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裡開花牆外香的"超軍旗":至今仍在服役,曾擊沉英國最先進戰艦

1982年5月4日,英阿馬島戰爭正逐漸走向白熱化。在登陸戰打響前,雙方已經交了幾次火。就在兩天前,阿根廷海軍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被英軍擊沉,這讓阿根廷政府在面對馬島問題上愈加強硬。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馬島之戰創造戰果,小有名氣

5月4日上午11點,作為雷達哨戒艦的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正在通過衛星電話與後方通報戰況。但苦於通訊系統、對空探測雷達無法實現電磁兼容,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隻能將對空探測雷達關閉。高級軍官大都呆在各自的房間喝著咖啡,艦上只有目視警戒哨和少量的值班人員在活動。

一架正在周圍活動的海王星式反潛巡邏機發現了這艘驅逐艦,並立即上報。兩架阿根廷空軍"超軍旗"攻擊機如同嗅到獵物氣味的野獸,迅速掛彈從"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升空。由於距離過遠,途中還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發起攻擊的阿軍超軍旗攻擊機

謝菲爾德號上的官兵沉浸在"和平"的假象中。殊不知,此時兩架"超軍旗"攻擊機已經脫離加油機,進入低空突防狀態。很快,"超軍旗"已經到了距英軍大約50英里的位置,便開始爬升作最後的雷達搜索,並將數據裝訂到導彈。距離英艦20英里處,兩架"超軍旗"發射了兩枚"飛魚"反艦導彈,隨即脫離戰區。另一旁的格拉斯哥號驅逐艦發現了這兩架"超軍旗"並上報到"無敵"號航母的防空指揮所,但英軍高層認為這是一次誤報。英菲爾德號上的目視警戒哨發現了一枚"飛魚"時,已經來不及作任何反應了......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被飛魚反艦導彈擊中謝菲爾德號

一聲巨響,炸碎了和平的假象。一枚彈況不是很好的"飛魚"一頭紮在了謝菲爾德號艦身中部,卻因為引信失靈未能爆炸。強大的衝擊力讓彈體和滿是鋁合金、複合材料的艦身摩擦產生了大火,英軍損管卻未能撲滅......六天後,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宣告沉沒。這是英阿馬島戰爭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面,阿根廷空軍和"超軍旗"從此名聲大噪。

軍旗的誕生

時逢1954年,"歐洲輕型戰術攻擊戰鬥機""歐洲通用戰術戰鬥機"兩個項目的招標。一旦拿下這個項目,大半個西歐都有可能裝備這款攻擊機。這款輕型攻擊機當然是以蘇聯為假想敵,要求參選機型便於維護、起降距離短等等。在此之前,法國政府召開的輕型攻擊機招標中便有兩個機型參選:一是佈雷蓋公司的Br-1001 ,二是達索公司的神秘-XXII。儘管名字與此前法軍裝備的兩款噴氣式戰鬥機一致,但神秘-XXII採用的幾乎是截然不同的兩側進氣佈局。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神秘-XXII

神秘-XXII在1956年首飛,但原裝的兩臺"加比佐"小推力渦噴發動機的不足便暴露了出來:從地面起飛,用時12分鐘都無法爬升到10000米高空不說,在俯衝狀態下都不能讓軍旗II突破1馬赫。儘管這款輕型攻擊機也參加了"歐洲輕型戰術攻擊戰鬥機""歐洲通用戰術戰鬥機"兩個項目的招標,最終只能黯然落選。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神秘-XXII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儘管"軍旗"失去了一個大單,但法國海軍找上門來,要求在軍旗II的基礎上研製一款超音速海軍艦載攻擊機。由於軍旗II型原型機安裝的兩臺小推力渦噴發動機連在俯衝時都無法令飛機突破1馬赫,後續的軍旗II M型改動不大,也只能下馬。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軍旗IV M

達索公司為了啃下這個大單,在研製軍旗II M的同時便啟動了軍旗IV的設計。雖然採用的工程序號、名字都繼承了前任"軍旗II",但IV型比II型大了15%,這個設計的改動不亞於重新設計。工程量雖大,但實踐證明這是值得的:軍旗IV換用了阿塔-8渦噴發動機,成功突破了音速,也獲得了法國海軍的"芳心"。這款在當時看來性能比較強的輕型攻擊機,也成功地奠定了"超軍旗"的基礎。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一架正在起飛的軍旗II M

而海軍要求研製的軍旗IV M,以當時在建的兩艘"克萊蒙梭"級小型航母為平臺,要求達索公司儘可能改善軍旗IV M的飛行性能、下視視野和機體結構強度以適應在航母上使用。達索公司為其增加了著艦鉤、強化了起落架,為了提升飛行性能也增加了翼面積、設計了蜂腰狀機身。

