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我們班有很多打工人家的孩子。據瞭解,他們的條件都不好,但是父母們為了讓孩子的學習環境好一些,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吃再多的苦都無所謂。為了更加深入地瞭解這些孩子的情況,便於對他們實施教育,我選擇了這一部分孩子進行家訪。

小文是來自安徽的,黑黑的皮膚,一雙機靈的眼睛個頭高的,長得很結實。平時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很好,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能當好志願者為同學們服務。特別是在“勞動最光榮”的中隊主題會上表現出色,老師和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聽小文講他們家為了維持生計,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父母硬要帶著他從安徽老家不辭辛苦來南京打工的。爸爸做水電工人,媽媽做鐘點工,工作很辛苦。雖然只夠養家餬口,但他們都很滿足。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第二天,我準時從學校出發,一下車就看到小文一家早已經在這兒等候。小文看到了我的身影又驚又喜大聲喊道:“張老師來了!”他的父母也滿臉笑容地迎上來,不停地說:“天氣這麼熱,老師你辛苦了!”他們一家人給我第一印象是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我跟隨他們一家走了幾條小巷子,又拐了幾道彎,終於來到了目的地。兩排長長的平房展現在我的眼前,這裡看上去沒有大都市的風味,卻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我來到了小文的家,迅速地掃視了一圈,只有一間房子,大概12平方米左右。雖然東西很多,但是家裡收拾得有條,由此可見小文的媽媽多麼勤勞能幹。我想到了小文在學校經常當志願者,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原來是媽媽的言傳身教影響著他。我當著面把他們母子讚美了一番。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從他們的微笑中,我看到了這是一個溫暖而又幸福的家。接下來,我把小文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優點和不足之處和家長交流,家長也毫不保留地介紹了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小文在父母的眼中,是一個懂事、孝順父母、有愛心而又勤勞的孩子。由平時父母要打工掙錢,很少有時間關注孩子的常隨著慢慢長大,小文好像看出父母打工不容易,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知道勤奮、努力學習,不讓他們操太多的心。孩子生活上也能照顧好自己,甚至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中隊主題會開展以後,孩子學會了許多勞動技能,更加減輕了大人的負擔。小文的媽媽還激動地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打工人家的孩子也能早當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這句話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家訪結束了,在返校的路上,我思緒萬千。打工的人真不容易,他們拖兒帶女,背井離鄉,來到全國各個大中城市,為城市做貢獻。他們雖然大多很苦很累,但是卻沒有怨言。他們的品德是高尚的,他們的行為是文明的,他們的舉止是高雅的,值得我們讚美和學習。作為老師的我應該有這個責任和義務,把他們的孩子教育好,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應該多幫助他們關照他們,讓他們多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告訴他們環境鍛鍊造就一個人。我們要教育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發奮圖強,將來才能開闢一片自己的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