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憂心忡忡:小孩剛上小學,回來說老師太兇了,太嚴厲了,不想去學校。我該不該找老師談一談,安撫下她的情緒?

這個問題一下子觸發了我五年前的記憶,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相信類似的情況,應該困擾了不少新生家長,接下來我談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上小學啦!班主任好凶……

五年前,我家男寶也是剛剛踏入小學的一年級新生。

其實,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我便開始了“幼小銜接”的思想總動員、習慣養成、行為規範練習

然而,當我自信滿滿地將孩子送進小學校門,現實卻狠狠地潑了我一頭冷水。

因為迎接我們小學生涯的第一位班主任(語文老師),正是一位極其嚴厲、不苟言笑的老師(用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就是“好凶”)。

開學第一天下午,班主任在班級群發了兩張照片,一群孩子站在講臺上一字排開,個別孩子調皮地擠眉弄眼,更多的是茫然無助的眼神,甚至有個女生在抹眼淚。

這些孩子犯了什麼錯?要被集體罰站講臺,並拍照“示眾”?

原來,這些娃兒大多數來自同一個午託班,由於託管老師的疏忽,送得遲了些,導致這些孩子一水兒地遲到。

可僅僅只是一次(也是第一次)遲到,老師完全可以跟家長反饋,瞭解原由,並要求以後準時些,何至於如此羞辱孩子?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所幸我的孩子不在其列,但我仍然心疼這些孩子,懵懂地剛進入新環境就迎來了這樣的“歡迎儀式”。

而接下來,我家孩子很快也被這位班主任“翻牌子”了。

“你這孩子不行啊!”

新生入學第一次家長會,從19:00一直開到21:30,說的都是家校配合的具體事宜和要求,至於詳細內容,如今我的記憶已經模糊,只記得開完會後,我的心頭感覺壓了沉甸甸一塊大石頭。

第二天,我收到了班主任的信息:

“XX媽媽,你這孩子不行啊!屁股坐不住,一節課動來動去,這樣不僅他自己聽課質量很差,還會影響我的課堂秩序,建議你帶回家好好跟他談一談,要好好訓練一下專注力,比如面壁、靜坐……”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站在孩子身邊,而不是站在他的對面

才過了沒兩天,我在人頭攢動的校門口感受到手機的震動,是一條信息:

“XX媽媽,孩子還是很不專注,雖然沒有做小動作,但上課發呆神遊,我把他和另一個孩子留下來靜坐十分鐘,你稍等一下。”

那天是數學老師送孩子們出來,很快,喧鬧的接送點就剩下我和另一位媽媽,彼此心照不宣。

兩個孩子跟著班主任出來的時候,都耷拉著腦袋,另一個孩子更是一路抽泣著。

“兩位媽媽久等了!你們兩個,自己跟媽媽說,你們做錯了什麼被我留下來?自己說!”班主任一臉威嚴。

我注意到,此刻老師不自覺地和兩位媽媽站成了一排,面對著孩子問責。

我快速上前一步,笑著摸了摸孩子的頭髮,牽起他的小手,將他拉到我身邊,我和他一起面對著老師,並排站著。

“老師,我們跟照相館約好了放學時去拍學籍證件照的,現在有些遲了,我們得先趕過去,回家我們會好好溝通的,要不我們先走一步?”我邊說著,邊微微欠了欠身,得到對方眼神確認的同時,我迅速牽著孩子轉身離開。

一路上我依然表現得輕鬆平靜,沒有打破沉默。孩子突然用力抱住我的手臂,我蹲下來抱了抱他,並與他對視:“你想跟我說說學校裡的事?”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老師實在太兇了,一天到晚罵人,不能好好說嗎?”此刻他的眼圈才泛紅,眼淚奪眶而出。

“你覺得很委屈,很難過對吧?”