超軍旗的升起

自1961年開始,軍旗IV M就已經完成了測試投入量產,並在1965年前交付了69架IV M型、21架IV P型。儘管同期達索公司啟動了超軍旗方案的研製,但法國海軍認為超軍旗與現有的軍旗IV M相比性能提升有限,便迅速於1973年叫停。同時法國海軍開始尋覓其它艦載戰鬥機來替代現有軍旗IV M。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法軍希望能夠在1977年前裝備大約100架艦載攻擊機以搭配現有的兩艘"克萊蒙梭"級中型航母,當時的法國海軍手裡只有3億2000萬美元。這筆經費並不算太多,而且基本上確定了選擇方向。如果不選擇國內廠商的產品,恐怕便只能轉向選擇其它廠商的二手貨,或是削減採購數量。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可供選擇的是75架全新的A-4"天鷹"或是50架"美洲虎M",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表示也願意以156萬美元/架的價格提供二手翻新的A-4"天鷹"。但在經過對比後法國海軍發現,A-4艦載攻擊機並不太適合現有的克萊蒙梭級航母,"美洲虎M"雖然能完爆"超軍旗",但達索公司公關人員的巧舌如簧讓手頭比較拮据的法國海軍最終還是轉向了達索的產品。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於是在1973年,法國政府指示"超軍旗"重新上馬。為了節約經費,設計方案主要在原軍旗IV M的基礎上針對動力系統、航電系統和主翼面進行修改。原本軍旗IV M在機頭並沒有設置像樣的對空/對海探測雷達,只安裝了體積比較小、功能比較單一的"阿依達"火控雷達。為了彌補"阿依達"的不足,達索公司還在機頭整合了紅外傳感器和AS-30導彈的制導天線。原本可以安裝2門30mm航炮的內部空間,也可以用來安裝塔康導航設備。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改進過後的"超軍旗"用一臺"龍舌蘭"對空/對海探測雷達替換了前者。原本的阿塔8K渦噴發動機冗餘推力不足,被改進過後的8K50渦噴發動機替換——最大軍用推力由43.2千牛激增到49千牛,耗油量還略有下降!

不過由於機身重量稍有增加,主翼面積也進行了相應地擴大以提供足夠的升力和平衡。就性能數據而言,超軍旗就軍旗IV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提升。這到底是設計思路和底子的問題——本身軍旗就是針對輕型單發攻擊機而設計的,根本不能指望它去幹中型攻擊機的活。但更先進的航電設備彌補了這些不足,這讓法國航母好歹獲得了相對穩定的一款艦載攻擊機。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超軍旗的幾種塗裝

儘管艦載戰鬥機對於本是攻擊機底子的"超軍旗"有些遙遠,但"超軍旗"可以攜帶2枚"魔術"空空導彈執行制空權爭奪的任務。在軍費不得不連年削減的情況下,"超軍旗"成了法國海軍航空兵的唯一依靠,這讓它不得不背上各種各樣的武器進行作戰。法國海軍甚至要求達索公司研製了一款集航彈掛架、火箭彈發射巢和副油箱於一體的吊艙!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正在準備降落的超軍旗

除卻多用途戰鬥能力,當時的"超軍旗"同樣算得上是法國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的重要一節。大約有24架"超軍旗"接受了改裝,可以攜帶ASMP核巡航導彈、AN-52核航彈。這是法國海軍除了4艘"可畏"級戰略核潛艇以外唯一的核威懾手段!

這棵獨苗自然被委以重用。1978年後,法軍參加過的戰爭基本都有"超軍旗"的身影。從"普羅米修斯行動"到法國在太平洋實施的核試驗,再到"沙漠風暴行動"和阿富汗戰爭;2011年,即將退役的"超軍旗"甚至也加入了空襲利比亞的隊伍中。退役的前一年也基本上沒閒著,"超軍旗"也隨"戴高樂"號航母加入了空襲某恐怖組織的行動。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上的超軍旗

在這期間,"超軍旗"也在一直在改進升級。在SEN 4版本,"超軍旗"安裝了最新的電子自動對抗系統、干擾彈發射器和干擾機、雷達告警系統,還可以攜帶最先進的電子對抗吊艙、全景鏡頭偵查吊艙。最後一次升級已經到了差不多21世紀10年代——達索公司為其裝上了GPS導航設備和PCN-90計算機。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阿根廷空軍的"超軍旗"

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僅有的5架"超軍旗"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武器禁運解除後,阿根廷接收了剩下9架"超軍旗",這批攻擊機一直服役到2009年。2016年法國完全退役"超軍旗"後,阿根廷還以1250萬美元的白菜價收購了5架經過現代化改裝的"超軍旗"。

超軍旗的落下

在當時,超軍旗成了法國海軍唯一的固定翼艦載攻擊機,負責執行防空、對地/海攻擊和偵查任務。當然了,它也是一款"牆裡開花牆外香"的戰鬥機。儘管自1978年來一共經歷過6次戰爭,但"超軍旗"的成名之戰還是英阿馬島戰爭。5架"超軍旗"和5枚"飛魚"反艦導彈在阿根廷空軍手中儼然成了殺手鐧,僅有45個飛行小時經驗的飛行員使用5枚"飛魚"擊沉了兩艘英艦。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儘管是上世紀70年代末的產品,但"超軍旗"的最大起飛重量僅有12噸,跟強5比根本差不了多少。而載彈量更是慘淡,一次起降只能攜帶1枚"飛魚"反艦導彈。就這,還需要另外攜帶1個1100升副油箱、1個600升副油箱配平。一個攻擊波起飛4架"超軍旗",卻只能發射4枚反艦導彈後撤離——作戰效能之低下,無需多言。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

在法國航母“霸窩”的陣風艦載戰機

相對較小的機身尺寸限制了它的改進空間,法國想用陣風統一海空軍戰鬥機、緩解軍費壓力的想法更是進一步掐死了"超軍旗"的改進。比"超軍旗"略大的"陣風"擁有更為先進的航電系統、動力系統和更強大的戰鬥力、更高的載彈量,畢竟“陣風”是一款先進的三代半戰機,"超軍旗"的落幕也就成了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