出實情:“我姐離婚了,孩子跟著她的。現在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了,我不得幫著找學校啊。”小越問:“孩子在這裡上學,是要住在我們家嗎?”老公很堅定地回答:“那當然了,不住在家裡,難道還出去租房子不成,再怎麼說我也是做舅舅的!”聽到老公的話,小越感到無語。但想到這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的,小越沒有計較!

或許,就是這樣,你越是退讓,他就越是得寸進尺。小越在這件事上沒有計較,以為這已經是極致了,但沒想到,更令她吃驚的還在後面。


大姑姐離婚回家,家裡老人少不了為了她的未來著想,積極為她安排相親。在幾個月的“選擇”後,大姑姐的婚事定了,幾個月之後就要舉辦婚禮,但對方的意思是:只娶她一人,不希望帶孩子!因為男方的條件很不錯,老人們覺得大姑姐嫁過去日子會過得很好,覺得別人提點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姑姐未來是好了,小越的未來便堪憂了。


“我姐再婚,你幫她養孩子怎麼了?”“要養你養,我離婚!”

大姑姐再婚,對方不讓帶孩子,那麼孩子由誰來養呢?小越的老公和老人們早已盤算好:讓小越來養孩子,反正小越自己也有兩個孩子,多一個也就是多雙筷子的事情。而小越一直都被矇在鼓裡,知道大姑姐結婚,孩子依舊沒有接走,小越老公才和她解釋說:“以後我姐的孩子就由我們養了,反正你平時帶兩個孩子也是帶,不多這一個。”這對小越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一是全家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安排好了一切,二是讓她做另外一個孩子的母親,憑什麼呢?小越是拒絕的,對老公講:“孩子有爹有媽,憑什麼讓我來養。再說了,我們自己有兩個孩子,你知道照顧孩子要花費多少精力,孩子的教育要多少錢嗎?”“那是我姐的孩子,我姐現在嫁人了,我能不幫忙養嗎?你也是當媽的,你就不能理解一下她嗎?”“要養你養,我離婚!”“你這個女人,簡直毫無愛心,離就離!”


大吵一架之後,小越帶著孩子回了孃家。在孃家住了半個多月,老公竟然一個電話都沒打,更別說上門帶她回去了。這也徹底堅定了小越離婚的決心。不久之後小越居然收到老公的離婚協議書,要求孩子一個一人,他要兒子。看來,老公無論如何都是要替姐姐養孩子,不惜破壞自己的家庭。


“我姐再婚,你幫她養孩子怎麼了?”“要養你養,我離婚!”

其實,在這件事上,一直拎不清的就是小越的老公。他從沒搞清楚,對於自己的人生而言,最重要的人是誰。不能說他是無情無義的,至少對姐姐是非常重情誼的,只是他不清楚,如何在家庭成員中做一個排序,更不知道該珍惜誰。面對取捨,他是迷茫的,被義氣衝昏了頭腦,自以為做得很對,其實傷害了所有親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