“我今天上課沒有動來動去,沒有影響別人。”

“嗯,我知道,老師也說你最近進步了,屁股下面像長了釘子,牢牢地釘在椅子上呢。”

他破涕為笑,我繼續說:“她是覺得你雖然沒有做小動作了,但好像在發呆,沒有在聽她講課,現在我想聽聽你怎麼說。”

“我都有在聽,我只是沒有看著她。”他大聲搶白。

“原來是這樣啊!我之前還納悶,我的寶貝對語文一直是很感興趣的,咱們一起讀了那麼多繪本,你認識那麼多字,每次咱們一起讀書時你都非常專注,怎麼可能上課時會走神呢?”我信任地看向他。

他略有些遲疑問,“其實有一點點走神,下課鈴響起前我好像走神了一會兒。”他有點不好意思地承認。

“這是很正常的,你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專注的時間比較短,不過隨著長大,或者通過訓練,可以專注的時間就會變得越來越長,像狙擊手一動不動的專注一個點幾個小時,一般人做不到,而他們可以,這都是訓練的結果。”

“那我也要訓練。”

“好啊!那咱們晚上就開始吧,先從靜坐5分鐘開始,我會在旁邊陪你一起訓練。”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當晚我讓家人拍下我陪孩子靜坐時的背影,我把照片發給班主任,並附了一句話:“孩子說突然發現靜坐挺好的,可以像放電影一下,在腦子裡回憶一遍老師課上講的內容。”(這話確實是孩子親口說的,當然是經過引導的,哈!)

我們第一次收到了來自老師的表揚,我回復:“是啊!我家這個小子‘吃軟不吃硬’,越鼓勵他,他就做得越好。謝謝老師分享的好方法。”

此後,“靜心”成了我們每天晚上必做的事情,但形式多樣,有時是定點凝視,有時候是各拿一本書,安安靜靜地看,有時候是讓他專心寫一頁字……

我偶爾也會拍照發給老師,互動兩句,漸漸地老師也會主動跟我說孩子的進步或不足,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我又能更精準、恰到好處地對孩子進行鼓勵和引導。

他也從來沒有因為之前被老師懲罰而抗拒上學。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有一次我在小區遇見當時一起被留堂的同學的媽媽,她說孩子那天晚上回去哭了很久,說不要上一年級了,他要回幼兒園去,這樣鬧了近一個月,她操碎了心。

她說:“我覺得老師太嚴厲了,也沒給孩子一點緩衝的空間,把孩子嚇到厭學了。”


我為什麼不向老師提要求?

首先,老師反饋的關於孩子的情況,是客觀存在的實際問題,無論老師選擇的是粗暴的懲罰還是和風細雨的浸潤,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都是我身為母親應盡的責任。

其次,一個班50個孩子,老師如果不立規矩,不嚴格要求,確實也是很難建立起好的秩序,帶領孩子們求新求知。作為外行,我實在也沒有立場去質疑老師的管理方式。

再次,彼此初相識,我們相互都不瞭解對方,我也不想冒著得罪老師的風險,萬一適得其反,將孩子陷入更加複雜的境地。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但,可以曲線救國,——

1、不公然對抗、質疑老師,並不代表盲從老師

我會選擇站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面對解決問題;而不是和老師一起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解決孩子。

這一點很重要,甚至我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核心,這讓孩子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困難,良好的親子溝通和親子關係,是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前提。

2、做老師與孩子之間的紐帶和潤滑劑

一旦孩子討厭老師,容易導致厭學,如果孩子被老師討厭、放棄、打壓,那傷害亦難以估量。

所以,無論是否認同老師的做法,我都不會在孩子面前放大負面情緒,而是要儘量修復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裂痕,千萬不要讓孩子恐懼老師,逃避校園。

嚴厲,有時只是方法問題,不能因此全盤否定老師的初心,甚至有些個性的孩子,正需要嚴厲的老師來治,不能一竿子打死。

我一般會引導孩子,愛有兩種:一種包容寬厚,一種嚴厲,都是因為希望你好,所以要學會理解,學會尊重,學會接納。

3、不卑不亢,與老師正常互動,讓老師漸漸瞭解孩子,接受孩子,認可孩子,最好能引導老師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

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

【今日話題:如果孩子有一個疾言厲色的老師,因而抗拒上學,你會選擇找老師溝通嗎?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分享】


感謝閱讀!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