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產品的場景化探討


消防產品的場景化探討

來源公眾號:智慧消防資訊

“場景化”一詞誕生於互聯網,發跡於移動互聯網,具體已不可考究。

產品經理愛說這個詞,蓋因不“場景化”的產品,多顯得不夠高大上。

作為移動互聯的升級版,物聯網將延續這一傳統,將“場景化”發揚光大。

消防行業從不缺場景,每場火災都是一個具體場景,比如吸菸致災。

2018年,全國共接報火災23.7萬起,以吸菸引發的火災佔7.3%,粗略算來有1.73萬餘起,數量不可謂不多,影響不可謂不大。

對吸菸引發的火災,有幾種解決思路:

一是限制吸菸的空間和時間;

二是培養良好的吸菸習慣;

三是全面禁止吸菸;

四是安裝火災探測器,儘早感知火情;

五是對香菸進行改造,實現智能熄火。

現逐一分析。

第一條,操作空間有限。

因為,不可能對所有場所都限制吸菸。

但有吸菸,就會有傷害。

想解決此類問題,還需要其它舉措。

第二條,培養好的吸菸習慣。

這點問題也很大,實行起來不是一早一夕,不詳述。

第三條,全面禁止吸菸。

三個字,不可能。

第四條理論上問題不大,實際上問題很大。

比如,九小和住宅的火災探測器普及率和完好性簡直難以直視,而它們偏偏是致災的高發場所。

所以,想靠火災探測器完美解決菸頭致災問題,尚不現實。

同時,高度依賴火災探測器這一事實,也反映了消防手段的匱乏。

重點講第五條,對香菸本身的改造。

這是一條可行思路。

設想一下,煙5-10秒沒人抽會自動熄滅,能不能有效減少吸菸致災?

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菸頭的溫度不低,但要在10秒內引燃周圍可燃物,還不太現實。

對菸民來說,兩口煙的間隔一般也不會超過10秒,就算超時菸頭自動熄滅了,再點一次也不是不能忍的事。

所以,以10秒為界限,比較貼近場景。

下面,問題著落在技術、成本、政策、受眾、收益等方面。

實現技術上。

難度不大,無非是給菸絲加點“料”而已。

成本上。

煙本身的成本就很低,再加點“料”,還是阻燃物,成本會更低。

政策上。

政策的支持是必然的,毋庸置疑。

受眾方面。

對菸民來講,只要煙的口感和價格沒太大差別,一切都不是問題,何況還增加了安全性,何樂而不為!

更妙的是,以後吸完煙找地方一扔就行了,不需要用手摁、用腳碾,文明瞭很多。

最後從研發方看。

就算每根菸提成1釐錢,也會是天文數字。

此時問題來了!

這個事誰去做?為什麼一直沒人做?消防企業能不能做?

一直沒人做,是缺乏技術實力,還是缺乏別的?

這些問題,都要深刻思考。

一個問題背後,往往不只問題本身,還有機制的缺失。

以上以香菸為例,探討了消防產品的場景化,僅供參考。

主要想說明,消防產品要深入場景,關注細節,不可大而化之。

消防企業不能只盯著可見的大市場,不可見的小市場同樣大有可為。

大市場未必大,因為很多人在盯著。

小市場未必小,因為很多人有需求。

來源公眾號:智慧消防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