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高數課上,老師正在講臺上“口沫橫飛”講著積分中值定理。

臺下的同學們也正在努力地聽著,由於聽不太懂,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氣氛有點凝重!

突然,教室某個角落傳來了非常有魔性的聲音,“O泡時間到,給我O泡給我O泡,O泡果奶要要要……”。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然後,整個班級都沸騰了,同學們都抑制不住大的笑。

此時,不明覺厲的老師一臉懵啊!

這,怎麼回事,誰搞得,趕緊給我關了!

而發出聲音的學生,趕緊握住手機,使勁按著關機鍵,按住音量鍵,想把聲音減小一點,哪怕關機也行。

不幸的是,像是“見鬼”了一樣,手機突然不聽使喚了,越按關機鍵聲音越大。

中招的同學,只能臉紅脖子粗,拿起手機往外跑。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至此,釀成了“課堂教學事故”。

這就是很多高校相繼爆發出來的“O泡果奶”事件。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啊,有好事者搞了一個APK惡作劇應用程序文件。

APK,即AndroidPackage的縮寫,就是Android安裝包(apk)。

然而,最讓人“抓狂”的是,這位好事者還給該APK起名為“一份禮物”。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一份禮物”,看名字就讓人忍不住點開,特別是那些好基友,好閨蜜發過來。

然後,一點就會“中招”。

再然後,就會傳出,“O泡果奶”魔性的聲音,然後,中招者就會產生“社會性死亡”。

什麼是“社會性死亡”呢?

社會性死亡,網絡流行詞,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面前出醜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

那麼,一個小小的apk,為何有如此魔力呢?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主要原因就在於中招以後手機會不受控制,比如:

① 關機鍵失效,好像還被替換成了音量鍵

在情急之下,中招者可能會想到“關機大法”,卻不曾想,越關機,聲音越大,這真的是夠可惡的。

② 耳機孔失效

有同學中招以後,可能想著趕緊把耳機插上,但是,不好意思,耳機孔失效了,居然是強制外放,啊~

③ 聲音被強制調到最大

為了防止別人聽不到,好事者通過程序將手機聲音調到了最大。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這也意味著你只要打開,就會以最大音量播放魔性“O泡果奶……”。

看得出來,這個惡搞APK可真是夠可惡的。

那麼,為何很多高校都會相繼“淪陷”?

其實,這種APK的傳播有點類似於“病毒”。

可能,最開始的好事者只是想惡搞一下自己的同學,也可能想將自己所學用來練練手。

然後,開發了這麼一個看起來很有意思的APK,然後就發給了同學或者好基友,只是在小範圍內傳播。

結果,同學中招以後,當然不能止於此,於是,他肯定也想惡搞一下他的好同學。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於是,就這麼一個傳兩個,兩個傳四個,……在很多高校中傳播開來。

以至於很多高校都“淪陷”了。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如此,越來越多的高校課堂上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那麼,面對這種防不勝防的“惡搞”APK,我們如何才能防止中招呢?

首先,需要收起自己什麼都想看看的“好奇心”。

好奇心害死貓”,很多情況下,好奇心太重簡直就是“作死”。

這一次“O泡果奶”事件還算是比較仁慈的惡搞,在去年,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噩夢般的“927事件”,那聲音才叫不堪入耳呢。

很明顯,這些惡搞APK的始作俑者正是利用了大家的好奇心。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其次,不要隨便下載、安裝來歷不明的各種APK。

提高警惕,儘可能不要去下載來歷不明的各種App以及Apk應用程序。

特別是自己的好基友,平時就不太老實的同學甩過來的各種不明應用程序。

要下載應用,最好去正規的手機應用商店下載。

除此之外,手機必須要安裝殺毒軟件,有危險提示的軟件與應用別安裝。

其實,最讓人擔心的並不是這種惡作劇應用程序所造成的學生“社會性死亡”。

“O泡果奶”校園事件,你“中招”了嗎?到底有多尷尬?

而是被不法分子在這些軟件中植入木馬病毒,然後造成個人信息丟失或者手機中毒,後果將會更嚴重。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玩歸玩,鬧歸鬧,要有個度,要適可而止!

此次“O泡果奶”事件,你是否“中招”了呢?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