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你好,秋分

天光如水一般清澈微涼,月亮像一塊泛光的鏡子,傾灑下皎潔無暇的清輝。

不知何處飄來的桂花香,氤氳在清冷月光裡。

就在今天,柔軟地平分了秋色。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前幾天,下了一場雨。送來了一場猝不及防的秋冷。

陰雨天,黃葉地,秋色梧桐,抖落身上衣。

初識秋雨冷滋味。

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節氣習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

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2.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

尤其是秋分當天。

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3.豎雞蛋

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秋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秋天來臨。

據天文專家介紹,秋分這一天是時間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穩定性最好。

亦有觀點認為立雞蛋與秋分無關,雞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豎立起來。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秋天,該是豐收的季節。

秋天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悲歡離合。

秋天是“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風華正茂。

秋天是“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夜夜除非。

秋天是......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白露,有你的紅包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你在春天種下希望,就會在秋天收穫美好。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來如風雨,去如微塵。

正如《大魚海棠》裡說的那樣: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不妨大膽一點,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相思》

是由彭擎政執導的一部動畫短片。豆瓣評分8.7。

該作品以王維的同名詩《相思》為製作背景,講述了嘉慶名士王初桐和發小六娘青梅竹馬、紅豆定情卻無緣廝守的愛情故事。

——桐兒,你去哪?外面正下雨。

——娘,我去看六娘!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此時的王初桐還是個天真懵懂的少年。

當他看見灶臺上的紅豆,心有所思,便迫不及待地跑向六孃家。

青石路上小小的身影,油紙傘下一顆赤誠的心……

少年心事,可有人知?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我當是什麼好東西,這不是紅豆嗎?有什麼稀奇的?

——這可不是一般的紅豆,這是王維詩裡的紅豆,你沒聽過王維的"相思"嗎?

——小秀才

——伸出手來

六娘嬌憨可愛的聲音,盡顯少女姿態。

少女純真,情愫初顯。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弄梅騎竹嬉遊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痴,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

年少時,小秀才拿著紅豆歡快的跑向六孃家。

鞋子踩過積水,長衫被打溼。卻只顧呆呆的站在門前看著六娘。

當六娘靠近時,小秀才耳朵瞬間紅了,繼而落荒而逃......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長大後,六娘訂親了!

秀才在門外幾欲敲門,終是放下,只是在門外歇斯底里地落淚……

“哎~”,門內傳來一聲嘆息!

門裡門外,相隔的卻是一生……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故事講述少年與六娘從小青梅竹馬,幼時便以紅豆定情。

長大成人後,少年與六娘卻因門不當戶不對,即使偶遇也只能無奈擦肩而過。後來,六娘被迫嫁給了富家少爺,無緣再與心中的少年廝守。

失去了愛情的少年卻等來了功名,乘著小船,拿著六娘手繡的帶紅豆圖案的手巾離開了故鄉。

曾記否?

彼時我撐過雨傘,彼時你避過屋簷,而今可還安好?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驀然回首,已是曾經滄海。

有些人,有些事,一轉身,一經年,一輩子。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有個人,一直在等你。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雲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這樣的情話,大概只有文豪才寫得出。

當年,沈從文追求張兆和的信上,這樣的句子比比皆是。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我想到這些,我十分猶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種東西,並不比一株花更經得住年月風雨,用對自然傾心的眼,反觀人生。使我不能不覺得熱情的可珍,而看重人與人湊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湊巧是不會有的。”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沈從文與張兆和相識於上海吳淞的中國公學,沈是教師,大張兆和八歲,沈從文開始追求張兆和時,張兆和18歲,大學二年級,追求者眾多。

她對追求者一概不以為然,只把一封封求愛信編成“青蛙1號”“青蛙2號”留存起來。

沈從文卻未就此放棄,反而一連寫了幾百封情書,可謂情書萬萬卷,卷卷有爺名。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可張兆和卻不為所動。

連她的二姐都取笑沈從文,說他就算排號,大概也只能排到“青蛙十三號”。

因為對張兆和的追求,沈老師在學校里人盡皆知。

張兆和氣急跑到校長鬍適那去告狀。

——張兆和:“校長,我受不了了!您幫我勸勸沈教授吧,他瘋了,他一天就給我寫好幾封情書,鬧得學校沸沸揚揚的!”

——胡適:“你想怎樣呢?”

——張兆和:“請問有什麼辦法能讓他不愛我?”

——胡適:“可我知道他非常頑固地愛著你!”

——張兆和:“我很頑固地不愛他!!!”

而後,胡適去信沈從文,勸他放棄這段感情。

沈從文很失望。

但他從信裡看出了希望,因為張兆和年輕,而成長之後,就會明白許多道理。

沈從文:我明白了!一定是我努力得還不夠!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幾年過去了,故事仍在繼續。

沈從文在信裡總是像崇拜偶像一樣誇讚張兆和,想必張兆和的內心是這樣想的。

我這麼有原則的一個人,無法討厭一個有眼光的人。

好的文字,能把人的心融化,就像繾綣柔軟的月光。

在氤氳的秋色到來前,把盛夏的時光幸福地消磨,迎面而來的將是豐收的季節。

最終,沈從文用情書贏來了愛情。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喜歡上一個人,是幸運的。

而能在合適的時間讓對方也喜歡你,這是十分難得的,值得用一輩子去珍惜。

幸福其實很簡單,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天光如水,月光如鏡,一片清輝皎潔。吹來何處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可否與你?!(此時應有表白聲)

恰今日,平分秋色。與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